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医药卫生   158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穴位注射曲安缩松治疗顽固瘙痒性皮肤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云 《护理学杂志》2000,15(6):364-365
为减轻顽固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的痛苦,对105例顽固瘙痒性皮肤病患者采取穴位注射曲安缩松治疗。通过准确选择穴位,心理、饮食、皮肤等护理手段,总有效率为99.5%。  相似文献   
92.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内皮生长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Senger等^[1]在1983年首先从肿瘤患者腹水中发现的,它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0~50000的分泌性糖蛋白,有强烈提高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2]证实,VEGF是内皮细胞的一种特异性丝裂原,能选择性诱导内皮细胞增生、促进血管的生成。有关VEGF在肝脏肿瘤中作用已被广泛的研究,证实其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3]。但至今VEGF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有的仅局限于VEGF的定性研究。我们通过测定各种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3.
对15例重症植物日光性皮炎致严重面部及四肢皮肤损害患者采用抗炎、抗过敏,皮损局部湿敷及综合支持治疗.结果 住院7~22 d,平均13.2 d.出院时10例皮损恢复良好,留有轻度色素沉着;5例重症患者遗留瘢痕.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2例食用光敏感性食物后又有复发.其余皮损恢复良好.提示早期诊断及治疗,注意提醒患者避光,进营养丰富饮食,坚持局部湿敷,避免接触或再食用光敏性物质对皮损修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可以逆转的最后阶段[1]。筛选有效的抗纤维化药物是广大学者一直关注的问题[2]。我们应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120例,发现其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240例患者均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按1995年5月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3],随机分为两组,PGE1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20例,两组病情及病程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PGE1100~200μg/d静滴,4周为1疗程。对照组应用门冬氨酸钾镁40ml/d静…  相似文献   
95.
呃逆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其病因复杂 ,中医有寒热虚实之分 ,西医可分为 :神经性呃逆 ;上腹部及胸腔病变刺激隔神经而致的反射性呃逆及颅内疾患而致的中枢性呃逆。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穴位注射治疗本病 ,取得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   1 7例中 ,男 1 1例 ,女 6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79岁 ,病程 3天~ 1年。2 治疗方法  取穴 :足三里 (双侧 )。  注射药物 :6 5 4 - 2或胃复安 (对呃逆伴有腹胀 ,时有嗳气者 ,用胃复安注射液 ,余用 6 5 4 - 2 )  操作方法 :用 5ml注射器 ,6号针头 ,抽取药液 2ml,选准穴位 ,常规消毒后进针 ,待有针…  相似文献   
96.
目的:重点研究老年口腔龋病中残根残冠的治疗与保留。方法:对139例老年患者223颗患牙进行保存治疗,观察最长5年,最短9个月。结果:139例老年龋病患者的223颗残根残冠全部进行保存治疗,5年有效率为93.8%。结论:老年龋病患者的残根残冠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疾病,临床应用的保存治疗方法是有效的,对恢复咀嚼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7.
赵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270-1270
1临床资料我院2005年3~6月收治3例脊柱后凸性骨盆妊娠的孕妇。例1,患者30岁,孕2产1。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4年4月初八,孕期顺利至妊娠足月。患者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3年前剖宫产一次。BP120/70mmHg,P78次/min,漏斗型骨盆,行剖宫产术。例2,患者30岁,孕2产1。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究并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胎盘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PROM患者90例,按照是否合并宫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2例)和非感染组(58例),另选同期正常分娩孕妇50名作为对照组。对感染组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鉴定,收集PPROM患者临近破膜处胎盘组织和对照组正常胎盘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胎盘组织中TLR4/MyD88/NF-κB通路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LR4/MyD88/NF-κB通路对于PPROM并发宫内感染的诊断效能,并对影响PPROM并发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感染患者阴道分泌物中检出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6株,占46.2%,革兰阴性菌33株,占42.3%,真菌9株,占11.5%。与对照组相比,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患者胎盘组织中TLR4、MyD88和NF-κB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  相似文献   
99.
静脉溶栓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液再灌注的有效手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对于AMI患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是否进行溶栓治疗尚存在争议。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表明,溶栓治疗可以改善实验动物或患者的存活率,且出血并不多见。我院对2004年1月~2008年9月收治的AMI合并呼吸、心跳骤停患者70例,CPR后进行静脉溶栓治疗29例。现对溶栓治疗过程中监护及护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0.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道喂养及静脉营养对烧伤早期肠粘膜上皮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66只烧伤大鼠随机分为肠道喂养组(EF组)及静脉营养组(PN组),分别采用灌喂和颈外静脉输入方法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液。每组设伤后6、12、24、48、72h5个观察时相点,每时相点6只大鼠,并设正常对照(6只)。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空、回肠粘膜上皮细胞周期分析,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粘膜细胞周期蛋白D1、E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4的表达。结果:(1)肠粘膜上皮GO/G1期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在空肠粘膜,伤后72h时EF组明显低于PN组(P<0.05);在回肠粘膜,6、12、48、72h时EF组与PN组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2)伤后48.72h时EF组S期细胞百分比均显高于PN组(P<0.05-0.01);(3)肠粘膜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变化:与对照值比较,EF组在伤后24h及PN组在伤后48h明显增高(P<0.05),72h时EF组显高于PN组(P<0.05);(4)EF组肠粘膜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在伤后72h显高于对照值和PN组(P<0.05);(5)PN、EF组肠粘膜CDK2的表达与对照值比较以及PN、EF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性意义(P>0.05),EF组CDK4的表达在72h明显增高(P<0.05)。结论:烧伤后早期肠道喂养能加速肠粘膜上皮细胞周期的进程以及受损肠粘膜的修复与更新。细胞周期蛋白及CDK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