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12.
通过高温高压模拟实验,在20℃/h和2℃/h两种升温速率条件下,对沁水盆地山西组和太原组煤岩以及现代泥炭模拟固体产物镜质组反射率Ro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在336.8~600℃的模拟温度区间,2℃/h和20℃/h两种升温速率条件下,模拟固体产物Ro值太原组煤岩分别为1.07%~4.50%和0.83%~3.97%,山西组煤岩分别为0.98%~4.51%和0.80%~4.05%,泥炭分别为0.96%~4.19%和0.72%~3.72%.2)随着实验温度的增高,煤岩以及泥炭的热模拟固体产物累积Ro值都呈直线增加,并且在实验温度区间范围内,2C/h升温速率条件下的Ro值增长值都要高于20℃/h升温速率条件下的Ro值增长值,说明升温速率是影响有机质热成熟演化过程的重要因素.3)在2种升温速率条件下,煤岩以及泥炭固体产物的Ro值随温度的相对波动较为明显,这主要反映了Ro值热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总体来说,煤岩与泥炭的固体产物镜质组反射率在演化阶段上具有较多的相似性.但是太原组煤岩固体产物的Ro值变化相对幅度较大,而山西组煤岩和泥炭则较小.4)在相同的升温速率条件下,同一温度不同样品之间模拟固体产物的累积Ro值不同,大部分温度点处太原组煤岩Ro值最高,山西组煤岩次之,泥炭最低,并且各个样品之间Ro值的相对变化显,反映了样品性质对模拟固体产物Ro值演化的影响.结合实验所获得的结果和认识,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中,短路电流计算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通常依据IEC 909:1988(GB/T 15544—1995)标准对各种故障类别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标准给出的计算方法、公式较为枯燥和抽象,以实例的方式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沉积物体系中甲烷水合物平衡温度、压力条件实验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沉积物中甲烷水合物的平衡温度和压力条件,对认识甲烷水合物的稳定性以及对未来准确评价和利用甲烷水合物能源非常重要。在温度为270.9~278.2K、压力为2.47~4.31 MPa条件下,分别对平均孔径为53.2nm、27.2nm和15.5nm的沉积物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分解平衡温度和压力条件(即相平衡)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近自然沉积物的平均孔径大小会影响甲烷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相同温度条件下,纯水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平衡压力比在沉积物体系中的低;随着孔径的增大,甲烷水合物在相图中稳定区的面积逐渐增加,但当体系中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或者沉积物孔径增大到超过60nm时,沉积物孔隙毛细管对甲烷水合物稳定性的影响非常小,与纯水中的重合或者接近。甲烷水合物在沉积物体系中的相平衡数据可以用经验热力学方程拟合,拟合结果能反映孔径大小与甲烷水合物平衡压力、温度条件的相互关系。图3表1参20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分支定界法的相控阵雷达事件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毅  谭贤四  曲智国  王红 《电子学报》2019,47(6):1309-1315
为解决相控阵雷达事件调度问题中调度成功率、时间偏移率与算法时效性三者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支定界法的调度算法;该算法首先在现有调度结果上调取所有可执行事件,即获得若干"节点",多步递推后由多"层"节点形成若干条备选"分支",扩大解空间范围,提高算法性能;然后通过"删减"操作删减掉收益较低分支,将解空间控制在一适当范围内,减小搜索盲目性,降低算法计算量.仿真实验表明,与基于综合优先级算法的调度结果相比,利用本文算法调度时调度成功率提升了52%;与基于时间指针算法的调度结果相比,本身算法时间偏移率降低了61%;与基于遗传算法的调度结果相比,本文算法调度耗时仅为前者1~2%.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化学修复的一种,钝化技术成本低、高效省时,而被广泛应用。从石灰性物质、含磷材料、黏土矿物、生物炭、其他材料五大方面归纳了钝化修复的种类,并介绍了钝化修复的作用机制,最后分析了钝化剂修复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因素——钝化剂的投加量、pH、钝化剂的稳定性。基于目前研究现状以及钝化修复存在的问题,对钝化修复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已有大量研究证明电动(EK)-可渗透反应墙(PRB)联合技术能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但其修复效率低且能耗高,还可能导致聚焦效应等问题,因此深入EK-PRB在强化修复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简述了EK-PRB技术的原理,介绍了EK-PRB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了EK-PRB强化修复方法的优缺点和修复效果,介绍了EK-PRB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强化修复重金属进行了展望,指出深入探究的方向,以便为EK-PRB修复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岩性油藏的成藏动力特征及油气运移规律,利用测井声波资料计算延长组各油层组的过剩压力值,分析延长组泥岩压实特征与流体过剩压力的分布特征,并以长8油藏为例探讨长7油层组和长8油层组之间的油气运移聚集规律。结果表明:延长组下部广泛发育稳定的欠压实带,长7油层组过剩压力值普遍较高,主要分布在8~14MPa之间,最高可达到18MPa;长8油层组过剩压力相对较低,只在局部地区达10MPa以上。泥岩厚度和性质是影响过剩压力分布的重要原因,高泥岩厚度分布区与过剩压力的高值区相吻合。长7油层组与长8油层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过剩压力差,该过剩压力差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要驱动力;在横向上过剩压力低值区为油气运聚成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20.
热成因煤层气组成与演化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封闭体系条件下对成煤原始物质泥炭的热解实验,获取了甲烷、重烃(C2~C5)和二氧化碳在不同成熟度阶段的产率和固体产物镜质体反射率(Ro)数据,分析了模拟煤层气主要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及在有机质成熟度演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模拟煤层气的组成研究的地质意义。结果发现:随着Ro的增大,煤层气甲烷相对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CO2则呈现单向降低的趋势,重烃气体呈先增后降趋势。同时建立了煤从一定成熟度,分别达到最高演化阶段情况下的3种煤层气组分构成模式,尝试应用此模式恢复现今阶段煤层气藏的原始煤层气组分构成情况,并且推测CO2是重要的原始煤层气组分,其产量和后期保存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煤层气成熟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