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实现了一种采用聚酰亚胺(PI)薄膜材料涂敷的光 纤布拉格光栅(FBG)湿度传感器,并研究了其表面涂覆结构、湿度传感特性、稳定性及迟滞 特性。采用新的PI溶液的制备工艺,提出了一种增强PI溶液与光纤栅区的耦合方法,并利用 扫描电镜(SEM)确定出4种典型的表面涂覆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FBG湿度传感器的PI涂覆 厚小于75μm时,湿度特性曲线拟合度大于0.99,标准差 小于0.5;温度特性曲线拟合度大于0.98,标 准差小于0.5;其中,45μm厚的FBG湿度传感 器 湿度灵敏度为7.9pm/%RH,误差度为2.19%, 迟滞性误差为2.6%,稳定时相对湿度波动范围小于0.8%RH。  相似文献   
22.
地浸井场应用的PE管主要有潜水泵提升管、空气压缩机风管、抽注孔地表管和孔内聚乙烯管,在井场工艺管线安装过程中存在管子折断、报废等问题;而且,人工收放过程中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为了提高地浸采铀井场的管道安装效率,结合PE管收放存在的问题,研制了自动盘管装置,解决了地浸采铀PE管收放过程存在的问题,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成本。  相似文献   
23.
为充分利用秋季茶树鲜叶资源、开发花香白茶产品,以丹桂品种秋季驻芽小开面三、四叶为原料,以传统白茶工艺为对照(CK),以萎凋中引入摇青工艺为处理(YQ),对比分析不同工艺对丹桂白茶生化成分、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丹桂秋季茶树鲜叶内含物质较为丰富,组成较为合理,具有加工优质白茶的物质基础;白茶生化成分分析表明,YQ对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与组成影响显著,其中,茶多酚等9个生化成分在二者之间差异显著,YQ中茶氨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CK;香气成分分析发现,YQ中香气物质的种类较CK少,但在含量上却明显高于后者,尤其是花果香型的香气成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YQ感官品质及综合得分(90.70)均优于和高于CK(85.85)。综合分析认为,以丹桂秋季驻芽小开面三、四叶为原料,于萎凋中进行适度摇青处理可以增进白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质,所制白茶品质优异。  相似文献   
24.
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本项目从结构体系、设计方法、标准规范、BIM应用技术四个层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创新,提出了多套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立了相应的设计方法,突破等同现浇原则限制,促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构建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标准体系,突破制约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的标准化瓶颈;研发我国自主的BIM全流程集成应用系统,解决了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BIM应用技术国产化的“卡脖子”难题。研究成果提升了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技术水平,促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5.
为探究梅占红茶、梅占白茶的品质差异,以梅占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红茶和白茶,并进行感官品质审评与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梅占红茶香气呈甜花香,滋味甜醇;梅占白茶香气呈清花香,滋味醇爽.梅占红茶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显著高于梅占白茶;梅占白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梅占红茶(P<0.05).共鉴定出的56种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26.
配置约束箍筋对保证框架柱抗震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算例计算分析,综合对比了中国、美国、新西兰、欧洲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体积配箍率及相关构造措施规定,对中国规范相关内容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介绍了CO2+O2地浸中结垢的形成机理、危害与主要处理办法,提出了结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钙离子浓度、碳酸氢根浓度与pH值。使用SI饱和指数法预测了某铀矿床地浸采铀过程中结垢的产生过程,并通过化学分析确定了结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从理论上提出了适宜的处理措施,即向浸出剂中加入一定浓度的CO2,降低其pH,改变了结垢产生的化学条件,促使碳酸钙逐渐溶解。现场试验使用后,钻孔的注液量得以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张勇  马连春  张渤  李喜龙 《铀矿冶》2017,(Z1):75-86
以钱家店地浸铀矿山钱Ⅳ试验采区为例,通过对采区外围地下水跟踪监测以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低渗透性地浸采区溶液扩散特征及其对周围地下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场监测以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低渗透条件下,地浸溶液向采区外围的扩散范围小,扩散速度慢;在抽注平衡以及抽注比为1.003 6∶1的地浸水动力条件下,采区运行近3年,实际观测的溶液扩散范围不超过61m;保守的理论计算扩散范围不超过75m,平均扩散速度仅为0.084 3m/d。地浸采区以抽注比为1.003∶1持续运行满6年退役,溶浸液扩散范围可以被有效控制在120~130m范围之内,不会对采区外围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天然流场下游以及局部抽注比较小的区域是地浸溶液向外扩散的主要区域,但在地浸过程中加强对采区各局部子单元的抽注平衡调控,可以在较小的抽注比(不超过1.003∶1)的条件下,有效地控制溶液向外围扩散。  相似文献   
29.
<正> 1200~2000×3600毫米梯形跳汰机处理量大(15~30吨/台·时),选别粒度范围为10~0.053毫米,是我国自己设计制成的一种侧动隔膜跳汰机,于1966年定型,开始用于选别有色金属。近年来,随着煤系硫铁矿的综合回收,也开始在一些高硫选煤厂的硫铁矿重选车间被选用。本文就邯郸矿务局王凤煤矿洗煤厂选硫车间梯型跳汰机生产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融合了数据科学的理念,通过系统规划、设计内容标准,以满足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个性发展需求。下面笔者从大概念、实例、个性发展等不同角度梳理学习要求。●数据大概念的学习与应用要求1.认识数据《课标》明确了学科核心大概念为数据、算法、人工智能、信息系统等。其中,数据作为基础与核心,以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为主,贯穿在所有模块中。信息是信息社会的重要资源,而信息是由数据来承载的。《课标》要求在认识数据的基本概念、表现形式、获取(采集)方法以及处理、应用等基础上,深入了解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