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3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51.
高岭石是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有机物可进入其层间形成高岭石有机插层复合物.本文介绍了高岭石的结构、性质以及高岭石有机插层技术,综述了高岭石有机插层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概括了高岭石有机插层复合物的应用现状,同时分析了高岭土有机插层复合物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高岭土在FCC催化剂应用中作用原理,以及国内外发展概况.论述了高岭土在半合成和全白土型催化剂合成中其原料的理化性质,产地以及酸碱改性等对产品的影响,并试图找到影响产品催化裂化性能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3.
含铵伊利石粘土岩夹矸较广泛分布于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西部太原组、山西组煤层中,可划分为6种岩石类型.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铵伊利石均为1M多型.铵伊利石多由高岭石、少量由沉积伊利石转化形成,也可见沿节理裂隙呈细脉状产出的自生铵伊利石.NH4+离子主要来源于成煤植物及有机质中蛋白质的降解作用,也可能来源于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水溶液.研究表明,在煤层封闭的粘土岩夹矸中,高岭石、沉积伊利石向铵伊利石转化是成岩转化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54.
白炭黑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白炭黑表面改性主要的改性剂以及常刚的改性方法,并简单介绍了改性白炭黑的应用。  相似文献   
55.
刘钦甫  付正  侯丽华 《中国煤炭》2007,33(11):40-42
针对目前“双高”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研究的需要,在指标分析、优选和量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应高产高效矿井开采地质条件的数学一地质模型,对煤层项板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6.
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刘钦甫  糜家铃  付正 《硅酸盐学报》2004,32(11):1394-1398
以蒙脱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前驱物负载Ziegler-Natta催化剂,通过插层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对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规律进行了研究。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RD,DSC等手段研究了结构和性能的相互关系,以及蒙脱土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熔点与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蒙脱土的片层结构被破坏,并以纳米级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蒙脱土的质量分数为3%左右时,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7.
杨晓杰  刘钦甫 《塑料加工》1999,27(A06):35-36
本文在介绍白炭黑的性能,用途和研究煅烧高岭土的特点及应用性能的基础上,对煅烧高岭土代替白炭黑作用橡胶补强剂进行了实验研究,说明煅烧高岭土在橡胶轮工业中的应用极具性能优势和经济效益价值。  相似文献   
58.
煤矸石高铝矾土制备单晶相莫来石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来石是一种高级耐火材料,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研究用优质煤矸石和高铝矾土为原料用粉末烧结法生产莫来石材料,并对其烧结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铝矾土和煤矸石适当配比,加入一定量的钾长石熔剂,在1 650℃烧结保温4h,制品中莫来石含量达到74.8%,玻璃相为25.2%,矿物组成中不含方石英相和刚玉相。电镜下观察,莫来石晶体发育良好,呈条状、柱状交错成连续的网状结构,与煤系高岭土加工业氧化铝制备的莫来石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对在不同磨剥条件下的高岭土颗粒的粒度进行研究,分析了高岭土浆液的浓度、介质球的粒度、高岭土与介质球的质量比以及磨剥时间等诸因素对高岭土颗粒粒度的影响。利用SEM对磨剥样品的微观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从而得出了最佳的磨剥条件:高岭土浆液的浓度40%~45%、介质球的粒度0.8~1.0mm、高岭土与介质球的质量比1∶1、磨剥时间120min。  相似文献   
60.
利用煤岩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准格尔煤田的构造背景和聚煤环境的基础上,研究了准格尔煤田6号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煤和夹矸中无机矿物组成、分布及赋存特征,并探讨其成因。研究表明,6号煤层有机显微组分中惰质组、镜质组、壳质组平均含量分别为59 %、28 %、13 %,与华北其他地区晚古生代煤相比,其中的惰质组含量偏高,反映6号煤层形成时地表水供给充分;煤中无机显微组分及夹矸中主要矿物为高岭石和勃姆石,还有少量的石英、方解石、菱铁矿、黄铁矿、硬石膏、锐钛矿和磷锶铝矾等;6号煤层中部富集大量勃姆石,上部和下部则主要富集高岭石;高岭石成因主要有胶体沉积结晶、陆源搬运沉积和火山灰蚀变3种,勃姆石成因主要有氧化铝胶体沉淀结晶和高岭石脱硅蚀变2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