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人脸识别是对从视频图像中检测到的人脸区域进行身份的认证.是将待识别人脸与数据库中的人脸进行匹配的过程。将EHMM应用于人脸识别,提取人脸的DCT系数特征作为观察向量,用EHMM算法进行人脸模型训练和识别,并使用OpenCV对人脸识别算法进行功能仿真验证和相关探究,达到较好的人脸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光照下,该算法的识别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22.
表面微织构能够改善刀具的切削性能。为了研究织构刀具高速干切削Al7075-T6时织构参数对切削性能的影响,利用仿真软件建立正交二维切削仿真模型。对比了所选织构参数范围内的最优织构刀具与无织构刀具的主切削力、刀具温度、刀具应力,分析了织构参数对主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合理的织构参数,可以减小刀具的主切削力,使刀具表现出更好的温度及应力分布梯度;所选织构参数范围内,织构宽度为60μm、织构间距为90μm、织构深度为30μm、织构刃边距为100μm的织构刀具切削性能最好;织构参数对主切削力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织构刃边距、织构宽度、织构间距、织构深度。  相似文献   
23.
二手车技术状况鉴定与评估是二手车交易与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二手车价值鉴定以及二手车交易的基础。在实际的实验实训教学中,由于二手车的类型多种多样,损伤部位也千差万别,实验中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故实车、事故类型收集到实验现场;同时实训设备数量有限,学生无法做到人手一台设备;另外实验中需要进行车辆的举升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还有新冠疫情背景下,混合式线上教学也对虚拟仿真实验提出了要求。因而开展二手车技术状况鉴定与评估虚拟仿真实验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4.
归纳了设备监理中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其对我军军事代表在装备质量监督工作中的适用性,提出了借鉴设备监理制度的做法,以提高军事代表装备质量监督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25.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针对该区沙漠地貌特点,从观测系统设计、如何提高激发和接收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方法探讨,总结出了以长排列、小道距、高覆盖次数、潜水面下单井或多井组合激发、逐点设计井深、激发点避高就低、深坑埋置检波器组合检波等地震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26.
防灾减灾理念及其运用在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作用,但在自然风险和工程安全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无法全面满足城市地下空间未来发展需求;转向以“适灾”为导向的韧性防灾减灾理念,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灾后恢复韧性,成为未来发展亟需。本文分析了恢复韧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从工程、非工程角度阐述了国内外恢复韧性相关研究;重点从结构体系、评价方法、管理机制、空间规划、应急预案等方面,剖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发展现状。研究提出了“三阶段+评价体系”的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将灾后恢复过程划分为应急救援、恢复重建、规划适应三阶段,分别给出各阶段的恢复目标并为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依据。研究建议,健全城市地下空间管理规章与应急预案,提高城市地下空间韧性规划水平,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智能化,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恢复过程的有序与高效。  相似文献   
27.
全液压凿岩钻车防卡钎系统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无防卡钎系统设计的特点及其弊端的基础上就防卡钎系统设计中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8.
该文主要介绍了用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溢流阀的基本方法,包括控制原理、驱动接口和软件控制逻辑,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和试验,与一般的直动式溢流阀和先导式溢流阀相比较,数字溢流阀的系统压力超调量、开启率、闭合率、动态响应时间等优于一般先导式溢流阀。  相似文献   
29.
通过引入多轴有效硬化函数和S型率相关强度准则,改进了混凝土损伤塑性(concrete damage plasticity, CDP)模型,称为S-CDP模型,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混凝土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和三维塑性变形行为。基于S-CDP模型建立了大岗山拱坝的率相关数值模型。利用所建的率相关数值模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坝体混凝土的应变率分布规律、动态增长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混凝土应变率效应对坝体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S-CDP模型能够合理反映受拉区混凝土材料的率效应,在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557g,0.663g,0.836g的地震动荷载作用下,拱坝坝体混凝土的动强度增长最多能达到23%,然而并不能保证坝体混凝土的动强度始终提高20%及以上。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时,若将混凝土的动强度提高固定的20%,可能会造成计算的损伤结果与实际的损伤有所偏差,动强度提高固定的20%计算得到的损伤结果相较于该文中采用S-CDP模型计算得到的损伤结果偏大。因此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时,推荐选用合适的混凝土率相关本构模型进行计算,以尽可能的保证计算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