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3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本文重点探讨梯级水库最佳消落深度的选择,阐明梯级水库最佳消落深度选择的原则,介绍各种放水方式下决定梯级水库最佳消落深度的理论和方法,使梯级放水方式与最佳消落深度的选择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尽量使方法便于实际应用。一、梯級水庫最佳消落深度选择的原則 选择梯级水库最佳消落深度是在梯级正常高水位已知的情况下进行,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各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卽在满足防洪、灌溉等国民经济需要之外,要求达到电能产量最大。选择梯级各水库  相似文献   
22.
21世纪以来,油田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利用化学方式驱油也成为主要的手段,所以检测油田化学助剂的质量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大对油田化学助剂质量的检测力度,保障检测质量,才可以使研究化学助剂的工作更加准确、科学,从而给油田的开发带来准确、详尽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3.
文章以建材矿山水泥用灰岩矿为对象,针对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矿山开采必需的各阶段设计方案应关注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企业绿色矿山建设、设计人员掌握各阶段设计方案衔接、职能部门监督审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4.
湿法冶金生产中,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分离技术近20年来经历了平行发展的过程。用有机溶剂浸渍多孔基体材料所制成的液膜,兼有两者的联合性质,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液膜的利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成液体表面膜,另一种将其作成树脂球体,即所谓溶剂浸渍树脂(简称SIR)。液体表面膜是用溶剂浸渍多孔的聚四氟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而成。它靠萃  相似文献   
25.
关于可能制造两种新型反击斜向式和辐流式轉叶水轮机的想法是在1950年产生的。近几年来对这些水輪机首次进行了結構研究和实驗研究,本文即以此为题。斜向式轉叶水輪机的略图示于图1。斜向式水輪机的轉叶1被位于轉轮套筒2內的机構轉动(該机構与  相似文献   
26.
我国絮凝剂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1  
综述了我国絮凝剂工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7.
烧结烟气中SO_2的大量排放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钢渣是炼钢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废弃物,在我国整体利用率不高。通过对钢渣的传统应用方式、钢厂烟气脱硫方法以及钢渣烧结烟气脱硫的现状进行分析,说明钢渣用于烟气脱硫是能够实现的,能够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8.
高炉渣是炼铁过程中生产的副产品,也是工业生产的废弃物。随着钢铁企业的快速发展,高炉渣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多。相比国外某些发达国家,我国高炉渣的利用率相对较低。高炉渣的堆放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严重污染着环境,与我国现行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相悖。但是如果将其经过回收和利用,便可以成为很好的矿物资源。与此同时,高炉渣也含有大量的显热。我国传统的水淬法对熔渣显热没有任何回收利用,白白地散失了大量的热量。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外科研人员进行多次的实验,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向:物理换热法和化学回收法。物理换热法主要是高炉渣通过特定的能量载体进行收集实现显热回收化学回收法是直接利用熔渣及显热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与前者相比,化学回收法对显热的回收更有效率,更能体现高炉渣的综合利用。本文详细地综述了物理法和化学法显热回收,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作者开发了新的回收方式:高炉渣干法粒化技术,这是高炉渣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9.
以唐钢高炉渣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化学试剂,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含不同CaO/Si O_2质量比的CaO-MgO-SiO_2-Al_2O_3系微晶玻璃,并借助综合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CaO/SiO_2的质量比对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aO/SiO_2的质量比直接决定微晶玻璃主晶相的形成。随着质量比的变化,微晶玻璃会形成不同比例的透辉石、普通辉石和钙镁黄长石。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制度,晶相与玻璃相的比例、颗粒形状、晶粒的均匀致密性等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CaO/SiO_2的质量比为0.30时,主晶相是透辉石,晶体呈颗粒状,有较多玻璃相残余;CaO/SiO_2的质量比为0.44时,主晶相是透辉石,颗粒均匀致密,只有少量玻璃相分散在晶相中;CaO/SiO_2的质量比为0.63时,钙镁黄长石含量显著增加,晶体呈雪花状,颗粒粗大,玻璃相增多。综合考虑DSC曲线、XRD图谱和玻璃的微观形貌结构可知,CaO/SiO_2的质量比为0.44时最为合理,该配比下微晶玻璃析出的主晶相为透辉石,晶粒细小均匀致密,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核化温度775℃,晶化温度920℃,保温时间均为1.5 h。  相似文献   
30.
为了明确空调压缩机的综合物理性能,比如排气振动与阀动作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明了流体一结构合成分析法.该分析法使用了CFD、FEM与复合接口技术的模拟. 我们在摇摆式压缩机上测试了这种方法,该压缩机是一种定容量压缩机.并且将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工况气压与阀动作在分析与试验之间匹配良好.基于该方法,通过更改排气部位、排气消音器、腔容积等的形状,减少了振动噪音与过压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