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利用尿素回流法合成Ni2+-Mg2+-Al3+-LDHs,Ni2+-Mg2+-Al3+-LDHs层状材料经300 ℃焙烧后,以焙烧产物作为前驱体,通过焙烧重组法将磷钨杂多酸成功引入Ni2+-Mg2+-Al3+-LDHs层中,制备磷钨杂多酸插层Ni2+-Mg2+-Al3+-LDHs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2.
基于微机的发电机保护整定计算王乡张连斌马向荣(东北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吉林132012)(吉林热电厂电气分厂,吉林132021)0概述在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是十分重要而昂贵的设备,它的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发电机可能发生的故...  相似文献   
83.
煤焦油科学的基础性问题之一就是煤焦油组分的分离与分析技术。本文综述了中低温煤焦油中组分的常规分离方法,以及对煤焦油中的成分的一些分析手段,并对今后煤焦油的高效利用做出了展望。在中低温煤焦油组分的分离与分析技术研究中,应该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入分析,为各地区煤焦油深加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从而实现中低温煤焦油的合理利用及高值化利用。  相似文献   
84.
以X80油气管道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考察环向双点腐蚀缺陷管道和轴向双点腐蚀缺陷管道等效应力云图分布特点,通过改变环向双点腐蚀环向间距、轴向双点腐蚀缺陷长度和缺陷深度,考察其对等效应力和剩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双点腐蚀缺陷周围区域,容易发生强度失效;远离缺陷区域,等效应力迅速衰减至薄膜应力;随着内压载荷的增加,等效应力呈增加的趋势,并出现屈服阶段;随着环向间距的增加,剩余强度基本维持不变;随着缺陷长度和缺陷深度的增大,剩余强度呈减小的趋势,安全性降低。所得结论对于双点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5.
以X70、X80、X100高钢级油气管道为研究对象,利用ASME B31G标准、RSTRENG标准、DNV RP-F101标准、PCORRC标准、LPC-1标准、SHELL92标准六种剩余强度评价方法对其迚行剩余强度预测,并与爆破压力比较,分析不同评价方法在高钢级油气管道中的保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对于X70和X80高钢级油气管道,随着缺陷深度的增大,剩余强度呈减小的趋势;对于X100高钢级油气管道,随着缺陷长度的增加,剩余强度呈减小的趋势;DNV RP-F101标准预测结果变化幅度小,集中性好,准确性优,最适合含腐蚀缺陷的X70、X80、X100高钢级油气管道的剩余强度评价。所得结论对于高钢级油气管道的腐蚀与防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以废弃玉米秸秆和葵花籽皮为原料,经不同浓度NaOH溶液改性,得到改性玉米秸秆和改性葵花籽皮,并参照国标GB/T 212-2008对改性玉米秸秆和改性葵花籽皮进行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工业分析。结果表明:葵花籽皮结构较玉米秸秆更稳定,若要达到粘结粉煤同等效果,改性葵花籽皮所需NaOH浓度较改性玉米秸秆高。改性玉米秸秆的水分含量较改性葵花籽皮高。2.0%NaOH改性玉米秸秆与2.5%NaOH改性葵花籽皮的灰分含量最低,分别为2.94%和1.58%;其挥发分含量最高,分别为87.00%和80.94%;其固定碳含量最低,分别为13.00%和19.06%。2.0%NaOH改性玉米秸秆与2.5%NaOH改性葵花籽皮作为粉煤成型的粘结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7.
以陕北不同产地的红枣为研究对象,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枣多糖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对红枣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提取温度65℃,pH 5.5,提取时间90 min。在最佳条件下比较陕北三种不同产地的红枣多糖含量。为红枣多糖的提取、纯化、性质研究以及红枣的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
锌、镍和铝物质的量比为1∶3∶2,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相沉淀技术制备Zn~(2+)-Ni~(2+)-Al~(3+)-CO_3~(2-)-LDHs。以Zn~(2+)-Ni~(2+)-Al~(3+)-CO_3~(2-)-LDHs为前驱体,分别与Cl-和MnO_4~-进行离子交换,将MnO_4~-引入Zn~(2+)-Ni~(2+)-Al~(3+)-LDHs层间制备Zn~(2+)-Ni~(2+)-Al~(3+)-MnO_4~--LDHs新型复合材料。通过XRD、SEM、FT-IR和EDS等对合成产物Zn~(2+)-Ni~(2+)-Al~(3+)-MnO_4~--LDH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2+)-Ni~(2+)-Al~(3+)-MnO_4~--LDHs复合材料结晶度较高,层间距为0.912 nm,具有明显的六边形层状结构,片层横向尺寸约为3μm,厚度约为100 nm。  相似文献   
89.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Zn-Ni-Al-LDHs催化材料。以450 ℃焙烧6 h的Zn-Ni-Al-LDHs为催化剂,研究高酸原油酯化脱酸效果。结果表明,在高酸原油250 mL、催化剂用量1.23 g、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200 ℃和醇油体积比0.04条件下,可将酸度5.81 mg-KOH·g-1的原油降至0.21 mg-KOH·g-1,减缓环烷酸对设备及管线的腐蚀。  相似文献   
90.
Co2+/Ni2+/Fe3+摩尔比为0.5/3/1,采用络合剂柠檬酸三钠协助均相沉淀技术,制备了Co2+-Ni2+-Fe3+-LDHs层状材料,研究了柠檬酸三钠用量对Co2+-Ni2+-Fe3+LDHs层间距及形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层间距和不同形貌Co2+-Ni2+-Fe3+-23CO--LDHs层状材料的离子交换性能,即Co2+-Ni2+-Fe3+-23CO-LDHs层状材料在Na Cl-HCl的离子交换体系中进行阴离子交换反应,生成Co2+-Ni2+-Fe3+-Cl–-LDHs层状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柠檬酸三钠用量为0.6~1.0 mmol/L时,所制备的LDHs层间距为0.776 nm,片层结构分散性较好,产物的较大层间距和较好形貌使其仍保持良好的离子交换性能,并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可分别得到4Cl O-、24SO-、3NO-、4Mn O-及CH3(CH2)113SO-插层Co2+-Ni2+-Fe3+-LDHs层状衍生材料;当柠檬酸三钠用量在1.5 mmol/L时,所制备的LDHs层间距为0.770 nm和0.691 nm,片层结构团聚并成玫瑰花形貌,使得客体离子较难插入到层间,产物的离子交换性能降低;当柠檬酸三钠的量增加到3.0 mmol/L时,得到的LDHs层间距为0.681 nm,片层结构变小,团聚现象加剧,LDHs片完全交错生长成球状形貌,产物完全失去了离子交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