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91.
92.
协庄煤矿 - 30 0m水平十三层煤为 1 0 8m的薄煤层 ,受底板承压水影响。为保证安全开采 ,在十三层煤首采工作面开采试验中 ,根据对底板破坏深度的预测 ,提出了垒矸石堆控制底板破坏深度的方法 ,实践证明该方法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93.
年画是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文化艺术形式,但这一古老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走向失落。有一个老人锲而不舍紧握着他的雕刀,在夕阳下坚守。  相似文献   
94.
1600K打印机的特点是经久耐用、耗材消耗少。二手1600K打印机更是价格低廉,因而,需要做大量的打印头的维修维护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5.
以通孔金属片为静电纺丝的负极制备了通孔阵列纳米纤维薄膜,将多层纳米纤维薄膜在溶剂中叠加构建了三维纳米纤维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对于聚苯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己内酯3种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均可形成带有规则有序通孔结构的纳米纤维薄膜,孔的大小可以通过模板的选择进行调节。在水中将聚苯乙烯纤维薄膜层层叠加形成了三维纳米纤维结构。在叠加四层聚苯乙烯纤维薄膜的三维结构上培养NIH3T3细胞,细胞可以在三维空间内生长,三维纤维结构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6.
针对破损区域较大的人脸图像,修复后图像存在局部色差、边界伪影和细节缺陷等问题,提出基于部分卷积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人脸图像修复模型。该模型主要分为多尺度修复网络和判别器网络。修复网络通过多级特征提取模块和主分支模块,有效融合深层和浅层的图像特征,实现了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和融合。此外,构建由内容损失、感知损失、风格损失、总变分损失和对抗损失组成的联合损失函数,用于训练多尺度修复网络,并通过与判别器网络的相互对抗,提高修复图像与真实图像的视觉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掩膜率,采用该模型修复的图像具有合理的纹理结构和上下文语义信息,并在定性和定量比较上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97.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由于高比表面积、多孔性、化学可调性及丰富的活性位点等功能特性,在多相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MOFs基复合材料在催化合成生物柴油中的应用,综述了MILs基、ZIFs基、UiO基、MOFs衍生物基等四类复合材料的制备、特性及催化行为等。对MOFs基复合材料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采用氢氧化钠、硝酸钙、硝酸镁制得钙镁氢氧化物沉淀,采用氨水、乙酸铝制得氢氧化铝沉淀。两种沉淀依次经陈化、抽滤、洗涤、干燥后,混合焙烧即得钙镁铝固体碱催化剂。以蓖麻油甲醇醇解反应为模型反应,蓖麻油转化率为活性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Hammett指示剂滴定法、TG、XRD、BET及SEM技术对催化剂及其前驱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的优化条件为n(Ca)∶n(Mg)∶n(Al)=1.5∶1.5∶1、陈化时间18 h、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6 h,对应的蓖麻油转化率平均可达88.3%,且其催化活性较稳定;催化剂前驱体在300400℃有1个明显的失重台阶,在800℃以后质量基本不随温度变化;钙镁铝固体碱催化剂的碱强度在7.2~15.0之间,总碱位量为12.262 mmol/g,主要由CaO、MgO两种晶体构成,其比表面积为83.83 m2/g、孔容为0.173 2 cm3/g,其颗粒大小在2~20μm之间。  相似文献   
99.
在常规岩心流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多功能万能显微镜先进技术,对辽河油田洼38块进行了钻井完井液与储层配伍性的研究。该项研究的特点是从宏观深入到微观,在模拟地层温度下观察动态变化的全过程。8种常用钻井完井液的研究结果表明:油基体系的配伍性最好,NH_4—PAN聚合物体系和CMC—FCLS体系配伍性较好,其它体系的配伍性均差。本工作为优选钻井完井液体系,保护好储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进行舰载设备在接近实战条件下的抗冲击考核,设计并建造了浮动冲击平台。为摸清浮动冲击平台在一定外载荷下的冲击环境,进行了三次水下爆炸试验,采用1 kg RDX 装药在距离平台不同距离处爆炸,分别对平台外载荷和冲击环境进行了测量;外载荷测量结果表明:装药在水下5 m 爆炸时产生明显的气泡脉动载荷和空化效应,加强了对平台本体的冲击作用;冲击环境测量结果表明:冲击响应从迎爆面到背爆面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迎爆面冲击谱速度达到5.3 m/s,位移11 cm;冲击环境满足Ⅲ类区域冲击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