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7篇
工业技术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满足周界安防区域数目扩增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频相位生成载波的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利用多个相位调制器实现了不同振动信号的频谱搬移,采用微分交叉相乘算法开展了多路干涉信号的相位解调,进行了相位生成载波调制深度的选值分析,并搭建了基于直线型萨格奈克干涉原理的多通道光纤振动传感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干涉信号频谱含有多频载波成分与频谱搬移的边带成分,经解调可获得准确的振动信号,其频谱信噪比平均为27.3 dB,谐波失真度平均为8.22%,并在模拟应用场景中对人为敲击信号进行了准确解调,从而为本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多防区周界安防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妍  靳宝全 《煤矿机械》2012,33(11):162-165
针对矿山水源井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InTouch的水源井远程无线测控及保护系统。系统应用先进的PLC控制技术、无线数传通信技术、InTouch组态软件技术实现水源井远程监控,对供水系统的各项参数可实时采集、显示、存储、报警,对水泵的运行状态既可就地控制,又可实现远程操控,保障了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3.
矿山供电设计传统上主要采用手工计算、绘图和撰写等方法,存在计算繁琐,工作量大的问题。本文开发一套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设计的智能性软件,它集井下供电绘图、供电计算、设备选择优化、计算报告自动输出和设备信息管理等功能于一体。该项改革为培养与实际煤矿供电系统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管网泄漏定位运算量大而不易实现在线检测的问题,设计一种运算快速、实时测量的定位方法。以泄漏液体的声学特性为依据,建立测漏模型,将捕获的信号离散化后极化处理,用极性相关法计算渡越时间,从而得到漏点到测点的距离。为验证极性相关法定位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设计声学管网测漏仪。通过实验证明极性相关法能够有效提高相关函数的运算速度,易于在微处理芯片中进行实时分析,实现了工程中管网泄漏的在线定位测量。  相似文献   
15.
司昌楠  靳宝全 《煤矿机械》2014,35(4):219-222
为满足矿区水源井与供水管网集中监控的技术需求,设计一套基于PLC处理器无线远程监控系统。采用现代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PLC控制技术、组态王上位机软件技术完成供水系统远程监控,实现了对采集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显示和存储功能,对水源井水泵和管网节点阀门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监测,同时可进行远程控制。现场应用表明:此供水监控系统实时性强、数据传输准确、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公司连续退火机组电液伺服对中系统,建立了伺服阀、油缸、负载及检测环节的数学模型,确立了控制结构,并进行了流量、速度与系统控制特性分析.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为实际系统控制程序参数设计提供一个有效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矿井发生重大灾害时由于断电、突水等因素造成的通信中断,人员定位困难问题,本研究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机理,提出了受困人员拍击井下既有通信光缆定位的方法。通过分析施加振动对光相位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证明解调光相位可实现振动信号的提取及定位。实验选取拍击、20Hz方波与200Hz正弦波来模拟外界振动信号,采集信号经差分累加去噪,最后通过拟合算法实现振动波形还原。实验证明,在12km长度光纤上,系统对1KHz以下振动信号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选取4.633km处与10.022km处模拟单次拍击固定点的重复性实验,综合定位误差范围为-7m~+11m。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井下通信中断应急救援时的人员定位,为快速确定受困人员位置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的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系统数据采集量大、存储空间有限、无法远程监控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云数据处理的分布式光纤应变远程监测系统。首先,基于ADO数据库访问技术设计了数据库访问编程接口,使上位机程序可通过该编程接口将数据传输至远程云数据库,解决了上位机存储空间有限的问题。其次,利用多线程机制设计了上位机程序多线程并发访问数据库模块,实现了数据实时高效的传输。最后,基于ORACLE设计了数据库系统方案,将数据库搭建在云服务器端,用于存储和分析MFC程序采集处理的监控数据和异常信息,实现了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远程监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上位机与云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互速度满足并发和实时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Ф-OTDR)的传感距离与空间分辨率相互制约,为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提出了光脉冲随机数 编码方法,分析了基于编码的相干探测 Ф-OTDR 的线性化理论,阐述了随机数编码与解码原理并推导了随机数编码的增益数学 模型。 实验证明,在 1 kHz 脉冲重复频率,与 40 ns 脉冲宽度的条件下,与单脉冲调制的 Ф-OTDR 相比,使用 128 bit 40 ns 脉冲宽 度的随机数编码可将传感距离从 25 km 提升至 50. 26 km,且在接近尾端处还原的振动信号信噪比可达 17. 51 dB,能够较好还原 振动信号。 研究表明随机数编码方法为提升 Ф-OTDR 传感性能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