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本文介绍了在铅阳极泥氧化精炼过程中,通过对分银炉进行低温造渣,造渣温度控制在800℃~900℃,可有效降低辅料消耗,缩短生产周期。同时该工艺调整具有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本公司依托铅阳极泥火法处理生产流程处理脱铜、脱硒后的焙砂,大幅降低铜阳极泥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从铜阳极泥、铅阳极泥中回收碲元素,采用碲电积工艺生产碲锭产品,存在铅和钠元素超标现象,通过技术攻关研究,在碲片中频炉浇铸过程中利用一种新型除铅剂联合硼砂一起使用,能有效去除碲片中残留的微量铅、钠元素,远低于国标1#碲锭标准要求。通过多次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产品一次合格率及回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恒邦股份公司采用新工艺回收铜阳极泥生产过程中金还原后液中的铂钯。通过实验验证采用含硫沉淀剂处理含铂钯的金还原后液的工艺技术及生产实践,对含硫沉淀剂加入量及温度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当含硫沉淀剂用量为4 kg/m3,反应温度为常温,铂钯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9.9%以上。采用含硫沉淀剂回收金还原后液中的铂钯,具有铂钯回收率高,处理成本低,工艺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步浸出工艺回收铋精炼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铅渣中的铜、银和铅,先在低酸条件下浸出铜,与铅银分离,然后通过氨浸分银的方式实现铅与银的分离,用优化方案进行了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在铜浸出阶段,控制反应初始pH为3,加入量为理论耗量1.1倍的硫酸钠,液固比为5:1,75 ℃浸出1.5 h,氯化铅渣浸出渣中铜含量降至0.1%,浸出液中银含量不超过2 mg/L;在银浸出阶段,控制氨水浓度为7%,50 ℃浸出1.5 h,浸出渣中银含量降低至100 g/t;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具有良好的综合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