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14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以PPS滤料为载体,浸渍Mn-Ce-Ni-Ox粉体悬浮液,经干燥、涂覆PTFE固定化涂层,制备Mn-Ce-Ni-Ox/PPS除尘脱硝双功能滤料。主要研究Mn-Ce-Ni-Ox/PPS滤料的低温脱硝性能。分别探讨Mn-Ce-Ni-Ox负载量、气流速度、水蒸气、SO2等因素对Mn-Ce-Ni-Ox/PPS滤料100-200℃NH3-SCR脱除NO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吸附分离果糖和葡萄糖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产的四种吸附剂吸附分离果糖和葡萄糖混合物的分离度进行了测定,筛选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吸附剂--D001型离子交换树脂;并对该树脂吸附果糖和葡萄糖的有关平衡数据进行了测定,为设计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装置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用PRSV状态方程及Wong-Sandler混合规则同时描述10个烃醇体系的汽液平衡和混合热的可行性.将3个不同的G ̄E模型(Wilson、NRTL及由沈树宝等提出的模型)结合到PRSV状态方程中以资比较.由甲醇-正己烷的计算结果显示:不同的G ̄E模型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用活度系数法关联汽液平衡中合适的模型未必适用于与状态方程的结合.沈树宝等提出的G ̄E模型结合到PRSV状态方程中的计算结果最优,将此结合模型推广到其它9个烃醇体系的汽液平衡及混合热同时关联计算,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氨基酸对映体的手性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是生命科学的基础,主要方法有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广泛应用的手性氨基酸拆分方法。本文介绍了间接法和直接法手性拆分的分离机理,并详细介绍了Pirkle手性固定相、胶束手性固定相、包合手性固定相、配体交换手性固定相、蛋白质手性 j固定相等5类手性固定相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对国产的四种吸附剂吸附分离果糖和葡萄糖混合物的分离度进行了测定,筛选小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吸附剂——D001型离子交换树脂;并对该树脂吸附果糖和葡萄糖的有关平衡数据进行了测定,为设计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装置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66.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炭黑材料进行了改性,并制备了3种氧电极。通过极化曲线研究了其电化学活性,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SDBS可以增加氧还原的过程。并放入燃料电池反应器里进一步研究其对产过氧化氢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的加入SDBS会减少过氧化氢的产量,而适量地加入SDBS,可以获得更大的电流和更高的过氧化氢产量,其过氧化氢浓度可以达到226 mmol/L;并且3个电极的电流效率都为100%。交流阻抗分析表明,适量地加入SDBS可以减小电子转移电阻和化学反应电阻,但其催化机理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67.
催化燃烧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催化燃烧法已成为VOCs最为有效的处理技术。从催化剂种类、活性成分、催化特性及应用等方面对贵金属、非贵金属催化剂(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尖晶石型、钙钛矿型催化剂)进行了阐述,同时重点综述了硫对催化燃烧VOCs反应过程的影响,针对现有催化剂抗硫能力差,提出今后催化燃烧催化剂的改进方向和研发重点,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8.
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工艺是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总结了该新技术的反应机理"热点效应","非热点效应"和"偶极子转动理论",介绍了该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微波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新技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碱性燃料电池合成过氧化氢阴极碳/聚四氟乙烯(C/PTFE)的制备方法,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伏安曲线和过氧化氢浓度曲线及交流阻抗图谱,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阴极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压力、整平层碳含量及聚四氟乙烯含量对阴极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其中压力为10.0 MPa、碳含量为0.2 g及聚四氟乙烯含量为50%条件下制备的阴极能获得最大电流,过氧化氢的产量最高,2.5 h后过氧化氢浓度达到56 mmol/L.  相似文献   
70.
Catalyst using CeO2/MWNT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was prepared by 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 and was applied to prepare the cathode of fuel cell for hydrogen peroxide synthesis. Effect of catalyst loading, flow rate of aqueous solution, and KOH concentration on hydrogen peroxide synthesis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ydrogen peroxide concentration approached 275 mmol/L given 25% of CeO2/MWNT, 18 ml/h of aqueous solution, and 5 mol/L of KOH concentration. Moreover,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further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WNT and cerium oxide were the synergism to produce hydrogen peroxide. Increase of KOH concentration not only reduced the apparent cell resistance but also increased the open-circuit vol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