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详述了煤层气的赋存状态、吸附与解析机理,分析了注气提高采收率的3个机理:即恢复提高气藏产能、吸附置换及驱替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注气前后煤层气产量的变化,指出了注入N2和CO2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煤层气注气开发方式及实施方法,为注气提高煤层气开发效果矿场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2.
在省、市建委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 ,大庆油田设计院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 ,在复合夹心墙节能建筑设计、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以及“四新”成果应用等方面 ,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 ,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建筑节能技术以及混凝土小砌块应用技术 ,为贯彻《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混凝土小砌块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3.
硼酸活化粘胶基活性炭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硼酸活化制备的粘胶基活性炭纤维的结构、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硼酸活化的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为微孔为主,碳含量比较高,硼含量很低,杂质少、表面含有各种含氧基团,基体微晶有序性差。它对有机蒸气、六价铬、银离子和三价金离子有一定的(还原)吸附能力。对三价金的还原吸附量可达450~690mg/g,在金等贵金属的分离回收方面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油藏评价就是在石油预探提交的控制储量基础之上,用必要的工艺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可经济有效开发动用储量的过程。综述了近期国内低渗透油藏储层划分情况,储层评价的手段及目前低渗透油藏评价方法的适应性,指出了国内外低渗透油藏评价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必要采用新的参数来标准特低渗透储层,以利于实现勘探开发一体化,为低渗透油气藏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利用传统定性的方法识别沉积微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人员的经验,识别效率低。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分析,首先确定出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浅湖泥等沉积微相;然后根据目的层段的分层数据表提取测井曲线,并计算反映沉积微相特征的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及模糊C均值聚类识别;最后在主干剖面相控制下,结合测井相(抽稀井)绘制各个研究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法可以充分利用所有井信息,提高识别精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6.
文章介绍了哈里伯顿高温小井眼遥传伽马测井仪原理,通讯方式,数据结构,仪器结构,以及该仪器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67.
68.
井-地ERT技术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姬塬油田池46井区为研究工区,着重介绍可控源大地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井-地ERT技术)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利用多口井的现场测试资料,通过单井层析成像反演,来估算出这些井所控制的工区范围内,目的层段的电阻率变化情况,利用储层电阻率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分析油气藏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测试结果与测井解释结论及试油结果吻合较好,并符合砂体展布趋势。研究成果有助于储层的综合评价,部分成果应用于油田实际生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为实现高瓦斯矿井受采动卸压影响的下伏煤层瓦斯地面抽采,根据寺河矿5303工作面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基于采动引起的底板岩层应力变化分区,通过对比常规直井和斜直井轨迹模拟结果,结合斜直井钻机参数特点,提出了使用斜直井钻机地面施工水平井抽放采动卸压瓦斯工艺技术;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斜直井钻井轨迹设计方法,有效指导了钻井施工,满足了地质目标要求。完井后自喷生产表明,使用斜直井钻机在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施工煤层气水平井的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0.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的CO_2任意排放到大气层中,引起了越来越严重的温室效应,因此研究煤体在不同配比下,CH_4/CO_2混合气竞争吸附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混合气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煤层不同压力和气体浓度配比下对气体的吸附量,研究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随着注入压力的增加,煤层对CO_2的吸附量增加,CH_4的吸附量逐渐降低,混合气体总吸附量也随之增大,但增加趋势逐渐平缓;随着混合气中CO_2的浓度增加,CO_2气体在煤表面吸附位的激励竞争上优于CH_4,使得CO_2的吸附量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大;混合气体中CO_2的比例越大,曲线越靠近CO_2的吸附曲线。通过此研究,为CO_2高效置换煤层气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