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4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红外隐身纤维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斌  齐鲁 《纺织学报》2007,28(8):23-25
通过熔融纺丝,制备了一种红外隐身纤维。对红外隐身纤维力学性能及其红外发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拉伸倍数的提高,纤维的强度增加;随着粉体质量分数的增加,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聚合物组分的结晶度、熔融温度降低;金属粉体和纳米氧化锌粉体都有利于纤维红外发射率的降低,二者在复合使用时具有协同作用;隐身纤维的最低红外发射率可达0.60。  相似文献   
72.
电子束重熔处理对硅化物涂层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Nb521铌合金表面采用料浆烧结法制备硅化物涂层,利用高频扫描电子束对硅化物涂层进行重熔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处理样品表面形貌进行组织结构分析。研究表明,经过电子束重熔处理,硅化物涂层表面陶瓷晶粒粒度降低,表面粗糙度降低,陶瓷颗粒之间烧结作用增强,重熔区域与未处理区域具有明显的边界,电子束能量分布较均匀。电子束重熔增强了陶瓷涂层的烧结作用,涂层致密度增加,硅化物层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73.
于斌 《中国科技博览》2009,(13):159-159
进入新世纪“知识经济”从初露端倪逐步凸显为当今时代特征。知识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它在资源配置、资本形态、产业构成、经济发展的动力等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笔者试从企业文化新的时代特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等角度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涂层电子束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电子束熔覆工艺对改性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地论述.  相似文献   
75.
以紫米、薄荷为主要原料,采用液化工艺制备薄荷紫米酒。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优化薄荷紫米酒的制备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薄荷紫米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紫米与纯净水质量比1∶2.5、发酵时间15 d、薄荷液添加量8%(以紫米与纯净水总质量计),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薄荷紫米酒口感丰富、气味清香,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6.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随后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Fe3O4@SiO2),再以聚乳酸(PLA)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制备Fe3O4@SiO2/PLA共混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万能拉伸试验机、熔体流动速率仪(MF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共混材料的形貌、结晶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和磁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量为1%(以质量分数计)的Fe3O4@SiO2纳米粒子可在PLA基体中均匀分散,与基体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相比于纯PLA,Fe3O4@SiO2/PLA共混材料的热性能变化不大,当Fe3O4<...  相似文献   
77.
判断轴向柱塞泵的磨损状态对维护轴向柱塞泵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大多为离线式和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式,存在延时长和数据量大的问题,无法满足轴向柱塞泵磨损状态辨识的实时性需求。为了减少延迟时间和传输数据量,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轴向柱塞泵磨损状态辨识方法。构造出一个集成信号采集、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磨损状态分类的边缘节点,用于正确和实时地辨识磨损状态。设置4种轴向柱塞泵滑靴副磨损状态作为故障源,并构建相应的磨损故障数据集。为了减少边缘节点计算量,在上位机中利用随机森林包外误差选择敏感特征值。为了实现磨损状态辨识,在上位机中训练磨损状态分类的特征选择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将信号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功能算法以及模型参数嵌入边缘节点。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和在线磨损状态辨识试验证明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78.
为获得具有优异抗菌和抗紫外性能的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ZnO),然后通过聚多巴胺(PDA)和聚乙烯亚胺(PEI)对PP进行表面亲水处理,获得改性PP熔喷材料(M-PP),通过浸渍法将壳聚糖(CS)和ZnO依次负载在改性后的M-PP上,制备得到ZnO/CS@M-PP复合熔喷材料;对ZnO/CS@M-PP复合熔喷材料进行形貌、结晶结构、抗菌和抗紫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ZnO为梭状形貌,长度为200~600 nm,结晶结构完整,ZnO与CS均匀分布在M-PP的表面;随着ZnO质量浓度的增加,ZnO/CS@M-PP复合熔喷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随之提高,紫外线防护系数(UV protection factor, UPF)值也随之增加;当ZnO负载质量浓度为2 mg/mL时,ZnO/CS@M-PP复合熔喷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9.99%,UPF值为139.97。  相似文献   
79.
高可用双机容错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于斌  刘宏伟  崔刚  杨孝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9):1524-1525,1570
为了保证服务器对外服务的持续性,提高服务器的可靠性,双机容错服务器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引入集群技术设计了高可用双机容错服务器的硬件容错体系,使用自检和心跳等多种软件容错技术实现了运行于该容错服务器之上的容错管理系统,最后对该容错系统给出了可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80.
针对部分坚硬顶板矿井采动导水裂缝带处于8~15倍采高的高位关键层,"横O-X"破断运动引发工作面动载矿压甚至压架、临采空侧回风平巷超前100~200 m底鼓大变形等动力灾害的问题,采用自制的大尺度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平台,研究高位关键层的破断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关键层发生横向破断时,首先,关键层板正面两侧长边和反面中部长轴方向同时形成破断裂隙;其次,关键层板正面两侧短边形成弧形裂隙,而反面沿中轴线端点同步形成八字形破断裂隙;再次,在板正面形成"O"形裂隙的同时反面形成"X"形裂隙,正面形成"U"形裂隙的同时反面形成"Y"形裂隙;最后,正反面裂缝贯通形成"横O-X"型初次破断和"横U-Y"型周期破断,在工作面上方形成"弧形三角板"和巷道上方形成"梯形板"的破断块体结构。统计发现,"横O-X"型初次破断步距与"横U-Y"型周期破断步距长度基本一致;横向破断形成的"弧形三角板"块体角度为75°~78°,与腰线和弧形切线形成的夹角72°~82°基本相等,近似于一个等角的"弧形三角板"。砌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弧形三角板"块体大幅回转过程中,因其顶点易与"梯形板"结构发生回转变形失稳而出现脱离现象,导致"弧形三角板"滑落失稳从而会引发工作面强矿压。研究成果为大采高开采工作面强矿压灾害防治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