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3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高岭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高岭土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刑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沉降体积、IR、XPS等手段研究了改性效果以及改性剂与高岭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改性的最佳实验务件为:改性剂用量为1%~2%,改性温度为90℃;纳米高岭土经过改性处理后,在液体石蜡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改善;偶联剂与高岭土之间以化学键合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22.
高岭土/PE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性纳米高岭土,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高岭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纳米复合材料(KPET),通过扫描电镜、FT-IR、 TG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材料的分散性,显微结构以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高岭土在PET基体中分散性好,高岭土在PE了中的粒径最可几分布为0.2~0.5μm;高岭:L通过改性剂与PET发生了键合作用;KPET的热稳定性优于PET,热稳定性与高岭土的分散性和高岭土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3.
煤系不同类型高岭岩中高岭石结晶度的区别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X射线衍射曲线特征及亨克利结晶度指数(Hi),将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高岭岩中高岭石结晶度划分为4级:高度有序(Hi≥1.3);有序(1.3>Hi≥1.1);较无序(1.1>Hi≥0.8);无序(Hi<8),与风化煤共生的软质高岭土中高岭石结晶度最高,为高度有序类型;煤层夹矸稳晶高岭岩和火山灰蚀变晶粒高岭岩中岭石的有序度中等,为有序至较无序类型;由陆源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鲕粒和球粒高岭岩、隐晶岭岩、碎屑和团块状高岭岩、砂质高岭岩中高岭石的结晶度较低,为较无序至无序类型。  相似文献   
24.
纳米粘土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纳米粘土的制备方法及地质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制备纳米粘土的粘土矿物除了蒙脱石外,还有高岭石、海泡石、蛭石、坡缕石、累脱石等.阐述了纳米粘土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抗茵材料,贮能材料,以及医药、催化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提出纳米粒子的分散和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是纳米粘土应用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以改性高岭土(MK)和白炭黑(PS)作为增强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的丁基橡胶(ⅡR)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MK以片层结构,PS以球状结构分散于ⅡR基体中,有效地改善了Ⅱ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MK与PS单独填充时,MK/ⅡR的定伸应力低于PS/ⅡR,而拉伸强度和气体阻隔性能则明显高于PS/ⅡR,而且随着MK用量的增加,MK/ⅡR的相对渗透率逐渐降低;MK与PS并用填充时,(MK+PS)/ⅡR的定伸应力接近PS/ⅡR,拉伸强度与MK/ⅡR相差较小,(MK+PS)/ⅡR的气体阻隔性能普遍高于含等量的MK和PS单独填充的ⅡR复合材料,并用填充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  相似文献   
26.
以高岭石-甲醇(K-M)复合物为前驱体,利用置换法于常温下制备了3种高岭石-氨基硅烷插层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分析仪等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种高岭石-氨基硅烷插层复合物的层间距均扩大至2nm以上,插层率都大于95%。3种氨基硅烷分子均和K-M前驱体的甲氧基共同存在于高岭石层间,均呈两层倾斜排列,倾斜程度不同。氨基硅烷的插入破坏了高岭石层间的氢键,加剧了高岭石自身结构中硅氧四面体片层与铝氧八面体片层之间的错位,使得复合物片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卷曲变形。3种高岭石-氨基硅烷插层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均分三步进行:表面水的蒸发及层间甲氧基的脱嵌分解、插层剂氨基硅烷分子的脱嵌、高岭石脱羟基。  相似文献   
27.
采用改性沸石处理高岭土洗选废水.研究表明:时于200ml洗选废水,当改性沸石用量为5g、振荡反应20min后,改性沸石对洗选废水中CODcr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4%,出水值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吸附脱色率达到79%,出水值可达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对铁的最佳去除率超过70%.改性沸石对CODcr的去除,主要依靠其极化表面与有机分子的极性官能团发生的强吸附反应;而对色度的去除,为其对铁和CODcr去除作用的综合结果.改性沸石对有机质的吸附选择性,要大于铁.  相似文献   
28.
用沉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对内蒙古乌达矿区晚古生代太原组15号煤层下含煤岩系的岩石学特征、沉积层序和展布格局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15号煤层堆积于潮下砂坪沉积环境.对煤层本身的分布和煤岩学、煤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煤层的厚度分布稳定,与正常海相形成的煤相比该煤层中硫分偏低,惰性组分和矿物含量高,活性组分较低,并含有火山灰夹矸.因此可以推测,15号煤层是在一种剧烈的地壳抬升作用下,由于海水迅速退出本区使潮下砂坪沼泽化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9.
以无毒无害的维生素C为还原剂,在绿色温和的实验条件下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并分别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所得还原氧化石墨烯为少层石墨烯,且具有较高的碳氧比(9.73)。提出了维生素C去除氧化石墨烯(GO)中含氧官能团的还原机理。维生素C可作为传统化学还原剂的潜在替代品,用以制备高质量、无毒害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促进其在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
我国煤系高岭岩(土)煅烧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我国煤系高岭岩(土)的煅烧理论、进展、工艺设备和工业化生产状况。指出影响煅烧效果的首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原矿特性、入料粒度分布、煅烧气氛、升温速度和恒温时间等;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才能确定煅烧的最佳工艺参数和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