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目的:探讨腭裂整复术中保留腭小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先天性单侧完全性腭裂修复手术患者,腭小神经保留组和损伤组各15例,术前及术后1月检测软腭4种感觉功能,并用肌电图、鼻音计直接或间接检测软腭运动功能,最后用4个参数综合判断腭小神经损伤对软腭功能的影响。结果:保留腭小神经组软腭的感觉功能存在,而损伤腭小神经组软腭感觉功能消失;软腭的运动功能保留组明显优于损伤组。结论:腭裂整复术中保留腭小神经对恢复软腭感觉功能、腭咽闭合功能及早期的语音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2.
生物降解接骨材料比传统的金属内固定材料有诸多优点。本文综述了该材料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范围、临床应用的特性,并对临床不良反应的表现及病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游离延展上臂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游离延展上臂外侧皮瓣一期修复15例口腔癌扩大切除术造成的软组织缺损,术前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量桡侧副动脉无变异后,根据其走行以及术中软组织缺损的面积、形态设计皮瓣,皮瓣均越过肱骨外上髁,面积为4 cm×5 cm~11 cm×5 cm,血管蒂长约10cm。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14例皮瓣成活,1例因术后第2天发生动脉血管危象,抢救皮瓣无效,皮瓣坏死。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无肿瘤复发,肘部瘢痕较细,肘运动无障碍,未出现桡神经损伤引起的垂腕,2例患者供区局部有麻木感,6个月后症状减轻。术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良好,鼻咽纤维镜检查吞咽顺利,腭咽闭合良好。所有患者likert评分法均为4~5分。结论 游离延展上臂外侧皮瓣解剖恒定、厚度适宜、血供可靠,是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中效应蛋白Ptch、Smo和Gli1在舌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我院24例舌癌患者的病灶及癌旁组织中Ptch、Smo和Gli1的表达。结果:Ptch和Smo在舌癌组织中为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烟酒习惯等不相关,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相关性,在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越高的舌癌组织中表达越高。部分Ptch及Smo阳性表达的舌癌组织中,Gli1也呈阳性表达。结论:HH信号通路可通过Ptch和Smo的过度表达,有可能通过进一步激活转录因子Gli1及其他目的基因,与舌癌的发生及发展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5.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是一种由平滑肌细胞或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所组成的恶性肿瘤,临床上非常少见,占成人软组织肿瘤5%~10%,好发于富平滑肌组织的器官,以消化道和子宫最为常见[1].LMS发生于口腔颌面部则极为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报道1985~2005 年间本院收治的8 例口腔颌面部平滑肌肉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与预后,以期为口腔颌面部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rhBMP-2/PDLLA涂层诱导钛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情况。方法:选取8只比格犬,在其双侧胫骨随机植入PDLLA/rhBMP-2、PDLLA、rhBMP-2涂层和空白种植体,术后2、4、8、12周进行生物力学测定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比较各组新骨形成和骨结合情况。结果:rhBMP-2/PDLLA涂层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早于其他组;4周时rhBMP-2/PDLLA涂层种植体骨结合明显优于PDLLA组、空白组(P〈0.05),8周和12周时PDLLA/rhBMP-2涂层种植体骨结合优于PDLLA组,并有大于其他两组的趋势。结论:新型涂层材料PDLLA/rhBMP-2具有促进新骨形成和提高骨结合率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7.
腮腺癌的治疗──148例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总结了1968年12月至1986年12月腮腺癌148例治疗和随访。5年、10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60.1%、47.1%、43.5%.其手术范围和面神经是否保留应根据病变大小、临床分期、病理性质而决定。早期治疗、首次治疗的成功、原发灶的彻底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对腮腺癌的疗效评价应区分低度和高度恶性为宜。  相似文献   
58.
P-6/ABM复合物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胞结合肽(P-6肽)与无机骨粒(ABM)复合物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P-6/ABM复合物植入兔颅骨缺损区,分别于2、4、8周进行X线、组织学观察,以ABM植入组为对照,评价其骨修复能力。结果:结果表明X线、组织学检查P-6/ABM组较ABM组有更多新骨形成。结论:P-6/ABM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9.
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层瘤(简称MNTI,下同。Melanotic neurectodermal tumourof infancy)具有不良的临床和X线表现,但其生物学行为却是良性过程的一种自相矛盾的肿瘤。自Krompecher(1918)首先报告以来,至1983年,国外文献已报道159例,国内近年来亦有零星报告随着病例报告不断增多,出现了一些恶病病例的报告,因此MNTI引起愈来愈多学者的兴趣和重视。本文报告2例,并作文献复习。病例介绍病例1,男,7个月。发现左上前牙龈肿胀4月。近来生长迅速,影响吮吸。患儿体健营养好。(?)已萌出,(?)松动Ⅱ°,上唇抬高,(?)区唇腭侧隆起的肿块约2.5×2×2cm大小,界不清,固  相似文献   
60.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之一 ,其治疗通常以手术切除为主。作者于 1997 0 1~ 2 0 0 1 0 1,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囊内注射 ,治疗舌下腺囊肿 165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5例 ,男 5 5例 ,女 110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74岁 ,平均年龄为 3 3 .5岁。囊肿发生在口底左侧舌下腺的 87例 ,右侧 78侧。均为口底粘膜下青灰色透明或半透明的软包块 ,除有肿块不适感外 ,一般无痛感 ,大的包块触诊有波动感 ,穿刺可抽出棕黄色蛋清样或无色粘稠液体。囊肿 :最小 1.5cm× 1cm ,最大 4.5cm× 4cm。2 治疗方法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