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在科技创新迭起的后工业时代,大多数工业类型的矿区因资源枯竭,面临着被废弃的困境。与此同时,作为见证人类工业文明重要的物质文化载体,类型多样的工矿遗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工矿遗产的关注度逐渐提升。针对冷湖石油基地遗址生态负荷极为脆弱的区域环境污染与地质灾害问题,制定不超越环境承载能力的治理对策与改造措施,在尊重工矿遗产原有格局的基础上,探索了工矿遗址与自然景观融合的雅丹地质公园、火星模拟基地、天文星空小镇等遗址保护与开发对策,其衍生出的经济、文化和科学价值是冷湖石油基地遗址保护利用过程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The composition of casting clay core might provide clue to the foundry area of the bronze vessels. REE analysis of the residual clay mould was conduct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 (ICP-AES). Results reveal that characteristic of REE of clay mould from different region is dissimilar. It is feasible to restrict the possible foundry area of the bronze vessel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REE of clay mould residues on the bronzes. Meanwhil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termine the foundry area of the bronze vessels unearthed at Jiuliandun tombs of Chu State, dated back to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Zao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nd at Zuozhong cemeter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Jingmen City, Hubei Province. REE of clay core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foundry area of bronze vessels.  相似文献   
13.
侯马陶范表层处理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部分陶范表面存在的未知用途的黑灰层物质的组成和作用,呆用了红外光谱(FTIR)、X射线荧光(XRF)、X射线衍射(XRD)、喇曼光谱(RAM)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测试研究,对陶范表面黑灰层的组成和物相进行了较深入分析,揭示出黑灰层形成的3种成因。  相似文献   
14.
采用ICP-MS技术测试了鄂西北郧县、竹山和陕西白河一带古代绿松石矿的稀土、铀等微量元素,并分析了它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湖北出土的两件东周时期绿松石玉饰残片样品进行了分析,以通过比较判断其矿料来源地.结果明确显示,这两件古代绿松石玉饰矿料最可能来自于鄂西北一带,该地区绿松石矿至迟在青铜时代已被开采.这也说明稀土等微量元素可以作为判断古代绿松石产地的良好指示剂.  相似文献   
15.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金相显微镜对蚌埠双墩春秋一号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制品进行成分和金相分析.其中成分主要含有铜锡铅,并还包含有其他一些少量的锰铁锌等元素,铜含量都在75%左右,锡含量在20%左右,样品较纯净,夹杂少,都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高硬度.金相显微镜观察发现不同成分显示不同的金相图谱.经过锻打的青铜制品则铅含量较低且金相图谱显示为等轴晶和孪晶结构,直接浇注的青铜制品铅的含量符合正常范围且金相图谱显示为枝晶状结构,反映出蚌埠双墩春秋一号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制品的铸造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6.
九连墩楚墓青铜器铅锡焊料的耐腐蚀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能谱、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和金相等分析手段,研究九连墩楚墓出土的战国青铜文物的铅锡焊料的基体和锈蚀产物,发现产物致密、均匀,主要由PbCO3、Pb和SnO2组成.整个埋藏环境相对密闭,总体呈中性,HCO3-浓度较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减缓了铅锡焊料的腐蚀,使大部分青铜器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安徽天长三角圩西汉墓出土的部分铜器和铁器样品进行检测分析。XRD物相分析显示,青铜器及铁器表面锈蚀均为无害锈,可予以保留;XRF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件青铜容器一件为锡青铜,两件为铅锡青铜;金相显微镜结合扫面电镜观察可知,三件青铜样品均为热锻而成,组织均匀,铁剑材质为铸铁脱碳钢,铁釜为白口铁铸造而成。  相似文献   
18.
秦颍  陈茜  李小莉  陈千万 《硅酸盐学报》2012,40(4):567-568,569,570,576
运用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成分测试和烧成实验等手段,对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出土"石英珠"(釉砂)胎体及表面釉层进行了分析,以研究其烧制工艺。结果表明:这些"石英珠"是选用粉碎过的纯石英作原料,掺和少量黏合剂等塑型后,表面施以低铁的黏土与石灰或草木灰及含铜着色物混合配制的釉料(类似原始瓷的上釉工艺),置于窑炉中烧制而成的釉砂;实验模拟了其可能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9.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铜盘均采用热锻加工技术。不同类型及使用功能的器物,其合金成分与金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张大冢墓地作为战国中晚期的楚国下等级贵族家族墓地,出土青铜容器也多为素面薄壁,锈蚀较为严重,但其出土青铜器的合金配比、制作技术及机械性能均展现出战国中晚期楚国工匠已经拥有成熟的青铜合金、铸造以及加工技术,也揭示出当时工匠有意识地在青铜明器与实用器的合金技术上存在区别对待,为全面认识东周时期楚都纪南城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湖北九连墩楚墓青铜器(300BC)的钎焊技术.肉眼观察发现钎焊接头方式为榫接方式,一些焊缝被处理光滑、致密,具有热处理的特点,存在着底部注入式和侧面注入式的钎料浇口设计方式.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了钎料.结果表明,钎料为不同配比的Pb-Sn合金,杂质含量很少,平均配比为73Pb:27Sn,为高Pb低Sn合金;合金组织呈现铸造形态,表明当时采用了浇注钎料熔液的钎焊方式,部分钎料的熔点在180~186℃之间,钎料的低工作温度说明它们不适合高温蒸煮,这类器物的制作目的是作为礼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