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文化教育   22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索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投掷技术,采用了高速摄影机与影片分析,对车荣祥等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过程中,身体水平速度和器械(标枪)速度、身体躯干角度的变量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62.
尽早地唤起孩子的竞争意识,对孩子的一生帮助很大。作为低年级的老师,肩上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语文的预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这一意识,让孩子早日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怎样才能培养低年级孩子的预习习惯呢?一、小试牛刀,初尝甜头有些学生课堂上听着听着,注意力就不集中了。要么做小动作,要么把语文书往后翻,而且并不都是些学得不好的学生,我很奇怪。爱玩不奇怪,为什么要把书往后翻呢?问过一些  相似文献   
63.
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说过万里长城吧?长城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且也是全世界的骄傲。据美国宇航员说,从月球上看地球,能看到的建筑物只有两个,一个是荷兰的围海造田程,另一个就是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 长城,作为我国古代留下来的一项防御工程,在我国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早期的长城,只是各国诸侯为了防止敌人入侵,在自  相似文献   
64.
我在快乐的快乐的快乐的暑期,设计了设计了……(西西:3款精美的本皮面!)噢,别误会,我不结巴哟,而是想提醒大家——这不是扫描的!(西西:晕@$#%)我是在“绘画大师”Photoshop6.0的帮助下创作出来的,呵呵……大家喜欢吗?那我就以第三个本皮为例,讲讲我是如何顺利完成该本皮设计任务的吧!  相似文献   
65.
西部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评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促进西部高校学术期刊办刊条件的改善和整体质量的提高,分析了开展编辑部评估的依据,提出了西部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评估体系,并介绍了该评估体系中的评估内容和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66.
华佗的故事     
我国古代有过很灿烂的科学文化繁荣时期,其中,秦汉时期中医理论的形成与中医丰富的实践都曾闪烁过夺目的光彩。后汉时期的华佗,就是我国古代最有名望的外科医生,也是世界上最早用麻醉药做外科大手术的人。他曾发明了一种“麻沸散”的麻醉药。 华佗,字元化,今安徽省毫(bo 勃)县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到外地游学,并刻苦钻研医术。有些名人举荐他做官,他拒绝了,立志当个医生,为人民解除病痛。他走到哪里,就为百姓看病到哪里,  相似文献   
67.
针对高校学报的具体特点,从创办特色栏目、重视组稿策划、审稿队伍的建设、编辑素质的提高、建立学报学术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高校学报学术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8.
金萍 《华章》2011,(31)
《飞屋环游记》不仅强烈吸引了儿童观众,也赢得了成年观众的深深喜爱.按照儿童文学评论家的观点,越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越容易获得双重读者.本论文结合儿童文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者对于此部电影的评论,分析得出本片能够拥有双重读者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对老卡尔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对其心理成长历程的展现以及动画影片中视觉形象的设计.这对于儿童文学创作和推广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9.
金萍 《华章》2011,(14)
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谐企业建设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0.
金萍华 《新闻大学》2013,(6):123-130
本研究在梳理社交媒体中政治话语争斗背景的基础上,基于"污名"理论提出"互为污名者"概念并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社交媒体中政治话语争斗中的"污名"是"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来源,"污名"不会如某些传统污名研究所指出的导致"认同危机","污名"促进"政治认同"的形成。本研究采用"污名"研究的"互动"方法论范式分析孔庆东三次"粗骂"事件,得出"孔庆东采用互为污名化方式以呈现自身政治认同"之结论,此结论证成研究假设。本研究认为,以语言暴力获取的话语权力无以证成政治认同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