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Janssen公式的拓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Janssen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导出了具有一定倾角的料仓或类似于料仓场合的垂直压力公式,弥补了Janssen公式的不足.同时,结合采矿工程的实际,提出了应用模型试验对理论式进行修正的方法,并得出一个实际应用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实例对多井排风和徘风井之间设置调风巷道的降阻节能效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总结出了多井口排风的降阻节能作用远优于单一排风井排风和多排风井之间设置一条调风巷道将得到最优节能效果的重要结论.本文的结论在金属矿山节能和老系统改造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金属矿山通风中自然能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喜山  梁晓春  郭晓芳  玄克勇 《黄金》2003,24(12):19-21
通过实例,对金属矿山通风中自然能源利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对于金属矿山合理地利用自然能源节能降耗,改善井下通风状况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4.
45.
堆浸工艺中溶浸液渗透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喜山  梁晓春 《黄金》1999,20(9):35-37
介绍和总结了溶浸液渗透模拟试验的方法和过程。同时,经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试验结果,对于了解实际堆浸矿堆中浸润面的分布状况和溶浸液的渗透过程,合理地进行筑堆和布液以提高有用物质的回收效果具有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急倾斜极薄矿脉干式充填采矿法中充填料对人工混凝土底住的压力规律,是一个未曾研究的课题。我们从理论推导入手,后经模型实验修正,再由实际压力测定分析,从而得出一个可用于工程实际计算的半理论半经验均布压力公式。  相似文献   
47.
依据长期从事矿井通风的科研实践,论述和总结了利用金属矿山井下遗弃的自然资源和人工资源的经验。所谓的遗弃资源包括废弃的人工资源和没有加以利用的自然资源。所谓废弃的人工资源即指人工开凿利用后被废弃的旧井巷、采空区等工程;所谓自然资源即指矿井通风中固有的自然风压、地温效应等资源。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自然风压辅助主扇通风;如何利用遗弃的废旧井巷和空区通风降阻;如何利用地温预热和预冷矿井入风流,实现冬季入风井防冻和夏季井下作业面降温等经验。这些经验对矿井通风中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矿山向纵深开采成为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地热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矿山地热水既是淡水资源又蕴含热能,极具利用价值。矿山地热虽是绿色能源,如不能合理转化利用,会造成井下高温,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以矿山地热资源循环利用为研究目的,从地温效应调控入风流温度、热泵技术在金属矿山中的应用以及地下水回灌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矿山地热的利用原理及方法,建立了浅层井筒与风流热交换模型、压力回灌三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等相关理论模型,并对地热利用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应用于胶东半岛典型金属矿山中。结果表明,对矿山地热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具有可行性,可为我国矿业绿色能源开发探索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9.
采矿场爆破张量释放式机站和风墙的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爆破能量释放式机站和风墙的研究与试验,保证了距离采场较近的机站的安全并较好的利用了机站的压头,为多级机站通风系统采场的Ⅰ级站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50.
陈喜山 《中国矿业》1997,6(3):40-44
急倾斜极薄矿脉干式充填采矿法中,充填料对人工混凝土底柱的压力规律是一个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文中论述了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模型试验和现场实测的研究方法,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试验和测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