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111篇
  2024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红外目标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基于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提出了九个关于目标的特征量,这些特征量经试验表明,它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从而为红外制导和红外地面跟踪的目标分类和识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不同加载阶段下的二级配湿筛混凝土开裂模式与损伤演化过程,将声发射技术(AE)与高斯混合模型(GMM)进行结合作为损伤识别手段,以3种加载速率(1×10-6、5×10-6、25×10-6 s-1)作为试验变量,对二级配湿筛混凝土开展单轴拉伸损伤时空演化机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增大,湿筛混凝土试件内部裂缝开展更加密集,并且裂缝种类随机性更高;利用GMM法对声发射数据进行处理分类结果显示,拉伸裂缝为试验加载过程的主要开裂模式,加载速率升高会导致剪切裂缝占比增大;随着加载速率增大,拉伸裂缝频率分布明显扩大,而剪切裂缝与混合裂缝频率分布基本不变;随着加载进行,拉伸裂缝与剪切裂缝概率密度区域均向AF轴趋近;GMM法所得裂缝开裂模式有拉伸裂缝、剪切裂缝与混合裂缝3种类别,并且随着加载进行,混合断裂区所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相较于常规裂缝模式分类方法,GMM法提供了更好的裂缝分类近似值分析,对裂缝开裂模式表述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83.
钢铁常温发黑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张忠诚  高峰 《表面技术》1998,27(2):1-3,13
就钢铁常温发黑的机理、发黑注中各成分的作用、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4.
开发出了弱碱性溶液中紫铜化学抛光新工艺,确定了抛光液中的光亮剂(包括缓蚀剂和表面活性剂).经过一系列正交实验,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影响抛光效果的各种因素.该工艺抛光速度快、腐蚀性低、环境污染小、成本低.  相似文献   
85.
为了提高新一代锂电池辊轧的轧制力,选取适合的WC-10Co-4Cr涂层制备工艺.采用HVOF和HVAF两种方法制备WC-10Co-4Cr涂层,并对涂层的微观组织、杯突性能、弯曲性能、结合强度、显微硬度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影响涂层耐磨性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得出:HVAF喷涂的WC-10Co-4Cr涂层杯突随基本变形能力比HVOF强;HVOF和HVAF喷涂的WC-10Co-4Cr涂层弯曲折弯韧性好,均无涂层剥落;HVAF制备的WC-10Co-4Cr涂层孔隙率小于HVOF制备的,且在显微硬度Hv、结合强度、耐磨性的性能方面优于HVOF.因此,采用HVAF的工艺制备WC-10Co-4Cr涂层更有利于提高新一代锂电池辊轧的轧制力.  相似文献   
86.
采用离子源技术制备掺钨类金刚石薄膜(W-DLC),为系统地探究各工艺参数对薄膜硬度的影响,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方案,同时结合正交分析效应曲线分别研究了C2H2流量、离子源电流、基体负偏压、钨靶电流对薄膜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负偏压对薄膜硬度影响最大,其次为C2H2流量和离子源电流,钨靶电流的影响最小;薄膜硬度随C2H2流量的增大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离子源电流及偏压的增加而增加,随钨靶电流的增加而减小;工艺参数组合优选为C2H2流量100mL/min、离子源电流8A、负偏压100V、钨靶电流4A.该研究为后续进一步优化工艺,制备高性能类金刚石薄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采用多种促进剂相配合的办法,对金属常温下磷化进行了研究。对磷化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和磷化液中各成分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常温磷化的最佳工艺配方,得到一种高效、稳定、实用、无污染、低成本的常温磷化液。  相似文献   
88.
钢铁常温复合镀层发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忠诚 《表面技术》2002,31(3):25-26
对先常温磷化再常温发黑的复合层发黑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铁系磷化膜的基础上,不仅可以直接进行常温发黑,而且得到的复合发黑层,其外观颜色与钢铁常温单层发黑的外观没有区别,而复合发黑层的附着力有明显的提高,其耐蚀性亦有提高.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鉴定烷基糖苷合成反应终点的方法,以乙二胺四乙酸和五水硫酸铜配制的试剂,通过分析反应混合物中葡萄糖的剩余量来鉴定反应终点。当反应混合物中剩余葡萄糖浓度在4.0~7.0 mg/mL时,溶液颜色由淡蓝色变为砖红色,可以断定反应基本到达终点。与斐林试剂法、班氏试剂法和托伦试剂法等常用的鉴定方法相比较,所用的试剂易于配制、方便储存,放置3个月后仍然可以正常使用;该方法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不受干扰,大约2 m in就可以获得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0.
针对精密铸造中型壳焙烧用简易的燃煤反射炉烟尘排放超标问题,作者根据烟煤燃烧的特点,采用层状反烧式燃煤装置对其进行技术改造,结果排放的烟尘浓度为113.28mg/m^3,林格曼黑度小于1级,取得了环保和节能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