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医药卫生   154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糖尿病足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出院随访,观察组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实施干预,成立干预小组对患者进行信息干预、动机干预和行为技巧干预及出院随访。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STING)、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TING、MIF在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肿瘤微环境淋巴细胞Th1、Th2、Th17及CD8中STING、TBK1和IRF3、MIF及TNF-α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而IL-2和IL-6的表达显著低于肿瘤细胞表达(P0.05)。结论 STING、MIF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显著高于肿瘤微环境淋巴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43.
背景:临床中发现失神经可导致骨折断端骨痂过度生长甚至在肌肉中出现异位骨化 ,这一现象提示神经因素对骨折愈合有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6/2006-03在解放军第二军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健康雄性3个月龄SD大鼠120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单纯左胫骨骨折组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每组60只。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由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方法:两组大鼠制备单纯胫骨骨折,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肌注2 000 AU(1.4 g),1 次/ d,分别注射两侧腓肠肌,连续肌注2周。伤后第4周对2组大鼠骨折断端行断层CT,测量骨折断端最大横截面及计算骨痂灰度值,行生物力学3点折弯试验。 主要观察指标: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密度测定。②骨痂组织形态学的观察。③免疫组化法测定骨痂组织骨钙素的表达。④观察2组大鼠骨痂中成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⑤Western印迹检测Ⅰ、Ⅱ型胶原的表达。 结果: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3点折弯试验各项生物力学参数均优于单纯左胫骨骨折组(P < 0.05)。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见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骨折愈合优于单纯左胫骨骨折组。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单纯左胫骨骨折组(P < 0.05);而单纯左胫骨骨折组骨痂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P < 0.05)。 结论:生物力学测试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和成骨细胞微观结构均说明神经生长因子对骨折断端的骨化有促进作用,其途径有可能在骨痂生长的不同时期通过调节Ⅰ、Ⅱ型胶原的量来调控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其动力学变化,评估其在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2014年9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选择184例ICU中被诊断为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疾病患者,检测入院时血清PCT、CRP水平和治疗后第2,第3和第5天的PCT、CRP水平.结果 通过△PCT、△CRP评估PCT、CRP的动力学在存活者与死亡组中有显著性统计学意(△PCT2/0,P=0.0001;△PCT3/0,P=0.0001;△PCT5/0,P=0.0001;△CRP2/0,P=0.0069;△CRP3/0,P=0.0001;△CRP5/0,P=0.0001),在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组中也存在显著差异(PCT5,P=0.007;△PCT5/0,P=0.00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模型显示,△PCT3/0(AUC=0.721)、△PCT5/0(AUC=0.77)、△CRP5/0(AUC=0.766)水平判断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有较好的临床意义.△PCT5/0 (0.619)对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效果,其在ROC曲线上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的临界点为0.624,所以,以第5天的血清△PCT5/0水平>0.624可作为预测感染性休克的临界点.结论 血清中PCT、CRP对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早期有较好的临床诊断及预后价值,其动力学研究可以提高对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对比研究常规与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制备 ,探讨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制备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 36例 ,采用微创内窥镜辅助下进行静脉制备 (微创组 ) ,并与同期采用传统方法行大隐静脉制备的 5 0例 (传统组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传统组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和切口渗出的发生率 (2 8% )明显高于微创组 (2 .8% ) (P <0 .0 0 1) ,传统组慢性下肢浮肿和腿部感觉异常的发生率 (2 6 % ,38% )均明显高于微创组 (5 .7% ,16 .7% )(P <0 .0 5 ,P <0 .0 0 1) ,微创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传统组 (P <0 .0 0 1)。结论 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制备 ,能明显减少手术后下肢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微型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粉碎Jon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10月,采用微型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粉碎Jones骨折25例。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16~66岁,平均31.4岁。左侧11例,右侧14例。致伤原因:扭伤21例,摔伤3例,砸伤1例。所有患者骨折线多呈Y形或T形,骨质碎裂成3块以上。其中12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1~9 d,平均5 d。术后9~12个月取出克氏针及微型锁定钢板。术后12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部评分评价功能。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9.4周,无不愈合、迟延愈合及畸形愈合发生。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1.15±0.87)分;AOFAS足部评分为(89.45±6.24)分,获优14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微型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粉碎Jones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愈合率高、足部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7.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检测血浆中糖基化终极产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竞争性ELISA方法,测定血液中的高级糖化终产物的含量。方法对兔及牛血浆白蛋白进行体外葡萄糖修饰,得到糖基化终极产物抗原;用兔此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得到与其特异结合的抗体。结果1.经过TNBS方法及聚丙稀凝胶电泳鉴定修饰抗原,发现修饰前后蛋白携带自由氨基数至少35%已被葡萄糖修饰且分子量也发生变化。2.免疫获得抗糖基化终极产物的多克隆抗体,并鉴定了此多抗只抗葡萄糖修饰的蛋白而不抗载体蛋白。3.用葡萄糖修饰的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制成ELISA试剂盒,批间、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5.8%和9.8%,灵敏度为0.5u/ml。结论得到检测血浆糖基化终极产物的ELISA试剂盒。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老年中上段胸椎体破裂骨折患者术期接受单侧通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固本益髓灸法对隐性失血及术后血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中上段胸椎骨折伴锥体后壁破裂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单侧通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固本益髓灸法干预。两组术后均接受骨折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四项指标、D-二聚体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8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椎体高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 vs 14%,X2=4.891,P<0.05)。研究组治疗后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治疗后D-二聚体、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7天、治疗14天血栓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M-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单侧通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固本益髓灸法的中上段胸椎骨折伴锥体后壁破裂患者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49.
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插管感染(插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制订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插管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22例插管感染中,多数病例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且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病史;股静脉、颈内静脉插管感染率高于锁骨下静脉;留管时间大于2周的插管感染率明显升高(与留管时间小于2周相比;P<0.05)。结论机体抵抗力低下、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留管时间过长、插管部位和护理不当等是其高危因素,应针对其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范围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对26例已存在颈淋巴转移的原发口腔癌患者,进行颈淋巴转移范围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的统计分析,寻找影响转移范围的主要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生长方式和分化程度与转移范围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生长方式(浸润型)和肿瘤转移范围相关。结论对颈淋巴已有转移的口腔癌患者,若原发灶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倾向于更大范围的转移。对已有颈淋巴转移的口腔癌患者,颈淋巴清扫术范围的制定,主要考虑肿瘤生长方式,适当考虑肿瘤发病部位、厚度、大小和细胞的分化程度,可以不考虑患者年龄和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