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解决内蒙古桌子山煤田下组煤安全带压开采问题,依据多年研究成果—"华北奥陶系顶部存在碳酸盐岩隔水层"观点,选择与骆驼山煤矿相邻的白云乌素煤矿为研究试验现场,对下组(16#)煤底板岩层开展了宏观、微观研究和试验开采,结果表明:1)本区煤层底板下伏的奥陶系顶部存在碳酸盐岩隔水层厚约150 m,其岩性为黑灰色泥灰岩局部夹泥岩沉积,真正含水层段在其下的桌子山组青灰色白云岩化石灰岩中;2)克里摩里组黑灰色泥灰岩孔隙直径绝大多数小于5μm,孔隙连通性差,难以形成有效孔喉,天然条件下难以渗流;3)本区新构造运动的表现是大型老断裂的复活和部分小型新断裂的产生,断裂为碳酸盐岩层岩溶发育提供初始通道,也构成岩溶水的主要储移空间和通道;4)桌子山矿区奥灰岩溶水对煤矿安全带压开采的主要威胁是导水断裂和陷落柱等垂直通道部位,白云乌素矿重点防御的是黑龙贵逆断层和F14正断层。白云乌素矿多个工作面的安全开采证实了奥陶系顶部碳酸岩层不仅是隔水层,而且是隔水关键层。  相似文献   
12.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装置形式的选择、极距的确定和数据质量的保证措施,以及资料处理解释过程,可看出高密度电阻率明显地优于其它直流电法。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实例,验证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中、小型石油库储油容器多以卧式油罐为主,安装方式以10只为一组集中设置于一个防护提内。少则2~5组,多则10余组,占地面积较大,油蒸气释放面广。由于采用按组设置的防护堤,所以运行中整个护堤内油蒸气含量较大,流动性强,不易控制,给安全管理与维修造成困难。按照爆炸性危险场所划分原则,整个防护堤区域内均应划为0~2级区域管理,因  相似文献   
14.
瞬变电磁测深法是当前煤矿水文电法勘探中最常用的物探方法之一,本文在总结煤矿水文瞬变电磁法野外工作技术方法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其资料处理、解释的要求设计了煤矿水文瞬变电磁法数据解释软件。该软件包括数据预处理、反演解释和正演模拟等模块。在实际勘探资料中的应用,表明该软件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大定源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富水性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定源瞬变电磁法目前已成为许多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的首选方法.而煤矿老窑采空区出水已成为矿井突水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本文使用大定源瞬变电磁法对采空区的富水性进行了研究.作者基于电磁场的基本理论研究了大定源瞬变电磁场响应分布规律,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证明了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富水性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通对通惠河通州段地表微污染水进行水质改善处理技术研究,确定采用厌氧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通过试验确定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为厌氧生物滤池HRT=15 h,生物接触氧化池气水比10,水力停留时间为4 h,回流比为100%。出水中氨氮浓度为0.34 mg/L,总氮浓度为3.2 mg/L,总磷浓度为0.38 mg/L,CODCr浓度为34 mg/L,出水各指标完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水体质量标准,其中总氮浓度远低于课题研究目标的15 mg/L。  相似文献   
17.
煤层底板导水裂隙演化规律的电法探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通过试验测定不同岩样在充水条件下应力–应变全程电阻率的变化,给出在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岩层产生导水裂隙时的导电性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底板采动导水裂隙带动态演化地电模型。利用三维电法正演软件对此地电模型进行正演数值模拟,得出煤层底板导水裂隙演化过程中的视电阻率响应特征,为矿井电法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和资料处理解释提供理论依据。依据全空间高精度三维电法测量的思想,提出煤矿底板导水裂隙带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为现场实际工作条件下煤矿底板破坏裂隙带动态监测系统设计提供依据,并成功用于安徽一矿底板破坏导水裂隙带演化规律的探测。实测结果表明,采用三维电阻率法探测(监测)底板导水裂隙带演化过程效果明显,能显示出底板在回采过程中变化破坏情况,有利于煤矿底板突水预测和突水防治措施的制订。  相似文献   
18.
矿井富水体的瞬变电磁场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矿井富水异常体的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为改进资料解释方法、提高探测精度提供重要依据。根据物理模型实验相似性准则,设计物理模型参数并校正模型系数;制作矿井富水体物理模型及发射接收装置,并对天线参数及探测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发射天线参数相同的条件下,接收天线绕制匝数越多,接收到的感应信号就越强;发射线圈中的电流越大,接收到的信号越强;相同条件下,方形天线装置比圆形天线装置接收到的感应信号强。巷道空间及空间内的金属体对富水体感应场的干扰特征实验表明:当天线位于巷道靠近富水体所在一侧时,接收到的响应值最高;当天线位于远离富水体一侧时,由于巷道空间的影响使探测结果的分辨能力降低。巷道内的金属体(工字钢、金属锚网和铁轨)使所接收到的信号值变大,而富水异常体的响应规律则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9.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区水文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煤矿开采中最重要的地质任务是探测采区内小构造的分布及其含(导)水性,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主要用于探测地质构造,而电法勘探则用于含水构造的探测,本结合实例介绍了应用瞬变电磁法并结合三维地震进行煤矿采区水勘探的基本原理、野外施工技术及资料处理解释方法,实际应用表明,瞬变电磁法与地震勘探的综合水勘探降低了物探资料多解性问题,大大提高了勘探精度,可为煤矿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水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应用海底输水管道以来,技术水平有了迅猛发展,目前海底输水管道已成为陆地与海岛之间输水的重要途径,应用广泛。胶南市琅琊镇斋堂岛海底输水管道工程,结合深水施工的实际情况,成功地运用此项技术,为解决海岛的吃水困难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工程概况斋堂岛供水工程位于胶南市琅琊镇东南海域,面积0.46km2,距内陆1500m左右,岛上现有居民350户、2500多人,主要从事渔业生产。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岛淡水资源十分缺乏,如遇干旱,岛上生产、生活用水全部用渔船从岛外调运,严重影响了岛上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