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25篇
  免费   1339篇
  国内免费   881篇
医药卫生   1494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528篇
  2020年   418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508篇
  2014年   654篇
  2013年   867篇
  2012年   1231篇
  2011年   1277篇
  2010年   1176篇
  2009年   955篇
  2008年   1004篇
  2007年   1006篇
  2006年   918篇
  2005年   675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目的] 了解病毒性肺炎及其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现状,分析该领域的热点和研究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病毒性肺炎免疫应答相关的文献为文献样本,基于文献计量学,利用Citespace对该领域文献进行国家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等分析。[结果] 共检测到相关文献796篇,美国的发文量、研究者数量及研究成果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为发文最多的机构;中国研究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与其他国家有良好合作,国内交流有待增强;主要的热点话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发病机制、细胞因子表达、炎症反应等。[结论] 该领域研究受疫情爆发的影响,正处于发展阶段,全球应加国内外强科研合作,提高防治疫情整体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分析膝关节盘状半月板(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17例DLM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依照NRS数字分级法评估术侧膝关节及髌周疼痛情况,将患者分为疼痛组(≤4分,n=26)和非疼痛组(≥4分,n=19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取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性变量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性能评价,决策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临床净收益评估。结果 疼痛组患者年龄、关节软骨损伤比例、术后无冷敷比例均高于非疼痛组(P<0.05),术后负重时间早于非疼痛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术后负重时间的AUC分别为0.767、0.77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4岁、7 d。年龄(>54岁)、关节软骨损伤(有)、术后负重时间(≤7 d)是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冷敷(有)是D...  相似文献   
83.
在人体体内分布最广泛的内分泌调节系统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 system,RAAS),该系统在内分泌调节环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内分泌系统中,可以通过RAAS来实现对人体体内血量流动和外周阻力的控制,并且还可以通过RAAS来进一步调节体内血压、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确保人体环境能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组成RAAS的主要部分有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针对RAAS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在RAAS系统中的一些部分与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等继发性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通过检测RAAS的组分可以辅助诊断因RAAS系统失调所导致的多种疾病.本文将从RAAS组分的检测方法及其在继发性高血压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4.
数字式无线肌血氧监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微型肌血氧检测系统,可实时地对人体肌肉组织的血氧含量变化进行无损检测。方法利用与机体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对光吸收谱不同,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系统硬件采用自行设计的反射式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和高速率、低功耗小型无线数传模块,设计数字式无线肌血氧监测仪。参数调整全部软件化,数据计算模块化。利用血模型实验和初步人体试验检验该仪器。结果通过血模型实验,在模型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不变时,改变血容积,在血通道上出现明显变化;在模型中血容积不变时,通过改变溶液中的氧含量,在氧通道上出现明显变化,且在耗氧结束时能恢复到原始水平。人体试验,静息和运动时,血、氧含量发生变化;停止运动后,肌肉组织耗氧减少,受试者血、氧含量均逐渐恢复到静息水平。结论该仪器具有灵敏度高、性能稳定、抗干扰性好等特点。该设计方案可行,有望用于对运动员有氧代谢功能和运动强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85.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母系遗传性疾病,可导致双眼严重的急性无痛性、且一般是永久性的双侧中心视野缺失.3个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原发突变ND4 G11778A、ND1 G3460A和N06 T14484C是其致病的主要因素,但家族问及家族内不同成员之间的表型差异表明存在其他的修饰因子,包括核及线粒体遗传修饰因子、环境因素.本综述主要阐述mtDNA继发突变对LHON表型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的IL-15真核表达质粒对乙肝蛋白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构建IL-15真核表达质粒(简称pIL-15)和含有IL-12信号肽的IL-15真核表达质粒(简称pIL-2s-15),CTLL-2细胞增殖实验验证两种质粒真核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将这两种质粒分别与HBsAg共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 IgG及IgGl、IgG2a亚类的效价。结果:与HBsAg蛋白疫苗共免疫时,pIL-15可使HBsAg诱导的抗-HBsIgG效价升高,显著高于载体pcDNA3.1与HB—sAg共免疫对照组,pIL-2s-15对HBsAg诱导抗-HBsIgC效价没有明显影响。与HBsAg pcDNA3.1组相比,HBsAg pIL-2s-15组和HBsAg pIL-15组诱生的抗HBsIgG2a亚类均升高,但前者IgG2a/IgG1比值最高,与HBsAg pcDNA3.1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HBsAg pIL-15组IgG2a/IgG1比值与HBsAg pcDNA3.1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pIL-15真核表达质粒可增强蛋白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pIL-2s-15真核表达质粒则主要使免疫应答趋向Th1型。  相似文献   
87.
基因疫苗pcDNA-AChRα211免疫小鼠建立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基因疫苗pcDNA-AChRα211,免疫C57BL/6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EAMG)。方法:将人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N端的主要免疫区(AChRα211)的基因片段插入到穿梭载体pcDNA3.0中,构建基因疫苗pcDNA-AChRα211。大量提纯质粒pcDNA-AChRα211后肌肉注射C57BL/6小鼠。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AChRα211,的IgG(ACh-RAb),并用PCR方法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表明构建了含正确目的基因阅读框的重组质粒pcDNA-AChRα211,ELISA分析表明该基因疫苗免疫的C57BL/6小鼠血清中含有AChRAb,且免疫三个月后在小鼠的肌肉、肝、脾、肾中仍可检测到目的基因AChRα211的存在。结论:重组质粒pcDNA-AChRα211作为基因疫苗能够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88.
为了实现医学可视化的网络应用,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描述子的表面渲染数据渐进传输方法.首先针对用于表面重建的序列平面轮廓为周期序列的特点,提出数字轮廓小波描述子的概念.基于小波描述子进行渐进传输的基本思想是,在发送端将轮廓采用小波描述子表示,然后对这些小波描述子系数序列渐进发送.在接收端,利用陆续收到的描述子系数序列重构轮廓,进行表面重建与渲染,重建精度和渲染效果随着不断收到‘细节'部分数据而得到改善并最终达到发送端的效果.该方法可以在数据无损传输的情况下,降低对传输网络带宽的要求,文中实验研究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鉴定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 以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Ⅱ(ITSⅡ)为靶目标,设计并合成分别针对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的种特异引物和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并用该体系对呼吸道相关致病菌进行检测.鉴定结果与临床常规鉴定方法对照,评价其敏感度、特异度及重复性.结果 通过对100例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的鉴定结果与常规鉴定方法的结果对照,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100%;最小能检测到10个拷贝数的重组质粒;批内重复实验和批间重复实验结果均与常规鉴定方法结果相符.结论 双重荧光定量PCR法鉴定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特异度和敏感度高,重复性好,且快速、简便,该方法将有助于念珠菌病的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90.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也给肿瘤的治疗带来困难,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转移抑制因子23(non-metastasis,NM23)基因是最早发现的抗肿瘤转移基因之一.现在已经发现NM23是一个基因家族,包括NM23-H1、NM23-H2等重要的基因家族成员.研究表明NM23基因表达与实体瘤转移抑制有关,在很多实体瘤中可以作为进展和预后的分子标记.随着对NM23基因调控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的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已经发现了一些NM23肿瘤转移抑制通路上下游的相关调控分子,为进一步的信号通路研究创造了条件.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对NM23基因转移抑制通路研究的新近展,提出了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