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工业技术   6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31.
热镀锌生产过程产出大量的热镀锌渣,如何有效回收利用热镀锌渣已成为热镀锌厂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方向之一。综述了热镀锌渣回收锌的火法工艺和湿法工艺,阐述了热镀锌渣处理技术中的蒸馏法、真空蒸馏法、熔析熔炼法、浸出—电解法的工艺原理、工艺特点、研究进展、应用现状以及所得锌产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新型动态蒸发—高效冷凝技术处理热镀锌渣工艺的研究,指出应针对热镀锌渣物理化学特性、市场需求与企业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以获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32.
卤水中的成垢离子(Ca2+, Mg2+和CO32–等)在真空蒸发浓缩过程中易形成低热力学活性和强吸附性的碳酸钙和硫酸钙垢层,降低换热管传热效率。NaOH–烟道气法卤水净化可利用电厂废气–烟道气以及氯碱厂低浓度的废碱,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为研究NaOH–烟道气法卤水净化过程中成垢离子的沉降行为规律,采用CO2替代烟道气开展卤水净化实验研究。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XRD和SEM–EDS等分析手段探究了不同CO2通入时间和pH值对Ca2+, Mg2+和CO32–沉降行为的影响及所得沉淀物的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当控制pH=11.5,CO2通入时间60 min时,可将卤水中的Ca2+浓度降低至6.0~8.0 mg/L,延长沉降时间至80 min,Mg2+浓度可降低至0.65 mg/L。此外,该pH值条件下沉淀反应的平衡常数最大,钙、镁的净化效果较其他pH条件下更佳。控制过程pH=9.5时,所得沉淀物为球霰石(Vaterite)型碳酸钙晶体;当pH升至10,碳酸钙的晶型由球霰石转化为霰石型(Aragonite)晶体,其形貌由规则的球形转变为椭圆形;当pH=11和11.5时,沉淀物为钙和镁的共晶体,碳酸钙的晶型由球霰石转换为热力学更加稳定的方解石型(Calcite)晶体。  相似文献   
633.
石晓  豆康宁  赵永敢 《粮油加工》2010,(12):179-181
本文以花生蛋白为研究对象,以大豆蛋白粉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对比,研究了添加3种不同蛋白对三明治火腿的质构和感官性质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可知:在产品质构方面,花生蛋白和大豆蛋白粉都不如大豆分离蛋白,但在感官品质方面相差不大,且使用花生蛋白能降低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634.
对4株柠檬酸杆菌分离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分析,并基于基因组序列进行16s rRNA、多位点序列分型(in silico MLST)及其遗传进化关系研究。对分离的4株柠檬酸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经拼接得到全基因组序列,然后进行16S rRNA物种鉴定、in silico MLST分析,并基于MLST分型构建遗传进化树,分析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关系。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杆菌的基因组大小介于4.771~5.477 Mb之间,平均为5.03 Mb;基因数量在4 591~5 334之间,平均为4 871个。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4株柠檬酸杆菌分离菌中有3株为布雷氏柠檬酸杆菌,1株为沃克曼氏柠檬酸杆菌。MLST分析结果表明,4株柠檬酸杆菌均是新的ST型。该研究分析了4株柠檬酸杆菌的基因组,基因组MLST分型分析表明4株分离菌均为新ST型,丰富了柠檬酸杆菌的菌种资源和遗传信息,为柠檬酸杆菌的防控、溯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5.
在钻井层位标定的基础上,系统解释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简称塔西南)典型地震剖面,建立区域性的地质格架剖面,进而恢复各构造时期的剥蚀厚度,并编制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各时期古构造平面形态图,以分析早古生代晚期古隆起的空间展布、形成演化以及迁移规律。研究表明:早古生代晚期,塔里木盆地存在1个广布塔西南地区、统一的区域性古隆起,称之为塔里木西南部古隆起。前人所提出的“塔西南古隆起”和“和田古隆起”不是两个独立的古隆起,而是本次所识别出古隆起的时空迁移演化的结果。该古隆起始于中奥陶世末;晚奥陶世古隆起初具规模、幅度增大;志留纪时期古隆起稳定隆升,隆起范围快速向东部扩大,皮山—和田等区域成为古隆起的一部分,其构造高部位迁移到皮山—和田地区;泥盆纪古隆起开始逐渐缩小,范围仅限于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皮山—和田一带;石炭纪古隆起成为水下隆起,古隆起逐渐消亡。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古隆起属于早古生代晚期塔西南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其形成演化与塔里木盆地南部西昆仑早古生代造山作用有关。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古隆起从塔西南的西北部迁移到南部的皮山—和田一带,表明西昆仑早古生代造山作用从中奥陶世末开始于西段,呈“剪刀式”自西向东发展。古...  相似文献   
636.
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巨大,是未来替代煤和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新型清洁能源之一。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抑制与分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研究化学抑制剂对水合物分解抑制与加速效果时需要考虑多重因素的影响,如纯水或海水、反应釜内不同气液比、压力等。利用自行研制的可视化水合物生成、抑制和分解模拟装置进行了水合物相关模拟实验研究。在气液体积比为150∶350时,采用实验室自配的动力学抑制剂KHI3和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进行复配分析,选出最佳复配方案。结果表明,在3%NaCl+1%KHI3(质量分数)复配方案下,水合物不易生成;KHI3质量分数为2%时,水合物成核速率反而增快,对水合物生成起到促进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应该严格控制抑制剂质量分数,避免出现水合物大量生成而导致的管道堵塞。  相似文献   
637.
初榨橄榄油营养丰富且具保健价值,研究初榨橄榄油在烹调加热过程中品质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法研究初榨橄榄油在加热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初榨橄榄油在180℃加热过程中,脂肪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黏度逐渐增加,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初榨橄榄油在180℃加热300 min时,过氧化值开始超标;加热480 min时,脂肪酸值、羰基值、反式脂肪酸含量仍未超标或超过推荐量。初榨橄榄油在180℃下加热烹调食品不宜超过240 min。如果要延长烹调加热时间,可以适当降低加热温度。该研究为初榨橄榄油在食品中的煎炸及含初榨橄榄油食品的高温处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38.
转向球销是保证汽车转向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零部件,某用户在进行台架测试时,球销零件中部发生横向断裂失效,失效球销体材料为35CrMo。通过成分检测、金相组织观察、断口扫描等测试手段,全面分析球销的失效原因,同时针对存在的异常问题进行了优化改善。结果显示:球销零件外表面存在车削痕和凹坑等缺陷,是导致球销在服役过程失效的主要原因。此外,零件淬火过程中铁素体未完全转变为奥氏体,导致回火组织残留较多条状铁素体,影响调质后的整体性能,进一步加剧了零件的疲劳断裂。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和改善零件表面质量后,测试过程未再出现类似失效情况。  相似文献   
639.
目前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成为工程力学数值计算的新范式,其可以在无标签样本数据的情况下,通过融入神经网络物理机理进行偏微分方程的逼近求解,使用较小计算代价快速进行求解。阐明了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计算原理及进行煤体黏滑冲击控制方程求解框架,并通过算例与显式有限差分求解方法进行求解结果的对比,证实了其求解结果的有效准确性。以晋华宫矿12号煤层工作面为研究背景,进行了煤体黏滑冲击动力数值模拟,从数值模拟的手段得到了煤体黏滑变形过程出现时间间隔和波动性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当采场支承压力集中系数为2时,煤体黏滑位移(形变)的最大值有明显的增加;当采场支承压力集中系数为3时,采场煤体发生典型的黏滑现象,位移出现准周期性的变化,煤体黏滑系统储存弹性能逐渐增大以及出现煤岩黏滑过程的强度损伤;动摩擦因数对煤体黏滑动力学特性影响较大,当动摩擦因数变化时,煤体黏滑系统位移场数值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640.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电 力系统规划、运维和安全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介绍,通过综合研究发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能 够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同时也有助于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