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焊接工装夹具是保障零部件焊接工艺质量的基本要素之一。合理的选用焊接工装夹具不仅可以有效地保证产品制造精度,还可以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厂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有效的保证生产的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工厂的现有制造条件设计了满足生产需要的焊接工装,为焊接工作夹具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82.
在WSAN中,执行器节点可根据传感器节点感知的数据做出决策并执行相关操作,因此其对感知到事件的传感器节点的准确定位对于实施精确的控制策略至关重要.区别于现有WSN中的非测距定位方式,利用移动的执行器节点代替WSN中的锚节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方形区域的WSAN节点定位算法.首先通过执行器节点的移动确定待定位传感器节点所在区域,然后通过迭代不断缩小该区域,当满足定位精度要求时计算区域的质心作为待定位节点的坐标.仿真实验证明,算法能够在存在RSSI误差和GPS误差干扰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定位精度,且使用少量的执行器节点完成定位不仅能节省网络部署成本,还可以克服传统WSN中非测距定位算法严重依赖锚节点密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83.
王浩云  王珂  李多  张茂林  徐焕良 《计算机应用》2014,34(10):2777-2781
针对无线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WSAN)的传感器节点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力的无线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测距定位算法,使用移动的执行器节点替代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定位算法中的锚节点,并将虚拟力模型引入基于信号到达时间(TOA)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在利用虚拟力驱动执行器节点逼近提出定位请求的传感器节点的同时,根据信号传输时间计算节点间的距离完成节点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定位算法使得节点定位成功率提高20%左右,平均定位时间以及定位开销均小于传统TOA算法,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执行器节点数量较少的场合。  相似文献   
84.
以藜麦糠为原料,以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4个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黄酮得率为考察对象,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并对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6%,液料比20:1 mL/g,超声时间14 min,超声温度58℃,在此条件下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0.802%。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有较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且能力强弱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藜麦糠黄酮样品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64%,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77%。藜麦糠作为藜麦的副产品,有一定的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5.
Conventional jar tests and on-line size monitoring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low-mixing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n residual turbidity and floc size during charge neutralization coagulation and sweep flocculation with polyaluminum chloride. The compensatory effect of slow-mixing on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following inadequate or excessive rapid-mixing was also examined. It is found that slow-mixing intensity has a more marked positive effect on charge neutralization coagulation than on sweep flocculation. The optimal root-mean- square velocity gradient, G, for slow-mixing is 15 s-1 for both coagulation mechanisms, and charge neutralization coagulation requires a longer slow-mixing duration. The optimal slow-mixing duration, based on residual turbidity, is longer than the time to form the largest mean flocs. The optimal product of G and mixing duration, GT, for slow-mixing during charge neutralization coagulation (13500) are higher than that during sweep flocculation (4500) and both are less than the range of values recommended by the 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 (24000-84000). The optimal GT value under various slow-mixing conditions increases with G. Appropriate extension of slow-mixing duration during charge neutralization coagulation can improve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after an inadequate or excessive rapid-mixing duration, but during sweep flocculation, appropriate shortening of slow-mixing duration after an excessive rapid-mixing or appropriate extension of slow-mixing duration after an inadequate rapid-mixing is favorable.  相似文献   
86.
纵向磁场作用下MIG焊熔滴过渡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外加间歇交变纵向磁场MIG焊接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拍摄熔滴形成、长大及脱离的过程,观测并分析外加纵向磁场和不加纵向磁场时熔滴过渡的特点.结果表明,外加间歇交变纵向磁场的熔滴在过渡过程中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形态由不加磁场时的球形变为扁长的椭球形,偏离焊丝轴线下落,并且熔滴自身发生旋转.在磁场频率相同的情况下,激磁电流较小时熔滴过渡所需时间在4.5~6 ms范围,激磁电流较大时熔滴过渡所需时间在5~15 ms范围内,可知激磁电流对熔滴过渡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7.
一、前言酶在纤维上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穿麻或绢的时代,那时人们将麻或丝置于河流、沼泽中浸渍以除去纤维上的杂质。真正认识到这种处理是利用酶的作用是在巴斯德发现微生物之后。然而酶曾一度被误认为是微生物,所以上述作用同样被误认为是由微生物完成的。仅仅  相似文献   
88.
“大学城”──一种人本主义的校园设计思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当代校园设计中存在着复古与前卫两极,而查尔斯·摩尔则在两极中力图寻找一种更能体现人本主义思想的第三极,即本问所说的“大学城”思想。  相似文献   
89.
螺旋槽成形铣削时普遍存在根切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加工精度和几何形 状。本文仅以加工螺旋槽根圆柱面为例分析根切原因、根切区的计算方法,并结合企业一典型零件结构进行计算,并拟合出刃口形线。处理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是理论分析、应用图学与计算机辅助数学的有机结合,它可以使研究对象在“数、形、质”三方面取得最佳统一。  相似文献   
90.
化疗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和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往往限制其治疗效果。纳米载体可使药物靶向作用于肿瘤部位,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产生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近年来已成为癌症精准治疗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其中,介孔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s)作为一种无机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孔体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和易于功能化修饰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尤其是集肿瘤靶向、治疗和成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纳米递送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功能化MSNs递送载体应用于肿瘤靶向治疗、药物递送和肿瘤生物成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开发新型纳米递送系统以用于癌症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