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土的湿陷性及其评价准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法国高速列车沿线黄土区域内部分站台周围雨季出现多处落水洞问题,对黄土路基土的地质及岩土特征、特别是黄土的湿陷性展开研究。在阐述法国北部黄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巴黎以北140km处高速列车沿线原状黄土的湿陷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初始含水量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以期能对现场条件下季节性含水量变化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进行预测判断。结果表明,初始含水量的变化对湿陷性的影响很明显,并且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湿陷量会线性地降低,这表明在湿陷准则中必须考虑初始含水量的影响。最后依据试验结果,分析探讨了几种湿陷性判别准则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2.
土木工程(如:地下管线的稳定性)、能源储存(如:天然气储存)以及高水平放射性废弃物等中的与温度有关的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与温度效应有关的材料的热–力学特征的正确理解是分析该类工程问题的一个关键。提出了一个适合于饱和粘土的多功能热–力学模型,对加荷行为(LY表示加荷屈服),采用Picard(1994)提出的屈服面来描述;对于加热–冷却性状,引入一种新的屈服机理TY(热屈服)、以及与膨胀–收缩相对应的第3种屈服机理(热陷),用以描述粘土中观测到的与温度变化有关的弹塑性特征。将TY与LY耦合,以描述实验(Towhata 等人 1993,Sultan 1997)中所发现的热硬化现象。通过验证实验——对一轻微超固结土进行加热,与对Sultan的Boom粘土试验结果(1997)进行模拟,以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3.
土木工程(如:地下管线的稳定性)、能源储存(如:天然气储存)以及高水平放射性废弃物等中的与温度有关的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与温度效应有关的材料的热–力学特征的正确理解是分析该类工程问题的一个关键。提出了一个适合于饱和粘土的多功能热–力学模型,对加荷行为(LY表示加荷屈服),采用Picard(1994)提出的屈服面来描述;对于加热–冷却性状,引入一种新的屈服机理TY(热屈服)、以及与膨胀–收缩相对应的第3种屈服机理(热陷),用以描述粘土中观测到的与温度变化有关的弹塑性特征。将TY与LY耦合,以描述实验(Towhata等人1993,Sultan 1997)中所发现的热硬化现象。通过验证实验——对一轻微超固结土进行加热,与对Sultan的Boom粘土试验结果(1997)进行模拟,以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4.
在水、盐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共同影响下,珍贵的交河故城本体普遍形成了表层结皮剥蚀病害,引发遗址不可逆转的破坏。非饱和土的特性与其吸力大小密切相关,因此准确确定土水特征曲线是深入研究土遗址劣化机理的基本前提。针对交河遗址土配制NaCl含量不同的泥浆,采用5种吸力测定方法(盐溶液蒸气平衡法、露点水势仪、滤纸法、压力膜仪和高容量张力计)获取被测土体干燥过程中的总吸力和基质吸力,开展不同方法所得吸力值之间的差异分析,借助van Genuchten(vG)和FredlundXing(FX)两种模型拟合基质吸力的土水特征曲线。结果表明,NaCl对遗址土基质吸力几乎没有影响,但由于引发渗透吸力而使总吸力在高含水率段显著增大。不同吸力测定方法反映的遗址土持水特性大体相似;综合多组试验数据可降低曲线拟合误差,在全吸力范围内获得可靠的土水特征脱湿曲线。vG模型和FX模型的拟合效果都比较好,结果为进一步定量化分析土遗址表层结皮开裂病害的形成演变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水-土耦合模型是地面沉降计算模型的一种。现有的水-土耦合模型存在精度低或计算工作量大等缺点,在国内外地面沉降数值模拟与预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对水-土完全耦合理论的控制方程离散化,基于Biot理论的有限单元法(FEM)对平衡方程离散化,采用有限差分法(FDM)对连续方程离散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在FORTRAN平台上开发的二维、三维有限元-有限差杂交计算程序得到解析解,并与计算值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证明本文基于水-土完全耦合地面沉降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6.
烟叶致香成分是评价烟叶品质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烟叶陈化过程中的致香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变化,监控烟叶质量以及掌控烟叶陈化的最佳时期,提高经济效益。烟叶致香成分众多、组分复杂、含量低,采用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烟叶致香成分及其陈化过程中致香成分的变化,重点从前处理、分析检测、化学计量学辅助分析等方面综述了烟叶中致香成分分析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同时蒸馏萃取、固相微萃取、液液微萃取等前处理方法,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等分析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点和不足。最后,总结了烟叶中致香成分分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7.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中国高校采用,由于多数高校采用基于成绩的竞争性分流方式,导致小专业学生成绩普遍偏低,缺乏专业认同感。分析了大类培养模式下小专业现状和传统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小专业的影响,指出课程考试应以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提出了夯实基础知识、加强能力培养和提升专业认同感的改革思路。基于全程考核理念,提出了分单元进行知识点测试、设计探索性作业、给出自学章节进行测试和改进课程考试方式方法的具体措施,并进行了初步实践。结果表明:教学过程中全程考核,以及考核结果的及时反馈对于促进小专业教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