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武汉地区深基坑工程中的土体强度指标一般都是通过直接快剪试验获得,获得的参数往往较为独立,虽然较为简洁,但由于其较强的区域适用性以及未能模拟出土体的天然状态,由此得到的土体强度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物理力学指标的相关性较为模糊。为了更好地研究武汉地区典型软土物理力学指标,以武汉地区软土深基坑工程为基础,研究基于武汉地区近10个典型软土深基坑工程共计400余组数据,对武汉地区软土物理力学参数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合传统的数学分析方法,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武汉地区工程地质特征、系统的分析了武汉地区深厚淤泥质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其指标间的相关性,得出结论:典型软土层中物理指标天然密度、干密度、液限、塑限、饱和度等服从正态分布;在抗剪强度指标的统计分布规律中,在不同试验条件下,针对不同的土层,服从正态分布的物理量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22.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采过程中有24口井出现沥青质堵塞井筒现象,油井无法生产。实验证明沥青质堵塞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凝析油与稠油互相混合作用的结果。结合塔河奥陶系油藏的成藏特征,发现堵塞井均处在凝析气与重油的过渡带上。通过分析生产动态特征,总结了堵塞物形成前后的生产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以掺改性稠油为核心的油井解堵、以环空注活性水及地层注水预防沥青质堵塞物形成的综合防治技术,对已出现沥青质堵塞严重的6口井进行了成功的治理,恢复了油井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23.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气流组织方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上、下两种排风方式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将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根据实验数据修正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计算,重点对空气龄、换气效率、自净时间等评价指标进行了提取和处理,对两种气流组织方式的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论是:相同情况下,上排风方式的室内平均空气龄和换气效率高于下排方式;二者自净时间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4.
在油气田开发中,从钻井、开采、集输、到油气水处理、储运等生产的各个环节腐蚀都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产安全、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都受到影响。腐蚀是制约和影响油田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油田已开发多年,各类埋地管线问题也日趋突出,各类穿孔产生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已威胁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进一步查出管线腐蚀的原因,减缓管线各类穿孔的发生,延长使用其寿命,才可能十分有效地控制油田腐蚀。本文通过分析油田集输管线腐蚀的影响因素,介绍集输管线的防腐技术,使我们有能力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尽量降低管线腐蚀程度,减少管线穿孔几率,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确保油田的正常生产和运行。  相似文献   
25.
为了研究不同机械损伤类型的力磁耦合特性,设计了带凹坑和划痕缺陷的X80管线钢试样,通过静载拉伸试验,对比分析两种缺陷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磁记忆信号特征。结果表明:凹坑缺陷处切向磁场强度出现峰值,梯度值过零点,磁记忆信号的畸变程度随载荷的增加而降低;划痕缺陷在初始状态未表现出磁信号异常,但随载荷的增加,其切向磁场分量的应力集中特征渐趋明显;两种缺陷处,切向磁场梯度的峰谷值差与试样的损伤程度存在近线性关系,但变化趋势相反,这一特征可为X80管线钢机械损伤程度的定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低渗透稠油油藏水平井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蒸汽吞吐的开发方式下,利用热采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低渗透稠油油藏水平井应用的井距和水平段长度展开优化研究,建立了低渗中粘、高渗高粘、中渗高粘、高渗中粘4种不同油藏类型的模型,以周期生产气油比和累积产油量做为对比指标。认为低渗中粘稠油油藏不同于中高渗高粘稠油油藏,应用水平井开发不会发生水平井端部效应。低渗中粘稠油油藏,水平井合理井距在100 m,水平段长度为300~400 m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7.
正一、基本情况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系统现有8家河道管理单位,负责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河道管理工作,管理堤防697.404km,其中一级堤防581.310km(不含已下划的涡河原九里桥涵到阜蒙河闸段),主要为淮河左堤、颍河左堤、西淝河左堤、涡河左右堤;二级堤防116.094km,主要为茨淮新河堤防。堤防防护坡以草皮护坡为主。二、管养分离的做法1.深入摸底,扎实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28.
110kV进线备自投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0kV系统多采用双回路供电,一回主供一回备用辅以进线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可以达到简化运行方式,适应系统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并网小电源对备自投的成功与否影响较大;如果同时投有低频低压减裁,则动作结果更复杂.  相似文献   
29.
化工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为减少因设备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某厂的裂解车间从设备管理上下功夫,以科学的相对稳定的方法不断深化设备精细化管理,通过近两年的  相似文献   
30.
塔河油田4区古地貌对储层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一直为世界性难题。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岩溶、构造运动形成的溶蚀孔洞和裂缝系统为主,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通过构造的精细解剖,认识到断层纵横向展布控制油气成藏,断裂发育的地区溶蚀孔洞发育;通过对中-下奥陶统顶部海西早期岩溶古地貌的恢复,发现塔河4区奥陶系潜山储层分布主要受岩溶古地貌影响,并明确了缝洞储层有利发育区。综合分析认为,在后期开发方案调整中应该避开古地形低洼区;而在储层精细描述中,应根据古地貌特征调整属性预测参数。通过古地貌恢复,为油藏精细方案调整和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该思路和方法对塔河油田其它相似区块的研究和寻找奥陶系油气高产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