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0篇
工业技术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电化学除氯是一种新型混凝土无损修复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混凝土结构的情况下排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氯离子并使钢筋恢复钝化.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电化学除氯的原理,分析了各因素对电化学除氯效果的影响,总结了电化学除氯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变化,针对目前研究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2.
73.
采用自行设计的气流喷砂式热态固体粒子冲蚀磨损试验机,在空气气氛和90°攻角条件下,研究了冲蚀粒子大小(36#和90#SiC)以及不同温度(室温、1000、1200、1400 ℃)对高铝砖冲蚀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冲蚀粒子大小对高铝砖的冲蚀磨损作用影响显著.高铝砖冲蚀率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1200 ℃时达到最小,为10 mg/g.1000 ℃和室温下样品表现出脆性材料冲蚀特征.1200 ℃高温下样品的塑性和韧性提高,大大削弱了冲蚀粒子的动能,且骨料与基质的结合强度提高,使得抗冲蚀能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74.
当前,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逐渐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结构体系之一,而学界关于常见预制剪力墙设计方法和预制剪力墙图纸深化设计要点的对比和分析,还较为表面,未进行标准化设计。该文以重庆市某装配式项目为例,对预制剪力墙结构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预制剪力墙的平面布置方法和拆分方式,并对预制剪力墙构件详图和连接节点进行总结,提出了预制剪力墙标准化设计方法。该方法有助于解决目前重庆等地预制剪力墙结构设计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难题,可供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5.
近几年以来,3G通信技术因为其方便快捷的特性,而在我国通信行业风靡一时,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3G移动通信技术逐渐已经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因此逐渐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4G移动通信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同时对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从整个世界角度来说,在目前也已经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对4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更是领域中的关注热点。文章主要是对我国的4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征及其所能应用的领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本人的一些观点,以供他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调整剂(碳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镁)对菱镁矿和白云石单矿物浮选回收率及浮选速率的影响,在矿浆pH值为12、油酸钠浓度为0.25 mmol/L的浮选体系下,针对-74+38 μm粒级的菱镁矿和白云石,进行了分批刮泡浮选试验,并总结出二者最佳浮选分离流程。结果表明,氯化镁(2.0 mmol/L)为调整剂时菱镁矿与白云石的浮游特性差异较显著,通过两次粗选,粗选1时间为1.0 min,粗选2时间为4.0 min的浮选流程实现二者浮选分离。对氯化镁(2.0 mmol/L)为调整剂时单矿物浮选过程模拟分析可知,分速浮选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菱镁矿和白云石的浮选过程。   相似文献   
77.
针对挖掘机铲斗在未达到理论寿命之前,便发生严重磨损或断裂等破坏现象的问题,研究了复合挖掘方式对铲斗结构特性的影响。基于工作装置应力特性选择了4种挖掘机典型工况,并分别基于挖掘阻力经验公式、单独挖掘理论挖掘力模型和复合挖掘理论挖掘力模型,计算出了某21 T挖掘机铲斗的工作载荷,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铲斗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复合挖掘方式对应更大的铲斗外载荷,同时对应更大的应力和变形;该结果验证了复合挖掘是一种造成铲斗破坏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为挖掘机铲斗结构强度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油气勘探是石油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油气勘察中经常发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比如井喷或者坍塌等。交叉偶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因此受到重视,该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就交叉偶极子声波成像测井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9.
稀土永磁材料是支撑现代工业最为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目前采用粉末冶金工艺进行钕铁硼材料制造过程中,混粉工艺尚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手动方式直接添加外加剂,混合后的粉体容易出现局部团聚,烧结后会在制品表面产生油斑,进而影响烧结体电镀后表面结合性能。为解决上述不足,本文设计一种新型的分层喷雾式外加剂添加方法,并通过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该装置对于降低制品表面产生油斑的有效性。通过试验结果可以说明,采用新型雾化添加外加剂的工艺可以有效规避了一次性添加时局部氧化的问题,同时减少混粉过程中发生粉体团聚的现象,明显降低了成品电镀后表面油斑区域的比例,改善镀层和基体的结合性能。  相似文献   
80.
根据冷轧连续退火机组带钢表面水淬斑缺陷形貌及出现规律,对缺陷及水淬槽设计结构、功能特性进行分析,确定了水淬斑的产生机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使水淬斑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