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1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32SA—19E型双吸离心泵叶轮改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灌溉泵站使用较多的32SA-19E型双吸中开离心泵运行中普遍存在的汽蚀现象。从原泵叶轮的结构、水力性能、生产制造和泵站运行管理等存在问题入手。对该泵汽蚀严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42.
针对任意周期雷达任务(侦查、干扰、探测等)在多功能组网雷达中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变参数的任务规划方法。首先,分析雷达任务特性,建立可变参数雷达任务模型。然后,设定组网雷达中各雷达任务规划时间窗宽度和开槽宽度,使组网雷达可执行任务的周期与现有任务周期最接近。接着,针对雷达任务任意周期的特点,以任务周期变化量最小为原则对任务周期进行调整,保证多个任务在同一部雷达中不重叠,并且具有周期性。最后,利用启发式算法,以任务驻留时间的平均隶属度最大为目标完成任务规划。仿真结果与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3.
针对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在同时多区域监视情况下的优化布站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多监视区域偏好可控的MIMO 雷达优化布站算法。首先,建立评价监视性能的性能指标函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偏好信息确定重点监视区域,并确定监视区域预期性能要求;进而,提出基于偏好信息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天线布站位置进行优化,获取满足偏好要求的天线布站方案,并根据偏好信息从中挑选布站方案进行布站;最后,通过对多监视区域进行布站仿真,验证了所提布站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4.
张国鑫  易伟  孔令讲 《雷达学报》2021,10(6):970-981
1比特量化技术在大规模MIMO雷达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系统成本、功耗及传输带宽显著降低。但这同时也对如何从1比特量化后的数据中提取目标高精度信息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基于1比特量化的二次定位算法在低信噪比下定位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1比特量化的大规模MIMO雷达系统目标直接定位算法。首先,通过将接收信号进行1比特量化,并推导基于1比特信号的概率分布,建立了关于目标位置的代价函数;其次,通过证明代价函数的凸性,利用梯度下降算法求解了回波中未知的信号参数;最后,根据最大似然估计实现了目标直接定位。仿真实验分析了所提算法的定位性能,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仅需传输相较于高精度采样(16比特为例)直接定位算法6.25%的通信带宽,同时其功耗仅为前者的0.1%。此外,与基于1比特量化的二次定位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低信噪比下便可实现对目标位置的有效估计,并且其定位性能在低信噪比和低MIMO天线数量下均明显优于前者。同时,其性能会随着过采样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5.
主要运用检测前跟踪动态规划(DP-TBD)算法解决不同分辨率的多传感器多目标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P-TBD的不同分辨率的传感器集中式异步融合算法。该算法分为两步:第一步将不同分辨率的传感器取得的回波数据统一对齐到相同单元格尺寸的量测空间;第二步将具有不同采样间隔的传感器得到的量测数据按照时间顺序传送至融合中心进行集中式融合。接着,用动态规划检测前跟踪算法来处理所得到的数据,并且进行航迹恢复。同时,为了提高异步融合的有效性,文中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转移状态数的算法。仿真结果说明基于DP-TBD的集中式异步融合算法的有效性,并且和单个传感器的性能比较,该算法大大改善了目标跟踪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6.
根据超宽带脉冲穿墙雷达目标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具有较强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互相关后向投影(BP)成像算法,该算法将沿天线合成孔径方向各接收阵元的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先进行互相关,将获得的互相关信号再利用BP算法进行相干成像.与回波信号进行直接BP成像相比,该算法具有消除脉冲建立时间对回波延迟时间估计误差的影响,提高目...  相似文献   
147.
文章针对不同加工设备腐蚀情况的差别,介绍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及国内外先进的金属表面防腐处理新技术,指出腐蚀与防护研究的重点是合理选择抗腐蚀材料与加强表面防护。  相似文献   
148.
李洋漾  李雯  易伟  孔令讲 《雷达学报》2018,7(2):254-262
该文主要运用检测前跟踪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Track Before Detect)算法解决目标跟踪问题。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DP)是一种通过对量测空间栅格化处理,然后对离散的量测空间中所有可能的物理路径进行遍历的算法。然而,该算法提供的是一种未经滤波和平滑的点迹序列。随着实际战争环境日益复杂,基于单雷达的DP-TBD算法在信噪比(SNR)较低时跟踪效果不佳。此外,由于DP-TBD算法没有状态误差协方差矩阵,因此无法将不同雷达的点迹序列进行融合。而且由于通信时延和不同的采样周期,不同雷达的数据往往是异步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P-TBD的分布式异步迭代滤波融合算法(DynamicProgramming?Fuison, DPF)。该算法分为两步,第1步提出了一种迭代滤波方法对DP点迹进行处理;第2步将不同雷达获得的异步状态估计转化为同步的,接着利用几种分布式的融合方法来获取融合之后的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说明,和单雷达相比,该融合算法可以有效提升目标跟踪的性能,同时,该算法也可以降低航迹丢失率和计算量。   相似文献   
149.
针对具有微多普勒特征的摄动目标回波信号,该文提出了目标摄动频率、振幅参数的估计方法。基于摄动目标的多谐波微多普勒回波信号模型,推导出了谐波频域峰值比与目标振幅比、最大多普勒频偏与目标振幅的定量关系,实现了由摄动目标回波信号估计摄动参数。该方法适用于具有多谐波微多普勒特征的目标探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0.
步进频率探地雷达应用中,射频干扰严重影响合成孔径成像效果和目标检测性能。该文使用随机相位编码技术在不影响目标回波的情况下,可将所有射频干扰变为零均值随机信号,进而用经典的均值滤波方法进行干扰抑制。分析表明使用随机相位编码技术使步进频率探地雷达具有噪声雷达的射频干扰抑制能力,同时保留了步进频率良好的主副瓣比性能和利用FFT进行快速信号处理的优点。蒙特卡洛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分析的正确性和随机相位编码对步进频率探地雷达射频干扰抑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