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工业技术   1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碾压式淤地坝施工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淤地坝建设的实际情况,从配套资金、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遇到的问题等方面总结了淤地坝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可供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者借鉴。  相似文献   
42.
在详细阐述全光因特网的系统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平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MESH网络和自愈环网双重网络特性的全光因特网拓扑结构。系统误码性能和光谱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类似"蜘蛛网"状的全光因特网拓扑结构具有生存性高、误码率低以及易于故障定位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重新认识和研究已知词汇、认真分析和对待语境用词、谨慎挑选和使用同义词替代、欣赏和运用比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得体地选用词汇,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三峡库区典型岩溶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翻坝高速公路沿线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岩溶不良地质十分发育,隧道施工突涌水风险极高。为控制突涌水风险,经过大量工程实践,依托三峡翻坝高速公路,提出一套高风险岩溶隧道突涌水防治体系。首先,通过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分析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等信息,揭示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和补排通道,并对降雨量、水流流量等数据进行长期观测,确定区域岩溶水的补径排特点;然后,通过分析突水风险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结合施工工程动态信息,对隧道突水进行动态风险评估,提出并成功实施一种基于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的超前地质预报体系;最后,根据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对突水治理方案进行动态优化设计,确定治理区段与治理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开挖、支护和注浆的质量控制。经三峡翻坝高速典型岩溶隧道鸡公岭隧道的应用证明,该体系可有效规避大型突涌水等地质灾害,可为三峡库区和清江流域内其他工程所借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介绍我国首台配套出口到巴基斯坦320WM油、气混燃火电机组仿真机的总体结构,软、硬件系统配置及构成,研制过程中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技术特点。结合先进的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实现320MW油、气混燃火电机组全范围的实时仿真。  相似文献   
46.
在电力市场化环境下,电网中用电负荷的峰谷差日益增大,致使机组负荷分配需要经常地、较大幅度地进行调整。对目前已有的负荷分配方法进行研究比较,并详细介绍了模拟退火算法,并以模拟退火法为基础设计出一种负荷分配的智能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47.
简谈VB中用数据库存取图片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B数据库中图像数据的存取对初学者来说是个难点,文章总结了绑定图片控件、存储图片文件路径、利用PropertyBag对象与Byte数组中转三种较为简便的方法以供初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测量岩体结构信息时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危险系数高且精度稳定性差的问题,对基于Sirovision的隧道岩体信息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量化分析和对比试验,对测量环境和数据采集环节进行分析,研究了在复杂环境下,隧道围岩三维建模的误差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点位置确定、测量点标识、加密点拼接的修正方法。采用修正后的测量方法,对滨莱高速工程姚家峪隧道进行了隧道岩体信息采集和稳定性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可为致力于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隧道安全施工和支护参数优化方面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9.
探索了影响高钙配方还原中低品位磷矿还原率的几个因素,并对残渣的火山灰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钙硅比、温度、氮气流量对还原率的影响较大。磷矿的初始还原温度为1 100℃左右,1 200~1 250℃时磷矿被大量还原。钙硅比为2.0,炭过剩系数为1.4料球,在氮气流量为700mL/min,1 300℃保温210min的还原工艺下,磷矿的还原率均可达到94%以上。对此工艺下的残渣做活性指数测试和物相分析,发现残渣以粉煤灰标准的7d、28d活性指数分别达到68.1%、83.0%;以矿渣标准的28d活性指数为61.8%,且残渣中已出现水化性能较好的C2S。有可能用作水泥混凝土的掺合料,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粉煤灰、矿渣等。  相似文献   
50.
随着电信市场的开放,电信业务的日益丰富,电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电信网络之间的互联也日趋密切。因此,作为网间接口的关口局在话务结算政策和中继路由管理方面的功能越发显得重要。文章主要探讨关口局IACHASTA计费应用及关口局中继路由话务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