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主要介绍了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自保温体系的结构型式,从抗风荷载、地震荷载及其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等方面,对其安全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分析表明该体系结构钢筋锚固连接件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远大于体系荷载作用的效应组合设计值(考虑地震荷载时)。由此可见,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自保温体系结构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2.
潘彤  喻忠鸿  薛国强        刘红涛      周楠楠      孟军海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568-586
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地处秦祁昆成矿域西段,成矿条件优越,地质构造复杂。总结分析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找矿模型和地球物理勘探现状,对深部找矿突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矿床成因以喷流沉积型多金属矿、岩浆熔离型镍铜钴矿、沉积型铁矿、层控型铅锌矿及热液型多金属矿为主。矿床形成时代分为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早中期、晚古生代、中生代4个时期,其成矿动力学机制包括伸展、挤压、局部伸展-挤压。由于矿体与围岩之间具有一定的物性差异,根据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不同物性分布及成矿地质条件,优选重力、磁法、电法、地震等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测,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效果。以夏日哈木镍铜矿床、锡铁山铅锌矿床、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3个典型矿区为例,解剖当前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矿产资源地质和地球物理找矿进展,并进一步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包括移动平台探测技术、多分辨电磁探测理论与技术、综合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技术等。  相似文献   
23.
基于特征的车辆目标复合探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联合使用车底阴影、边缘信息、轮廓对称、灰度对称、水平线对称等车辆先验知识,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的车辆检测方法.首先在图像中构建具有车底阴影特性的感兴趣区域;然后在感兴趣区域中分析车辆的边缘置信度,滤除其中平坦的背景区域;接下来利用轮廓对称或灰度对称定位潜在车辆;最后在潜在车辆区域中进一步分析对称性测度和水平线特性.只有具有充分的边缘、对称性和水平线特性的潜在车辆区域才被检测为车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城市环境且不考虑遮挡的情况下,车辆有效识别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8根十字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低周往复模拟,得到相应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分析轴压比、混凝土等级、型钢偏移、荷载施加角度、含钢率等因素对十字形异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以及含钢率增加,强度衰退较慢,耗能增加,抗震性能提高。提高轴压比,试件承载力提高,但是延性及耗能变差,抗震性能下降。工字钢位置距各肢边缘越近,受力时能充分发挥能力,有利于抗震。另外,采用0°加载及采用方钢管均有利于试件抗震。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紫外消毒原理以及紫外消毒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介绍,以作者所在的泰达自来水公司为实践背景,探讨了紫外消毒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利用紫外消毒技术进行自来水处理,可以改善传统自来水处理工艺中的一些不足,为现代化自来水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6.
早龄期混凝土拆模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这在影响结构美观的同时,为后期承载埋下了隐患。为研究混凝土早龄期裂缝扩展机理,本文借助试验和仿真手段展开了分析。首先,以3组大体积混凝土构件为试验对象,借助温湿度数据采集系统对早龄期阶段混凝土裂缝扩展规律展开了试验研究;其次,提出了一种模拟温湿度耦合作用的实用新方法,对温湿度梯度引起的构件应力等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最后,基于细观尺度模型,编制了温湿度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裂缝扩展程序,对早龄期混凝土开裂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对比。分析表明,早龄期裂缝集中出现在水化热反应最剧烈的阶段,裂缝形态以横向裂缝为主,分布呈现高随机性特征。数值仿真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反映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7.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茶皂素对白菜型油菜东京绿(Brassica rapa L.)幼苗生长发育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0mg.L ^-1的茶皂素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油菜幼苗的根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5~100mg.L^-1的茶皂素浓度范围内,油菜幼苗的株高表现出与根长相同的趋势,但在茶皂素200mg.L^-1时株高显著降低;油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低于20mg.L^-1时低于对照,随后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仅在浓度为50mg.L-1和100mg.L^-1时高于对照;油菜叶片中MD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统计分析发现,浓度范围在5~200mg.L^-1的茶皂素对油菜幼苗叶片的生长、抗氧化酶系统和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200mg.L^-1显著抑制株高。结果说明了培养液中低于200mg.L^-1的茶皂素除降低幼苗株高外,对油菜的苗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提高喷丸表面覆盖率分布的均匀程度和强化效率。方法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单道次喷丸表面覆盖率在喷丸宽度方向上的分布特征,采用正态分布函数对多道次喷丸表面覆盖率分布的均匀程度以及喷丸强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单道次喷丸中,表面覆盖率在喷丸宽度方向上的分布近似呈正态分布。多道次喷丸中,相邻喷丸道次间距对表面覆盖率影响较大,道次间距越小,表面覆盖率越均匀,两者近似呈线性变化关系。当表面覆盖率均匀程度变化范围在0.91~0.99时,道次间距越小,喷丸强化效率越高。而且,喷丸强化效率受构件长度方向尺寸的影响,尺寸越小,不同喷丸道次间距对应的喷丸强化效率越接近。结论合理选择相邻喷丸道次间距,可在保证喷丸强化效率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表面覆盖均匀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