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2篇
工业技术   25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地应力较高,发育有辉绿岩脉、中倾坡外的断层、卸荷裂隙密集带等不利组合体,边坡稳定性问题极为突出。将实际微震监测技术与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结合,对抗剪洞加固前、后的边坡稳定性以及岩-洞两体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指出边坡开挖过程中岩体空间损伤劣化的微震活动规律和可能发生坡体失稳的潜在滑动面位置。研究发现抗剪洞起到了很好的加固作用,加固后潜在滑体产生的位移几乎不到加固前的一半、坡体的安全系数提高了36.2%及微震监测得到的微震事件降低了约66.4%。  相似文献   
42.
边界单元法在露天矿边坡疏干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讨论了边界无法处理渗流问题的计算原理,针对露天矿山边坡裂隙岩体的渗透特性,建立二维渗流模型,采用边界元数值方法模拟分析各向异性岩体地下水在排水孔疏于过程中的渗流场分布特征,并应用于露天矿现场实例之中。  相似文献   
43.
静态和动态载荷作用下岩石劈裂破坏模式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3,自引:24,他引:23  
简单介绍了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程序模拟岩石在动载荷作用下破裂过程的原理和功能,并用该程序研究岩石试样在静态和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劈裂破坏过程。数值模拟再现了岩石在静态和动态应力作用下破裂模式的差异,给出了在不同冲击应力波幅值条件下岩石试样的3种典型的破裂模式。数值模拟表明,在动态加载时,应力波幅值较低时试样表现出与静态加载时类似的破裂模式,随着应力波幅值的增加,其他2种典型破裂模式就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工作在冲击凿岩测试系统中,直接运用CCS—300微处理机进行试验结果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并根据不同试验对采样周期的不同要求,采样程序用CP/M支持下的汇编语言和CBASIC语言编写。试验表明,系统软件达到设计要求,运行效果良好,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5.
隧道防水新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厚祥  唐春安  熊健民 《混凝土》2006,(3):33-36,83
本文以沪蓉高速公路某隧道防水工程为背景,以提高隧道衬砌自防水能力为目标.通过对超塑化荆的复合、粉煤灰的活化、抗裂组分(粉煤灰、膨胀剂、聚丙烯纤维)的作用机理及效果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掌握了自密实防水混凝土(WPSCC)的配制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配制工艺及配合比的优化设计研究,研制出一种适用于隧道衬砌的WPSCC,并通过现场足尺模型试验的设计、施工、测试及分析,验证了在免防水层的情况下利用该WPSCC衬砌隧道时其防水工艺的有效性(抗渗等级超过S20)、方便性(免振捣)和经济性(节约防水工程造价约12%)。  相似文献   
46.
结构面间距和迹长的测量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文  唐春安 《中国矿业》1998,7(3):36-38
本文介绍了结构面间距和迹长的测量方法和理论,回顾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引入了迹长密度的新概念。为准确测量结构面的几何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7.
大岗山水电站自2014年12月开始蓄水,至2015年11月库区水位从975 m升至1 130 m。水电站右岸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发育有辉绿岩脉、卸荷裂隙带和断层等不良地质体,降低了岩体性状,使右岸边坡在蓄水期存在局部或整体失稳的风险。通过对右岸边坡实施微震监测,获得了蓄水过程中右岸边坡微破裂的演化规律。结合微震监测信息,应用三维岩石真实破裂过程分析方法(RFPA3D-Centrifuge)计算蓄水期右岸边坡在渐进性微震损伤效应下安全系数随库水位升高的变化过程。经计算,边坡安全系数随库水位升高而降低,库水位升高对边坡稳定性有不利影响。最终安全系数为1.76,满足规范要求,说明蓄水过程中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8.
板状岩体的动态破坏特性对岩体工程和防护工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有限元方法,通 过引入三维动态接触算法,建立撞击模型,研究板状岩体在子弹中心撞击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数值模型 中,通过采用Weibull统计学分布考虑岩体非均匀性;利用连续等效损伤理论描述岩体损伤演化过程。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动态接触算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块体之间的撞击过程。岩板在子弹中心撞击作用下, 破裂最先出现在岩板背面中心处,并逐渐向岩板四周及正面延伸。同时,在较低撞击速度作用时,岩板 断裂由产生的径向裂纹控制。随着撞击速度逐渐增加,环向裂纹出现,并与径向裂纹共同决定了岩板的 断裂形式。  相似文献   
49.
锦屏二级水电站施工排水洞岩爆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岩爆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动力失稳现象.在深埋隧洞的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高地应力及其诱发的频繁岩爆,是影响隧道洞室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四川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的重要的临时工程,施工排水洞在进入埋深1600m后就发生多次岩爆, 严重制约了工程的进展,为了研究岩爆发生机理与高地应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好地预测岩爆在隧洞内发生的位置,运用渐进破坏过程数值分析软件RFPA(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对施工排水洞进行初步的应力分析,得出与现场实测相吻合的初始地应力拟合曲线.同时,隧洞开挖引起应力重分布而产生的围岩破坏的数值模拟也很好的印证了现场发生的岩爆情况,表明基于渐进破坏过程数值分析的RFPA可以真实地模拟高地应力下岩爆机理.  相似文献   
50.
用含有预制半圆形三维表面裂纹的冷冻透明有机玻璃材料研究了裂纹的扩展机制,并对裂纹扩展中的特征应力进行了分析,同时,考察了裂纹深度、长度和倾角等几何因素变化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裂纹扩展受裂纹深度d与试样厚度T影响很大,当d/T≥1/3时,表面裂纹扩展到接近试样端部并穿透到试样的背面,当d/T<1/3时,其裂纹扩展长度为预制裂纹直径的0.5~1倍时就不再扩展;裂纹倾角和裂纹相对试样尺寸也影响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