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线粒体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清除功能失调或者多余线粒体的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进程,能很好地调整线粒体数目并维持细胞能量代谢的稳定。该过程较复杂,多种信号通路参与其中来诱导或抑制线粒体自噬,从而以多重角度监测它的正常进行。而在恶性肿瘤中,线粒体自噬涉及到癌细胞的异常活化与增殖,提示它既可在癌细胞内发挥促癌效应,又可在正常细胞中发挥抑癌效应,二者之间的平衡可以决定肿瘤的进展或凋亡。从这个角度可以形成一条抗癌治疗新思路,既可抑制癌细胞中的线粒体自噬发挥抑癌效应,又可增强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自噬,清除损伤线粒体,维持线粒体基因组稳定与正常功能,从而发挥抑癌作用。本综述主要探讨线粒体自噬中涉及的多种信号通路及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并阐述线粒体自噬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驾御心灵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通过测定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拆除前后患者尿和血清中的镍铬含量,对镍铬合金的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估.方法 选择因怀疑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的镍、铬元素对全身有影响,主动要求拆除修复体的患者86例,于修复体拆前、拆后1个月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患者尿镍、铬含量(86例)和血清镍、铬含量(69例).结果 镍铬烤瓷修复体拆除前后86例患者尿镍含量分别为(3.52±3.05)和(3.31 ±3.28) μg/L,尿铬含量分别为(0.81±0.54)和(1.34±1.15) μg/L;修复体拆除前后69例患者血清镍含量分别为(2.04±1.06)和(2.67±2.32) μg/L,血清铬含量分别为(1.07±0.88)和(1.02±0.86) μg/L;拆除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项研究条件下镍铬合会烤瓷修复体释放的镍、铬离子量微小,不足以对人体尿液及血液中的镍、铬含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4.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麻痹性肠梗阻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SAP)并发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4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抑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完全胃肠外营养,抗生素及温生理盐水500 mL日二次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比较2组治疗后肠鸣音、排气排便和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86例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共15例,对照组发生共1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治愈82例,死亡4例,对照组治愈44例,共19例死亡。治疗组中的肠鸣音、排气排便和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治疗SAP并发麻痹性肠梗阻,可促进肠功能的恢复,缩短麻痹性肠梗阻持续时间及减轻其危害,减少住院病程。  相似文献   
25.
目的应用一种新的吻合法建立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提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及移植物存活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供体心脏异位移植于受体腹腔,将供体心脏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吻合。不单独对供体肺门组织进行结扎,也不结扎受体腰静脉,不将受体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分离,而是一并游离并阻断。结果本研究进行手术229例,手术成功率为97.82%(224/229)。同种同系移植物存活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并发症发生情况:主动脉血栓2例(0.87%),下腔静脉血栓1例(0.44%),心脏扭转4例(1.75%),出血4例(1.75%),下肢麻痹2例(0.87%),肠梗阻1例(0.44%),无麻醉意外发生。结论改良的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术简单可靠,较其他方法节省了手术时间并减少了出血的可能,为移植免疫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19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9例患者中浆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4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囊腺癌1例。行B超或CT发现胰腺占位病变。位于胰头部5例,胰体部8例,胰尾部6例。行肿瘤摘除术4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5例,胰体尾+脾脏切除手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1例囊腺癌患者困肝脏转移伴腹腔广泛转移、侵犯大血管而肿瘤不能切除仅行胃空肠、胆肠吻合。术后发生胰瘘2例,腹腔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无同手术期死亡病例。19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80个月,平均45.2个月。1例囊腺癌合并肝脏转移患者于术后7个月死亡,其余良性肿瘤患者均未见复发,最长已存活5年。结论胰腺囊性肿瘤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发现,手术切除是理想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术式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4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7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肝脏占位,但确诊依据的是术后病理学检查。5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其中4例行半肝切除术(非浸润型),随访期间均存活,1例行囊壁完整切除术(浸润型)者于术后18个月死亡;1例行囊壁大部分切除术(浸润型),于术后12个月死亡;1例行彩超引导下的肝脏穿刺囊内积液引流、细针穿刺活检术(浸润型),于术后7个月死亡。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多为肝脏囊性病变,但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肝内胆管囊腺癌局限于囊内者,通过行完整切除即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而癌细胞向囊壁外肝组织浸润生长者的预后差,生存时间短。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Th1/Th2细胞因子对同种异系小鼠心脏移植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使用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野生型B6小鼠、IL-4基因去除B6小鼠及IFN-γ基因去除B6小鼠作为受体,行腹部异位小鼠心脏移植.部分IL-4基因去除小鼠、IFN-γ基因去除小鼠联合应用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actosylceramide,α-GalCer),以获得更强的Th1/Th2偏移.比较移植物存活时间.向野生型、IL-4基因去除及IFN-γ基因去除B6小鼠腹腔内注射供体小鼠脾细胞,提取受体小鼠脾脏CD8<'8>T细胞行淋巴细胞毒试验.结果:IFN-γ基因去除组小鼠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6.40±0.55)d,联合应用α-GalCer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00±1.15)d.IL-4基因去除组小鼠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00±1.00)d,联合应用α-GalCer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60±1.34)d.淋巴细胞毒试验显示IFN-γ基因去除小鼠的CD8+T细胞毒性明显增强.结论:Th1/Th2细胞因子与排斥反应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研究BDNF及其受体TrkB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 并探讨二者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DNF和TrkB在65例HCC组织中的表达。在人HCC细胞系HepG2中, 采用ELISA方法检测BDNF在培养上清中的分泌水平,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细胞侵袭方法测定BDNF中和抗体或TrkB激酶活性抑制剂K252a处理对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结果  65例HCC组织标本中, 41例(63.1%)高表达BDNF, 36例(55.4%)TrkB阳性表达, 而且BDNF高表达于多发性HCC(P < 0.01), TrkB阳性率在多发性HCC中较高(P < 0.05)。此外, BDNF高表达和TrkB阳性均与晚期HCC显著相关(P均 < 0.05)。BDNF在HepG2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浓度为(88.56±7.45)pg/mL。BDNF抗体或K252a均可有效诱导HepG2细胞凋亡, 并抑制细胞侵袭。  结论  BDNF/TrkB可能对HCC细胞的存活和侵袭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并促进HCC的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