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间7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出现术后并发症25例(32.1%),死亡4例(5.1%)。结论: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项很复杂的手术,需要熟练的手术技巧,正确的术后处理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NKT细胞在肝癌组织中的分布状况与肝癌局部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通过双重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来研究NKT细胞在肝癌组织、正常肝脏组织以及其它肝脏病变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探讨NKT细胞的数量分布变化与肝癌组织局部微环境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重免疫组化方法对上述组织石蜡切片染色 ,随机选取视野计数NKT细胞 ,然后统计分析。结果 :①侵袭性高或有转移 (有癌栓 )的HCC组NKT细胞数低于侵袭性低或无转移 (无癌栓 )的HCC组 :P <0 .0 5 (P =0 .0 38) ;②正常肝组织组NKT细胞数与肝癌癌周组织组NKT细胞数则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P =0 .731) ;③在肝癌组中 ,有包膜组和无包膜组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 :P >0 .0 5 (P =0 .6 2 0 ) ;④小肝癌组和大 (巨大 )肝癌组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2 6 ) ;⑤以术前AFP阴、阳性 (2 0 μg /L为标准 ) ,术前AFP阴性组和术前AFP阳性组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 :P >0 .0 5 (P =0 .6 18)。结论 :①NKT细胞数与肝癌侵袭、转移性呈负相关 ,提示NKT细胞对肝癌的侵袭、转移有抑制作用 ;②正常肝组织 (供体肝组织 )及肝脏良性病变周围肝组织中NKT细胞的数量分布与原发性肝癌癌周组织中NKT细胞的数量分布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说明肝组织中NKT细胞的数量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易感性无关 ;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胰腺、壶腹、十二指肠等良、恶性肿瘤的经典术式。胰瘘是PD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预防术后胰瘘,术中常在胰肠吻合口放置胰管支撑管。近年来对胰管支撑管带来的相关并发症报道越来越多。本文报道1例胰腺囊腺瘤患者PD后4年发生空肠穿孔,并总结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为PD手术放置胰管支撑管的...  相似文献   
14.
邱大鹏  韩风  贺涛 《中外医疗》2014,(3):54-54,56
目的探讨胰体尾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住院治疗的胰体尾恶性肿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均采用RAMPS手术方法进行肿瘤的切除,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9例患者中,24例患者存活,占48.98%。25例患者死亡,占51.02%;随访过程中,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53%。对照组49例患者中,13例患者存活,占26.53%,36例患者死亡,占73.47%,2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观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RAMPS手术方法治疗胰体尾恶性肿瘤,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邱大鹏  张倩  陈斌  闫福华 《口腔医学》2016,(10):876-879
目的检测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为牙周病活动期诊断及判断牙周治疗的效果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用滤纸条收集30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60个重度牙周炎牙位(探诊深度PD≥6 mm)和60个轻度牙周炎牙位(PD≤4 mm)的龈沟液并称重,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CRP的含量并记录牙周临床指标,15例牙周健康者的30个健康牙位作为对照。结果深牙周袋牙位的CRP在龈沟液中的浓度((968.06±360.54)pg/m L)显著高于浅牙周袋牙位((291.65±65.62)pg/m L),且疾病牙位的CRP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牙位((33.47±24.53)pg/m L),龈沟液中CRP浓度与探诊深度(r=0.825,P<0.05)、附着丧失(r=0.833,P<0.05)、菌斑指数(r=0.741,P<0.05)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牙周基础治疗后沟液中CRP浓度明显降低,并且与口腔卫生情况有关。结论龈沟液中CRP浓度与牙周破坏程度有关,非手术治疗后龈沟液中CRP浓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信息动态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7岁,因“右上腹疼痛伴肩背部放射性痛”于2015-02-06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伴肩背部放射性痛,呈持续性钝痛,无发热、恶心和腹泻等,至当地医院查腹部B超示,胆囊底部可见不规则稍低回声团,呈丘状突起于腔内,大小约46 mm×40 mm,胆囊壁强回声线连续性中断,与肝左内-右前稍低回声相连续;胆囊窝处可见稍低回声团,大小约38 mm×28 mm,边界欠清,与胆囊底部稍低回声相连续,内部回声欠均;考虑为胆囊癌伴局部肝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RNA 结肠癌相关转录子1(LncRNA-CCAT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QPCR法检测CCAT1在4种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3B、Hub7和HepG2)、正常肝细胞株LO2和42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分析CCAT1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性别、年龄、甲胎蛋白、肿瘤大小、肿瘤数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结果 与正常肝细胞株LO2相比,CCAT1在SMMC-7721、Hep3B、Hub7和HepG2细胞株中均呈高表达(P<0.05),其中在HepG2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CCAT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CCAT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甲胎蛋白、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数量无关(P>0.05)。结论 LncRNA-CCAT1与HCC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的近期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晚期胰腺癌患者48例,均采取HIFU展开治疗,对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及肿瘤体积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4.17%,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肿瘤体积有明显减小。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显著疗效,可促使患者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寻找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1~2004年间不能手术切除的45例行射频治疗的肝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能切除的肝癌进行射频治疗的45例患者中,体外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者32例,1、3年生存率为53%、31%;术中开腹直视下体内射频消融治疗者13例,1、3年生存率为31%、8%。结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体内、外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一步法Real-timeRT—PCR检测不同载体转染HepG2细胞沉默人类白细胞抗原一E(HLA—E)基因的效率。方法分别用Gal—PEG—PEI/psiRNA、Gal—PEG—PEI/NC—psiRNA、PEG—PEI/psiRNA、Lipofectamine2000/psiRNA、裸psiRNA转染HepG2细胞,提取细胞总RNA,一步法Real—timeRT—PCR检测HLA—E基因沉默前后mRNA表达水平。结果Gal—PEG—PEI组对HLA—E基因的沉默效率为55%,显著高于PEG—PEI组、Lipofectamine2000组、裸psiRNA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Gal—PEG~PEI组的沉默作用可持续7d。结论经一步法Real—timeRT—PCR检测,Gal—PEG—PEI/psiRNA纳米粒对HepG2细胞HLA—E基因有较高的沉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