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恒流充放电、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方法研究在低温-35℃下铅炭负极的电化学行为。炭含量为1.5%的铅炭负极的5 h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16 mAh/g,较纯铅负极提高了39.69%,并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铅炭负极在-35℃下荷电30 d后,以10 h率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4.77%,高于纯铅负极的64.61%。炭材料的加入,使放电态的PbSO4颗粒更均一,电极结构保持能力增强,并在活性物质颗粒表面形成微孔,减缓负极的不可逆硫酸盐化。  相似文献   
52.
采用球磨流变相辅助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0.5Li_2MnO_3-0.5LiMn_(1/3)Ni_(1/3)Co_(1/3)O_2材料,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材料属于R-3m空间群的α-NaFeO_2型层状结构,颗粒结晶完整,95%的颗粒粒径在18.39μm以内。在4.8~2.0 V充放电,材料的0.05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50.9 mAh/g,库仑效率为70.1%,并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完成结构重整;0.20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14.4 mAh/g,2.00 C放电比容量为136.2 mAh/g。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LiNi0.5Mn1.5O4、LiMnPO4和LiCoPO4等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总结了掺杂、表面改性和包覆等改性研究.对镍基和钒基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4.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Vx Mn2-x O4/C正极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充放电测试考察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样品的颗粒大小较均匀,同时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30℃放电容量可达到额定容量的79.3%,4.8V过充循环10次后,模拟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94.8%。  相似文献   
55.
碱锰电池负极缓蚀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收集气体、测定腐蚀电流和模拟电池放电等方法来选择和检验缓蚀剂。结果表明:选用含2%Pb的锌粉和缓蚀剂BT,可以将汞含量从6%降为2%(占锌粉重),而且缓蚀剂还可明显地改善模拟电池的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56.
3 电池设计的一般步骤 设计主要包括参数计算和工艺制定两个方面的内容。本节仅介绍一般的基本计算和设计步骤。 3.1 单体电池数目的确定 单体电池数目由电池组的工作总电压和单体电池工作电压来确定,其公式为: 单体电池数目=电池组工作总电压/单体电池工作电压 3.2 计算电极总面积和电极数目 根据要求的工作电流和选定的工作电流密度,计  相似文献   
57.
离子液体作为新型的溶剂体系有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以改善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从离子液体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溶剂、与传统碳酸酯类复配作为溶剂以及作为电解液添加剂三方面综述了离子液体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8.
锂离子电池复合/混合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NiO2、LiMn2O4和LiFePO4的优缺点,并综述了复合/混合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不同晶型结构正极材料间的优化配合与材料性能的进一步改进,成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9.
采用质量比为50∶50的钴酸锂和镍钴铝锂制成混合正极材料,并对其充放电曲线特征和耐过充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钴酸锂材料相比,混合材料中的镍钴铝锂在充放电过程中先主要被充电,而放电过程中,钴酸锂先主要被放电;当电池过充电4.8 V后,混合材料表现出较优异的耐过充性能。  相似文献   
60.
通过测定导电剂的吸水能力,研究了导电剂的振实密度与吸液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导电剂的振实密度越大,其吸液能力越小;反之亦然。利用充放电性能曲线、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GD、SP、KS、SO四种导电剂单一和两两混合使用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LiCoO_2导电剂时的电极性能。结果表明:SO和GD的混合物为导电剂时LiCoO_2电极的性能最好,首次放电容量为141.4mAh·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