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水系抑制剂控制瓦斯爆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晓坤  林滢  罗振敏  邓军 《煤炭学报》2006,31(5):603-606
运用高速摄影仪在小型爆炸实验台上分别对CH4体积百分浓度约为9.5%的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在超细清水雾以及超细NaHCO3,NaCl,KCl水雾气氛中的爆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在超细水雾气氛下,瓦斯的爆炸感应期明显延长,火焰在实验管道中传播的平均速率和最大速率显著降低,并出现了火焰驻停现象.实验表明:含有NaHCO3,NaCl,KCl的超细水雾对瓦斯爆炸的控制效果要优于超细清水雾的控爆效果,其中又以KCl超细水雾为最佳.  相似文献   
32.
针对天然气场站泄漏燃爆伤亡危害范围问题, 利用PHAST 软件对某天然气场站发生不同程度泄漏后可能造成的蒸气云爆炸、喷射火等燃爆事故后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与风险评估,得出该场站各典型事故的安全距离及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曲线。结果表明:泄漏孔径越大,泄漏扩散影响范围也越大;喷射火的热辐射值会随着下风向的距离先逐渐递增,达到一定峰值后,逐渐减弱最后趋于稳定;爆炸中心到泄漏点的下风向距离在增大,其爆炸冲击波的危害区域在扩大;风险曲线可直观地看出该天然气场站对周围环境和人口造成的影响。该结论为消防救援及制定应急预案等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3.
Coalfield fire is prevalent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China, but the main reason of the fire in the coalfield is not clarity. So it‘s difficult to fight the coalfield fire. Based on the model of outcrop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coalfield, that when the fringe coal-rock is break up by the alternation air-temperature, the coal is oxygenated and heat is emitted. Then around coal-rock is heated and break up. The air-leakage conditions are changed and the convection of air in the coal-rock is come into being. The self-ignition process of fringe coal-crock is developed to the deeper coal seam. The oxidation and emitting heat mechanics process of coal, breakage and air-leakage mechanics process of the coal-rock in the coalfield a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相似文献   
34.
天然气管道处于泄漏燃烧状态时有可能引发管内天然气爆炸,爆炸流场受管道泄爆口强度的直接影响,但目前对于该方面的研究则较为薄弱。为此,选择内边界为80 mm×80 mm×600 mm的小尺寸矩形管道作为仿真研究对象,基于FLACS软件分析了管道在泄爆口承压泄爆、密闭、开口等3种工况下天然气爆炸火焰的传播特性,研究了泄爆口强度对管内爆炸压力、温度、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管道内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燃烧爆炸反应过程中,在泄爆口密闭的条件下,压力和温度上升至峰值后无明显下降趋势,而在泄爆口开口情况下,管道内压力迅速上升至峰值后急剧下降,温度上升至峰值后缓慢下降;②在泄爆口承压泄爆条件下,管道内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均经过先上升至峰值后下降的过程,随着泄爆口承压能力的增加,管内压力峰值、温度峰值以及到达峰值的时间均增加;③压力峰值由大到小的工况依次为泄爆口密闭、泄爆口承压0.5 MPa、泄爆口承压0.3MPa、泄爆口承压0.1 MPa、泄爆口开口,温度峰值由大到小的工况依次为泄爆口密闭、泄爆口承压0.5 MPa、泄爆口承压0.3 MPa、泄爆口承压0.1 MPa、泄爆口开口,火焰传播速度峰值由大到小的工况依次为泄爆口开口、泄爆口密闭、泄爆口承压0.3 MPa、泄爆口承压0.5 MPa、泄爆口承压0.1 MPa。结论认为,泄爆口强度对管内爆炸压力与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其对管内温度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35.
为揭示管道内甲烷-煤尘预混湍流特征及爆炸火焰传播过程,构建了竖直管道内甲烷-煤尘预混扩散及爆炸物理数学模型;基于流体力学及传热-传质理论,对管道内甲烷-煤尘扩散特征和爆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划分了管道内气固两相扩散特征阶段,分析了初始真空度和进气压力对扩散湍流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煤尘粒径、浓度及甲烷浓度对爆炸最大压力及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特征;揭示了管道内甲烷-煤尘预混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特征及爆炸机制。结果表明:煤尘颗粒在竖直管道罐内扩散可分为快速注入、减速分散、稳定和沉降4个连续阶段,初始真空度及进气压力对湍流强度均有影响;爆炸过程中,不同时刻下管道整体爆炸压力场基本均匀分布。甲烷浓度、煤尘浓度及粒径与最大爆炸压力P_(max)及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P/dt)_(max)均呈现二次函数关系;不同时刻下爆炸火焰结构及火焰高度、火焰传播速度的模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火焰结构呈现"月牙-S-下凹月牙-指尖"传播至爆炸结束。温度分布不均,高温区集中在管道上部和中下部。火焰传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后期呈现震荡性特征。  相似文献   
36.
天然纤维水镁石在阻燃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论述了我国天然纤维水镁石(FB)的结构、性能及其资源概况,介绍了它的加工工艺及其在阻燃材料中应用的试验成果及前景。  相似文献   
37.
玻璃纤维薄壁圆管属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一种,是指由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嵌入已固化的热固性树脂中或被其包裹形成复合结构的材料。针对玻璃纤维薄壁圆管复合结构从制备工艺到力学性能表征方面进行概述,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模压成型、纤维缠绕工艺等,力学性能方面包含失效形式、压缩性能和弯曲性能等,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片状Zn2Al-LDHs、花状结构ZnMgxAl-LDHs(x=1,2)以及微纳米结构Mg2Al-LDHs。利用XRD、SEM-EDX分析手段分别对产物的尺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组成变化对类水滑石结构形貌等生长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所得含锌LDHs均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其中Zn2Al-LDHs为多层板片状颗粒,晶体生长复合face-face片层团聚机理;ZnMgAl-LDHs为单层板片状颗粒,所得ZnMg2AlLDHs为双层板片状颗粒。镁离子含量是含锌水滑石结晶度及晶面生长方向的关键调控因素,随着镁离子含量的提高,含锌LDHs由face-face片层团聚为主向face-edge片层团聚现象过渡。Mg2Al-LDHs为花瓣状纳米片包覆颗粒晶,晶体生长复合face-edge片层团聚机理。  相似文献   
39.
为深入研究CO对CH_4爆炸特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采用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装置测定了CO作用下的CH_4爆炸极限参数;结合自主设计、改进的密闭球形爆炸实验测试系统与光谱测量系统获取了CO-CH_4-空气爆炸压力参数,并同步采集爆炸过程3种自由基(H~*,OH~*,CH_2O~*)的瞬态发射光谱参数,通过对比分析CO-CH_4-空气爆炸压力参数与火焰发射光谱强度参数,以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了CO对CH_4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少量CO会增大CH_4爆炸危险性,减小其临界氧体积分数,并显著增加惰化混合体系所需的惰性气体量。CO对CH_4爆炸压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体系中的氧含量和其自身化学性质,在富氧状态下,CO会加剧预混体系的爆炸强度,随着体系中氧的减少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在贫氧条件下则体现出阻尼效应。CO对CH_4爆炸压力参数和3种自由基发射光谱参数的影响规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最大爆炸压力时间光谱强度极值时间的变化规律相互吻合,而自由基开始大量积累的时间与预混体系中可燃气体含量及爆炸强度存在相关性。爆炸强度越大则越早开始积累且积累速度越快,中间产物大量且快速的积累是造成体系爆炸加剧的原因之一。相关数据可加深对多元混合体系爆炸机制的理解,为优选化学抑爆介质、提升相关抑爆效能提供理论基础。即,进一步深入开展以气体燃爆过程中的关键自由基团为直接作用目标的化学抑制剂改性相关研究,通过提高其阻断链式反应进程水平的方式加强其抑爆效能。  相似文献   
40.
CNG加气站抑爆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有CNG加气站普遍缺少预防和控制火灾与爆炸灾害事故的综合配套技术,特别是缺少先进的自动快速灭火抑爆技术及装备。CNG加气站现有消防设施动作时间长,不能有效防止天然气的爆炸,为此,开发研制了产气式自动干粉抑爆系统,由紫外传感器、控制器、抑爆器组成,可用于爆炸性气体(粉尘)场所的敞开或半敞开空间抑爆。当发生气体(粉尘)燃烧、爆炸时,紫外传感器接收火焰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产生触发电压,使抑爆器的产气剂释放出大量气体,驱动快速喷撒出干粉灭火剂,形成足够浓度的灭火剂粉雾体,有效扑灭爆炸火焰,具有动作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天然气模拟爆炸试验中能有效抑制天然气爆炸,可用于CNG加气站或其他燃烧爆炸性气体场所,提高其整体防灾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