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从速度、压力、湍动能、功耗等方面研究三种不同的搅拌桨叶对搅拌槽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PBDT在整个搅拌槽内速度分布相对较均匀;6SBDT在轴截面处的压力分布较为均匀,湍动能分布面积相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6SBDT所消耗的功率大,即槽内流体的混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2.
针对凸形封头与筒体不连续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迅速增大,使压力容器强度削弱的现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球形封头、椭圆形封头和碟形封头这3种凸形封头为研究对象,考察不连续现象对其应力分布和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3种凸形封头压力容器的最大应力出现在不连续区域;远离不连续区域,应力基本维持不变,为薄膜应力; 3种凸形封头削边长度出现临界值;对3种凸形封头削边段进行优化,球形封头压力容器优化效果最理想。研究结果对于凸形封头与筒体不连续区域应力分布及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3.
用NaOH对废弃生物质(玉米秸秆、葵花籽皮、花生壳)进行改性,通过工业分析、SEM分析、BET分析与热重分析,研究改性生物质的基本质量参数、形貌特征、比表面积及孔径、热解性能等.结果表明:改性生物质的水分含量和固定碳含量随NaOH浓度增加基本呈上升趋势,挥发分含量则基本呈下降趋势,灰分含量与NaOH浓度未呈现普适性规律...  相似文献   
74.
利用ANSYS 16.0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半球形封头、椭圆形封头和无折边球形封头3种凸形封头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削边长度和削边形式,得到其应力分布规律,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3种封头形式压力容器最大等效应力均集中于筒体和封头过渡区域;在相同尺寸和相同削边形式下,应力集中系数大小顺序为无折边球形封头>椭圆形封头>半球形封头;随着削边长度L的增加,椭圆形封头和无折边球形封头压力容器应力集中系数K均呈增大的趋势,对于半球形封头压力容器,削边长度L出现临界值;半球形封头压力容器优化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5.
以尿素热解得到的块状体相氮化碳为前驱体,采用硫酸质子化结合超声剥离的方法制备氮化碳纳米片分散液,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如溶剂种类、稳定剂浓度、氮化碳原料浓度、超声时间等对其分散性的影响。通过UV-Vis、FTIR、XRD、SEM、BET等方法对分散液的浓度、结构、微观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分析;并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研究其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ρ(稳定剂)=1.2 mg/mL、ρ(氮化碳)=1.0 mg/mL、超声时间为18 h制备的氮化碳纳米片分散液性能最好,其在可见光照射180 min后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率达77.93%。  相似文献   
76.
77.
局部减薄是压力管道缺陷中常见的一种体积型缺陷,会导致压力管道的剩余强度、承载能力和安全可靠性急剧下降,还会使疲劳裂纹、管体变形、管内输送物料泄漏甚至管道爆破等情况的概率增大,使用寿命降低直至损坏失效。为了防止局部减薄带来的危害,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方形缺陷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缺陷的轴向长度、宽度和深度,考察它对剩余强度和等效应力的影响,并结合采油厂实际数据进行管道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78.
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Ni/Ca/ZSM-5临氢降凝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中Ni、Ca改性对润滑油基础油凝点、收率和黏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i、Ca改性后,催化剂的裂化活性降低,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和黏度指数升高。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Ni-Ca/ZSM-5催化剂作用下的加氢工艺条件进行考察,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10℃、体积空速3.0 h~(-1)、反应压力15 MPa、氢油体积比500,在此条件下,润滑油基础油凝点为-17℃,黏度指数为93,收率为72%。  相似文献   
79.
以尿素作为沉淀剂,酒石酸钠作为络合剂,氮气作为保护气,借助于水热合成技术成功合成了高结晶性规则形貌三元组分Co<'2+>-Ni<'2+>-Fe3<'3+>-CO<'2-><,3>-LDHs,通过XRD、SEM、FTIR、EDS、原子吸收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0.
以硝酸铁、硫酸氧钛为出发原料,通过直接化学法合成了锐钛矿型的Fe掺杂的Ti O2纳米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热差热重分析仪对样品的结构以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掺杂的纳米Ti O2光催化剂的紫外吸收光谱和纯Ti O2相比,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光响应范围拓展到在可见光区域;Fe的掺杂可以提高Ti O2的光催化性能,其中1%的Fe-Ti O2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在模拟可见光条件下,Fe-Ti O2表现出了较优的光催化性能,光照10 min后,降解率高达8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