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对14种单种煤进行煤质分析,并采用40kg试验焦炉炼焦。通过SPSS软件建立了煤挥发分、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黏结指数、碱度指数与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所得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964和0. 941,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为探明黄铁矿在砷黄铁矿生物浸出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选择纯黄铁矿和砷黄铁矿组成的矿浆浸出体系,考察黄铁矿和砷黄铁矿质量比以及黄铁矿粒度对体系中砷的浸出率以及砷的氧化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砷的浸出率随黄铁矿与砷黄铁矿质量比的增加而升高,随黄铁矿粒度的增加而减少。当黄铁矿的粒度小于74μm、黄铁矿与砷黄铁矿质量比为10:2时,砷的最高浸出率为97.7%,比不添加黄铁矿时砷的浸出率提高了约43.18%。且黄铁矿可以加速As(Ⅲ)转化为As(Ⅴ),降低矿浆对细菌的毒害,使生物浸出体系细菌密度提高、pH下降、氧化还原电位φh升高并与砷黄铁矿形成原电池效应,从而促进砷黄铁矿的浸出。  相似文献   
43.
柴油加氢装置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伟  吉宏 《当代化工》2010,39(4):406-408,415
在高温下的氢和硫化氢以及在低温下的硫化氢和硫化铵、氯化铵是造成柴油加氢装置腐蚀的主要原因。针对装置腐蚀的特点,采用耐腐蚀不绣钢或者加注缓蚀剂以及水洗等工艺措施可使腐蚀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本公司试车台实例进行介绍。 1、试验目的 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一家一户式的小作坊式的冷库逐渐减少,大型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冷库大量的兴建,这就要求制冷主机同时具有小机组单机工作的灵活性,又具有大机组足够的冷量负担较大的负荷,以减少备用机的配置,降低造价。  相似文献   
45.
目前国内采用常规灌浆进行地基处理已比较成熟,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灌浆压力过大,造成对基础上层建筑物的破坏,并保证基础与构筑物的整体性,利用抬动观测装置进行观测,控制灌浆压力。介绍了抬动装置安装、抬动观测、观测中出现的问题及具体解决措施等。通过分析研究,可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正确合理地安装抬动装置,对抬动观测数据进行合理地分析,给作业人员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46.
按照新的培养计划要求,《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目标就是实验内容贴近部队需求。为此,将金属装备防腐技术领域的相关实验引入教学,提出了增强针对性和突出系统性的实验内容改革思路,对实验内容的设计方案从实验项目的确定、实验内容的设计、开展不连续性实验、动态化更新教学内容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金属防腐技术领域实验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武器装备维护方面的应用,直接的增强了学生对武器和装备使用、维护和保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7.
化学基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具备了标准化的安全设施硬件和相关的系列安全制度后,对安全防范体系中在安全教育、安全规则、教学教法等软件方面仍存在的漏洞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强化化学基础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项措施:将安全教育贯穿实验教学的始终;以人为本修订实验室安全规则;通过改进教学教法,如开展小量、微型实验、使用危害性小的试剂和建设虚拟实验平台,从源头上降低实验室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无机聚铁盐絮凝剂与壳聚糖复配使用对海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与聚合氯化铁的复合絮凝效果优于壳聚糖与聚合硫酸铁的;影响海水净化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为聚合氯化铁投加量,其次是壳聚糖投加量,pH值无显著影响。当聚合氯化铁投加量为20 mg/L、壳聚糖投加量为4 mg/L、pH值为6~7时,复合絮凝剂对海水的净化效果最佳,对浊度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3.1%和35.7%。  相似文献   
49.
向家坝沉井群作为向家坝水电站左岸主体及导流工程的一部分,由10个23 m×17 m沉井群组成,下沉深度最大为60 m。沉井群下沉需穿越砂卵石层、砂层、含崩块石砂卵石层等强透水覆盖层,嵌入细砂岩层,沉井群下沉施工难度国内外罕见。针对特殊的地质、水文条件,通过确定合理沉井下沉顺序、下沉工艺,顺利地完成沉井群的下沉施工,并总结出一套沉井群下沉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0.
文章通过对科左后旗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