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医药卫生   129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61.
c—myc,c—sis表达与乳腺癌断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慧  韩梅 《中国肿瘤临床》1995,22(11):783-786
以人的c-myc和c-siscDNA为探针,用Northern和Dot杂交方法,研究了乳腺癌、囊性增生及正常组织中c-myc和c-sismRNA的活变化。发现正常乳腺组织中c-mycmRNA水平很低,而囊性增生和乳腺癌中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Northern杂交证实,癌组织中主要为2.2kg的c-myc mRNA.C-sismRNA水平三种中的变化趋势与c-myc相同。结果提示c-my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以及巩膜扣带术(scleralbucking,SB)对视网膜和视乳头血流的影响。方法52例52眼单眼RD接受常规SB,手术方式包括巩膜环扎术、巩膜外冷冻术、眼内注气,应用共焦扫描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分析仪(Heidelbergretinalflowmeter,HRF)检测术前患眼和对侧健眼的视网膜和视乳头血流灌注情况。术后随访3m。结果RD组眼底血流检测参数普遍低于健眼,SB后视乳头大血管的血流量、血流速术后各组低于健眼及术前组,颞侧视乳头盘沿的血流量、血流速术后各组低于健眼,鼻侧视乳头盘沿的血流量术后各组低于健眼(P<0.05)。结论RD眼眼底血流明显下降,其对视乳头和视网膜的血流量影响最大,在对眼底各部位影响方面,以对视乳头大血管三项指标的影响最大。而术后视网膜复位并没有改善其眼底血流,这可能是RD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3.
爱维治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爱维治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疗效。 方法 临床确诊的AION患者58例60只眼,其中29例30只眼接受爱维治1200 mg/d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另外29例30只眼接受1~2种溶栓抗凝剂或血管扩张剂1次/d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中20只眼还同时进行眼局部药物注射,包括糖皮质激素、654-2球后或球旁注射,1次/d或1次/2 d,用药3~5次。两组患者用药后每天观察视力、眼底变化,治疗前有视野检查者复查视野。 结果 治疗组视力提高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 P<0.01); 用药第3天,两组视力提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 P>0.05); 第5、10、15天,治疗组视力提高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 P<0.05; t=2.07, P<0.05; t=2.74, P<0.01);治疗组有视野检查的15只眼中,13只眼治疗后视野好转,占87.00%;2只眼无变化,占13.00%。对照组有视野检查的13只眼中,4只眼治疗后视野好转,占31.00%;9只眼无变化,占69.00%。两组视野变化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66,P<0.01)。 结论 爱维治治疗AION有效。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97-99)  相似文献   
64.
自发性黄斑区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自发性黄斑区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 对1998年9月至2003年3月我院眼底病科临床确诊的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范围大于4 DD×5 DD的患者,共23例(23只眼)的连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B型超声波检查,进行病因分析,随诊观察视力及眼底变化。 结果 23例患者均表现为视力突然减退至0.2以下或光感。23只眼中7只眼确诊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5只眼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2只眼为视网膜大动脉瘤;9只眼病因不明。23只眼中3只眼积血吸收,黄斑中心凹无瘢痕形成,视力恢复0.4~0.8;12只眼黄斑出血区形成机化瘢和色素增生,视力数指/眼前~0.2;另外8只眼并发玻璃体积血,其中3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术,黄斑区大片机化及瘢痕,视力数指/66 cm~0.2;5例视力丧失。 结论 自发性出血性视网膜脱离多发生于老年人,视力突然下降或丧失。出血形态表现为局灶性或弥漫性,因黄斑区组织严重损害,大部分病例预后差。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228-231)  相似文献   
65.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时胎鼠肾脏一氧化氮 (NO)的变化规律及与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关系 ,初步探讨急性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时肾损伤的发病机制。 方法 胎龄 2 1日胎鼠为研究对象 ,分为缺血缺氧 10min、3 0min及缺血缺氧 3 0min再灌注 3 0min、2h、6h和 2 4h组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免疫组化和RT 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NO含量改变和NOS(内皮型eNOS和诱导型iNOS)活性及基因表达。 结果 随缺血缺氧时间延长NO水平明显降低 ,缺血 10min (2 2 .65± 4.0 1) ,缺血 3 0min(17.0 4± 2 .99)与假手术组 (2 5 .2 6± 3 .0 5 )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NO水平呈双向改变 ,于再灌注 6h升高达高峰 (2 9.78± 2 .18) ,再灌注 2 4h仍维持较高水平 (2 9.45± 2 .78,P <0 .0 5 )。正常时eNOS和iNOS即位于近曲小管。随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eNOSmRNA含量逐渐降低 ,eNOS光强度逐渐升高 ,活性逐渐减弱 ,与假手术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iNOSmRNA含量及光强度改变与之相反 ,于再灌注 6h后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分别 <0 .0 5和 0 .0 1)。 结论 急性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时胎鼠肾脏NO水平呈双相改变 ,参与肾损伤 ,其动态变化过程是NOS体系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6.
异位妊娠在妇产科临床比较常见。我院2 0 0 3年 1 0月~ 2 0 0 4年 8月收治异位妊娠 74例 ,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 ,现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4例 ,年龄 2 1~ 40岁 ,平均 31 2岁 ;经产妇 40例、未产妇 34例 ,其中 1 4例为首次妊娠。有停经史 63例 ( 85 1 3% )、无停经史 1 1例 ( 1 4 87% ) ;阴道流血 70例 ( 94 5 % )、无流血 4例 ( 5 41 % ) ;阴道流血时间 1~ 60天 ,平均 7 92天 ;有流血史的 70例中 ,出血量少于月经量 64例、超过月经量 6例 ;腹痛 5 2例 ( 70 2 7% ) ,从腹痛开始至入院时间最短 2…  相似文献   
67.
异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梅  金光洙  朴惠顺 《中草药》2006,37(9):附1-附3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大豆中抑制癌细胞的异黄酮后,国际上掀起了研究异黄酮的热潮,至今已经取得很大进展,筛选出多种抗肿瘤的异黄酮。实验证明异黄酮类化合物如染料木素、大豆苷元、鸡豆黄素A等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肿瘤化学预防剂和治疗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对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植物来源、抗肿瘤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1化学结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见图1。2植物来源[1~21]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异黄酮化合物植物来源比较广泛,具体见表1。3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68.
胎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肾NO及NOS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时胎鼠肾NO水平及NOS活性变化,以无创动脉夹钳夹孕鼠供应子宫和卵巢的动静脉血管,制成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模型。以硝酸还原酶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胎鼠肾NO水平和NOS活性变化。结果显示随缺血缺氧时间延长NO水平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NO水平呈双向改变,尤为缺血缺氧30分钟组。正常时eNOS和iNOS即位于近曲小管。随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时间的延长,eNOS光强度逐渐升高,iN-OS光强度逐渐显著减弱,尤为缺血缺氧30分钟再灌注组。表明NO的动态变化可能参与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过程。缺血缺氧及再灌注后肾NO水平的双相改变可能是eNOS和iNOS活性变化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69.
石旭旭  韩梅  杨雷 《吉林医学》2008,29(23):2168-2169
目的:探讨单颗磨牙缺失双种植体植入后冠上修复无共同就位道时的临床解决办法。方法:对11例单颗磨牙缺失植入BLB双种植体后冠上修复无共同就位道的患者种植体上安放螺丝固位基台,利用螺丝固位塑料基台修复帽先铸金属内冠调整两个种植基台的方向,获取共同就位道后制作烤瓷单冠粘接修复,进行1年的追踪观察。结果:11例患者修复后经过一年随访,该种植烤瓷单冠咀嚼功能良好、无疼痛症状,种植体周围无明显炎症,x线片未发现种植体周围骨质明显吸收。结论:双种植体植入后冠上修复无共同就位道时螺丝固位塑料基台修复帽可调整种植基台方向使两个种植基台获得共同就位道。  相似文献   
70.
自家纯角膜上皮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家纯角膜上皮移植术取材方便,易于生长,无排斥反应,术后不留胬,健康上皮复盖角膜创面,其愈合早于结膜面,能起到栅栏及屏障作用,以减少胬肉的复发。我们自1989年开始将此法用于翼状胬肉手术共70例74只眼,效果尚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