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对南方某石煤钒矿进行拌酸熟化浸出,考察了矿物粒度、加水量、硫酸用量、熟化温度、熟化时间及水浸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的影响,并研究了H2O在熟化过程中的行为. 得到最佳工艺流程和结果为:先将石煤钒矿磨至125 mm以下,加10%水润湿,再加入20%浓硫酸拌匀,140℃下保温熟化3 h,按液固比1.5 mL/g水浸2 h,钒浸出率达87.8%. 石煤矿物中含钒云母结构在熟化过程中被破坏,形成难溶的SiO2,浸出液中SiO2浓度为0.09 g/L,利于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12.
某石煤钒矿的选矿与提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石煤矿的提钒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该石煤矿的最佳提钒工艺路线为预脱碳活化—浓酸熟化—水浸法提钒,但矿区中石煤矿的最高发热值仅为3 450 k J/kg,不能满足脱碳焙烧设备对燃料发热值的最低要求(燃料热值≥4 200 k J/kg)。本研究根据矿山中钒资源主要分布于两个区域,且一个矿区钒资源储量少(占资源量的25.5%),矿石含钒含碳均较低,另一个区域钒资源储量高(占资源量的74.0%),矿石含钒含碳均较高的实际情况,对含钒含碳均较低的矿石进行选矿处理,得到了V2O5含量为1.69%,热值为5 920 k J/kg的碳精矿,将其作为高热值燃料与含钒含碳较高的矿石配制成热值≥4 200 k J/kg的混合料后作为提钒原料,顺利解决了脱碳焙烧设备对燃料热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级持续威胁(APT)对网络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其独特的高度不可预测性、深度隐蔽性和严重危害性使得传统网络监控技术在大规模复杂网络流量背景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APT检测的迫切需求,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理论,对网络应用语义丰富的行为特征模式进行描述,通过网络协议反向分析和数据流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建立了一套支持建立入侵容忍网络生态环境的新的APT自学习检测框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石煤提钒产业环保与经济成本两个突出问题,以我国西南某地粗颗粒石煤钒矿为研究对象,采用保湿处理对石煤钒矿浓酸熟化过程进行强化,重点考察了加水量、硫酸用量、熟化时间与熟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熟化过程中控制水的挥发量为20%~30%进行保湿处理,在加水量10%、硫酸用量16%、熟化时间12 h、熟化温度100℃的最佳熟化条件下,钒浸出率达到92.7%;而在相同温度与加水量,硫酸用量为24%的条件下,采用常规浓酸熟化法钒浸出率只有78.4%,说明保湿处理起到了显著地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石煤钒矿焙烧效果差,全湿法工艺流程缺陷多等问题,以湖南某地石煤钒矿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对含钒石煤矿进行浓酸熟化浸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保湿处理对石煤钒矿浓酸熟化浸出过程进行强化,重点考察了熟化时间、硫酸用量、熟化温度、拌水量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同时对石煤中含钒物相在熟化过程中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熟化过程中控制相对湿度在65%左右进行保湿处理,在熟化时间8.5 h、硫酸用量20%、熟化温度120℃、拌水量10%的最佳熟化条件下,钒浸出率达到93.9%;而在相同酸用量、熟化温度和拌水量的条件下,采用常规浓酸熟化法熟化5.5 h,钒浸出率只有78.0%。保湿处理极大提高了石煤钒矿浓酸熟化浸出工艺的钒浸出率,起到了显著地强化作用。由含钒物相分析可知,在熟化过程中含钒云母物相被有效破坏,水浸过程中云母结构没有继续分解,只是可溶钒的溶出过程。本实验采用保湿浓酸熟化浸出技术,避免了高耗能、高污染的焙烧过程,提钒效率高,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石煤提钒新工艺,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氧化锌烟尘中铟的高效浸出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铟因其优良的特异性能而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如何从含铟物料中高效回收铟成为技术的关键,但目前铟的提取工艺均存在铟回收率不高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中性浸出—低温低酸浸出—高温强化浸出"新工艺实现含铟氧化锌烟尘中铟的高效浸出,研究了铟高效浸出的工艺条件和浸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中性浸出能优先分离烟尘中的锌,使铟富集到中浸渣中;中浸渣先经低温低酸浸出使高价态铟转入溶液;难溶铟入渣后再经高温强化浸出处理,将低价态铟氧化成高价态、并破坏难溶铟物相的表面结构,从而强化铟的溶出。铟最终在低温低酸浸出液中富集,铟的浸出率≥95%。本研究为各种含铟资源中铟的高效回收与稀有金属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理论指导,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工业上用于焙烧三元正极材料LiNixCoyMn1-x-yO2的废旧匣钵为试样,通过对试样进行荧光和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微观结构以及能谱分析,研究了三元正极材料LiNixCoyMn1—x—yO2高温合成过程对匣钵的侵蚀机理。结果表明:LiNixCoyMn1—x—yO2合成过程中,主要是锂离子侵蚀,侵蚀产物为LiAlO2,同时对原有匣钵基体破坏形成了新物相Mg6Al2(OH)18?4.5H2O;镍、钴、锰三种金属离子在高温合成过程中并未对匣钵基体侵蚀形成新物相。经过侵蚀的匣钵明显分成两层,两层之间有一个过渡带状,可能是中间形成的致密过渡层,避免匣钵进一步被破坏。  相似文献   
18.
针对湖南某含铅锌铁锰矿, 开发了冷固球团-还原挥发-电炉熔分新工艺, 先将矿粉与还原剂及粘结剂混合, 造球后经低温固结, 再送入回转窑还原。矿中铁还原为海绵铁; MnO2还原为MnO; 同时铅、锌还原成金属态并挥发, 在烟气中氧化并富集到烟尘中; 还原后的金属化球团直接进入电炉, 通过熔分得到生铁和锰渣。实现了含铅锌铁锰矿的综合回收利用。回转窑还原挥发后的金属化球团中铅、锌含量较低, 不会影响电炉炉衬寿命和操作, 回收铅锌的同时省去了铁锰粉矿进电炉前需造块的工序。试验结果表明, 在焦粉加入量为20%, 硅石用量2.5%, 1 390 ℃下熔分90 min, 得到生铁和锰渣, 生铁中铁品位为95.72%, 锰渣中锰品位为31.53%。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石煤沸腾焙烧料提钒原料差异大、工艺流程过长、钒回收率低(大多低于60%)、成本偏高等问题,采用拌酸熟化浸出-氧化中和-离子交换-铵盐沉钒-煅烧的工艺路线提钒。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0%、熟化温度100℃、熟化时间6 h的条件下,石煤沸腾焙烧料中的钒浸出率达到90.2%,最终制备得到的产品V2O5粉末质量稳定可靠,达到了行业标准水平。该工艺流程短,工程建设投资低、钒回收率高、提钒冶炼成本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