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判定选矿过程影响因素主次关系的新方法-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戈保梁 《云南冶金》2007,36(6):10-12
利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方法.找出某铜选厂各影响因素对选别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得出了符合生产实际的结果.对指导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某复杂硫化矿石,含有Pb、Zn、Cu、As及462克/吨贵金属。曾经采用过多种方法回收贵金属。直接氰化效果相当差,然而,简单的浮选试验所得混合精矿产品中却富集了绝大部分贵金属,该混合精矿可以通过水冶或火冶过程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33.
均值比较与神经网络在选矿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网络在用于选矿厂建模过程中,一般只用于预测选矿效果,很少用于指导选矿现场。本文利用神经网络与SPSS的均值比较相结合。从选矿历史数据本身出发,找到精矿品位与回收率的较佳结合点及相应的药剂用量。  相似文献   
34.
低品位细粒嵌布混合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研究的矿石在氧化过程中由于氧化不充分,形成了一系列的蚀变铜矿物,氧化率达45.45%,原矿品位为0.77%,为一氧化不彻底的低品位极细粒嵌布混合铜矿.针对矿石的特点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三次粗选、一次扫选、两次精选,可获得铜精矿品位24.57%,回收率84.14%的较好浮选指标.该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简...  相似文献   
35.
某硫化铜钼选厂尾矿回水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强  戈保梁  聂琪 《矿冶工程》2010,30(3):40-42
某铜钼选厂采用磨矿-混合浮选-分离流程, 经一粗一扫三精得到铜钼混合精矿, 最后进行铜钼分离。该选厂的尾矿水碱度高, 硫化钠含量高, 如果直接返回利用会对铜矿物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尾矿回水试验表明, 未经处理的尾矿回水和经阴离子絮凝剂或阳离子絮凝剂处理过的尾矿回水试验均得不到理想的试验结果。而采用KMG处理的尾矿回水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回水对选矿技术指标影响不大, 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6.
云南某难选混合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所研究的矿石原矿品位低,共生关系复杂、铜的嵌布粒度细,难以获得理想的选矿指标。本文根据矿石的特点,采用细磨加强了矿物的解离。最终获得了铜精矿含铜24.57%,回收率84.14%的满意指标。  相似文献   
37.
脉石矿物的泥化对浮选分离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在镍的选别中需尽量消除矿泥对浮选选择性的破坏。文章比较了脱泥和不脱泥工艺对选别指标的影响,发现采用水玻璃、CMC、碳酸钠组合抑制剂抑制脉石矿物、分散矿泥的不脱泥工艺,既消除了矿泥对浮选分离的影响,也使回收率比脱泥丁艺高约2.5%。  相似文献   
38.
云南某鲕状赤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鲕状赤铁矿--"宁乡式"铁矿的由来及"宁乡式"铁矿在我国的概况、研究现状.在对云南某鲕状赤铁矿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该铁矿的选冶回收,试验采用了一系列的工艺和技术.对该矿石作可选性简要探讨,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选矿厂原有浮选工艺及矿石性质的研究,查明钼回收率低的原因及寻找合适的选矿工艺。为此,本文提出了增加磨矿细度并添加适量黄药的浮选工艺。工业生产结果表明,该工艺能适应所处理的矿石性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钼精矿品位从32.19%提高到42.80%,钼回收率从21.16%提高到72.72%。  相似文献   
40.
云南某地区铜尾矿经预先富集后,含铜2.70%,氧化率为32.22%,属氧化铜矿。根据矿石特点,采用硫化铜与氧化铜分选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含量为90%、丁黄药为捕收剂、硫化钠为活化剂、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为抑制剂的条件下,采用三次粗选一次扫选二次精选的浮选流程获得了铜精矿品位为15.21%、回收率为83.19%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