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15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多级聚类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元胞负荷与元胞属性之间的相关联系来改善空间负荷预测效果,提出了基于多级聚类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首先生成元胞并建立元胞属性集合,根据各属性对元胞进行多级聚类分析,其中采用改进的k-均值算法确定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来得到逐级细化的元胞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元胞建立各自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同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以提高预测模型的适应度;最后将待预测元胞的相关属性作为输入向量并代入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中计算出目标年各元胞负荷最大值,从而实现空间负荷预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刀具磨损声发射信号处理中小波基选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小波基性质和刀具磨损声发射(AE)信号特点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小波变换中刀具磨损AE信号处理中小波基选取的方法。在试验验证过程中,根据小波包信号分解遵循能量守恒原理,用四种小波基对刀具磨损AE信号进行三层小波包分解;以AE信号经小波包分解后各频带上的能量为特征参数,比较四种情况下特征参数的变化,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3.
重水研究堆堆内石墨构件在长期中子辐照下将会累积潜能,为确保重水研究堆堆内石墨构件安全退役及处理处置,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重水研究堆3个不同位置所取热柱石墨样品进行了潜能测量,扫描温度范围为10~550 ℃、升温速率为10 ℃/min。结果表明:3个位置的样品在80~500 ℃温度积分区间内潜能释放量分别为70.690、42.167、18.158 J/g;潜能释放率曲线峰值温度均大于300 ℃,未辐照石墨样品的比热容较热柱石墨样品释放率dS/dT(S为潜能释放量(J/g),T为温度(℃))高,表明本实验所取石墨样品不会发生潜能释放导致石墨自身温度上升的情况;3个位置样品的快中子注量分别为6.75×1016、6.10×1014、1.89×107 cm-2;获得了潜能释放分数曲线与潜能释放速率曲线,1#和2#位置样品的潜能释放速率曲线具有至少2个释放峰,表明潜能释放过程中具有至少2个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84.
校形线圈的结构参数是影响管件校形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直径23mm,壁厚1mm的TC4钛合金焊接管件端口进行电磁校圆,通过改变线圈截面形状、层数以及线圈与管件的相对位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胀形时管件受到的电磁力和不同结构参数下校形线圈的电感和电阻,得到了成形瞬间的放电电流波形。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放电回路电感一定时,矩形线圈自身电阻较小,产生的电磁力较大;校形能量低时可以采用增加校形线圈层数来提高管件校形精度,过多增加校形线圈层数后校形精度提升不明显;合理选择校形深度可以改变电磁力的分布,提高管件端口圆度。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圆锥形径迹孔与多层镀膜结合对改善材料在红外光区的抗反射性能的影响,采用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32S离子分别辐照20μm和50μm厚的聚酯,用氢氧化钠和PEW溶液蚀刻后,两种聚酯表面的潜径迹成为孔径分别为0.5μm和3μm的径迹孔。在有径迹孔的样品表面,用真空蒸发依次镀上不同厚度的银、石墨和氟化镁或石墨和氟化镁。在2.5~10μm波段的红外光区测量表面全反射。结果显示,有径迹孔的样品表面镀上石墨和氟化镁后反射率可低至1%。径迹孔较深或两面有径迹孔且两面镀膜的样品,具有较强的材料表面抗反射性能。  相似文献   
86.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分析美国NIST1577c牛肝标准参考物质。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重水反应堆对样品进行辐照,用高纯锗伽马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采用有证标准物质NIST1577、1577a、1632c和1633a对牛肝样品分析进行质控,得到了参考物质的多元素分析结果。本实验测定的结果与NIST测定的结果在不确定度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87.
基于降低反应装甲重量,减轻装甲车辆负担的目的,有必要寻找新的材料来代替传统的钢板,因此对不同面背板厚度的高强度铝合金反应装甲进行了抗侵彻试验,并采用ANSYS/LS-DYNA模拟了射流侵彻过程,与侵彻钢反应装甲的试验和模拟情况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表明,铝合金板和钢板干扰机理相同,铝合金板在射流侵彻过程中在边缘处出现拉伸断裂和粉碎现象;试验研究表明相当于钢板2倍厚度的铝合金板的后效靶板的最大穿深跟钢板相差0.7 mm,与模拟结果基本相符,在质量减轻了25%的情况下,其防护性能已经达到钢板的水平。  相似文献   
88.
针对近年来液压动筛跳汰机使用过程中用户信息反馈,对溢流堰活动闸板的相对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经用户试用结果表明:改造方案经济合理,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理论和以纳米复合材料TEM图像为评价对象的分散相粒度分布定量评价方法。首先运用离散对象构成的自然分形体的盒维数建立分散相粒度分布的数学模型,然后将纳米复合材料TEM图像进行二值化与图像处理,再提取纳米复合材料TEM图像中各标记值对应的等效半径和大于等效半径的粒子数,并在双对数坐标中进行直线拟合,该直线的斜率即为粒度分布参数盒维数|p|,并以此作为评价分散相粒度分布的指标。将该方法实际应用于在不同分散条件下纳米铁粉的粒度分布评价,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
为从整体上实现更高水平的环境保护,欧盟针对工业源发布了综合污染防治指令,并编制了一系列最佳可行技术参考文件,可为我国工业污染防治提供借鉴。适应我国电镀行业进一步提高环保水平的需求,研究首次系统介绍了欧盟关于电镀工业的综合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参考文件的适用范围、编制过程、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总结分析了欧盟电镀工业发展现状、综合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并就三价铬替代六价铬镀铬、零排放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我国应加强或进一步完善相关文件编制和增强技术信息交流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