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59篇
医药卫生   290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探索32 磷玻璃微球组织内照射及联合加热治疗对小鼠移植瘤S180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给予小鼠移植瘤S180动物模型32 磷玻璃微球组织内照射、加热治疗及联合治疗 ,第 15天取标本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空白对照组、加热组、内照射组及联合治疗组细胞凋亡指数 (AI)分别为 0 39、0 5 3、0 5 9和 0 91;加热组、内照射组及联合治疗组AI值明显较空白对照组高 (P分别为 <0 0 5、<0 0 5、<0 0 1) ,联合治疗组AI值较其它治疗组高(P <0 0 5 )。结论 :32 磷玻璃微球组织内照射及加热治疗均可促进小鼠移植瘤S180的细胞凋亡 ,加热可使内照射治疗的凋亡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72.
治疗各型舌下腺囊肿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摘除受累侧整个舌下腺腺体[1,2 ] ,然而摘除腺体创伤大 ,并可能引起并发症 ,非理想方法。而袋型缝合法复发率高 (6 0 %~98% ) ,现基本废弃[4 ] 。作者采用一种简单、实用、创伤小的填塞法达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方法与结果1 临床资料 收集舌下腺囊肿 31例 ,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16例 ,年龄 1岁 2个月~ 44岁。囊肿最小为 1cm×1cm ,最大为 5cm× 7cm。其中 :中央型 1例 ;一侧伴颌下型 4例 ;一侧型 2 6例。2 手术方法  2 %利多卡因 3ml阻滞麻醉患侧舌神经 ,沿颌下腺导管方向纵行…  相似文献   
73.
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后三维有限元的应力-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SSR0)前徙下颌后,在不同颌周肌肉作用下,下颌升支手术区内的应力分布情况,从理论力学的角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建立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并与正常对照分析。结果: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前徙下颌后,不同颌周肌力作用时,骨愈合部位大应力区的分布状况不一样,下颌角和下颌升支后份为应力集中的区域。结论:正常情况下的应力对于骨折愈合区可能是骨段固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SSR0后,近远中骨段的固定位置应选择在能使下颌升支应力分散的区域,至少应保持6—8周。  相似文献   
74.
应用穿颊器口内入路微创治疗下颌骨角和升支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口内和穿颊的手术入路处理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并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4-01~2005-07间18例连续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患者,用穿颊器经过颊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随机选取同时期的另外20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仍按照传统口外入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2组间进行对比。结果:用口内和穿颊入路患者中有1例内固定术后骨折处仍有小幅动度,还需辅以颌间固定;口外入路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中有2例需行术后颌间固定。没有术后感染发生,没有出现需要行切开引流或需取出固定物的病例。结论:通过口内和穿颊入路行坚强内固定适用于不伴有严重错位或粉碎性骨折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部骨折的病例。  相似文献   
75.
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对小鼠肉瘤肺转移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肉瘤血行肺转移模型 ,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TNP 470对肉瘤肺转移的形成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筛选经反复小鼠腹腔注射 ,能持续引起小鼠血性腹水的S 1 80腹水癌细胞。按每鼠 1 .6× 1 0 6 / 0 .2ml经尾静脉接种于 1 5g左右的离乳幼鼠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TNP 470治疗组 ,每组 1 0只。接种后 2 4h起隔天皮下注射给药 ,第 1 5天处死小鼠 ,称肺湿重。肺组织切片 ,镜下计转移灶数。结果 经筛选的S 1 80肉瘤细胞尾静脉注射可成功建立小鼠血行肺转移模型。TNP 470 1 0 0mg/kg可有效减少小鼠肺转移模型中转移灶的数目并抑制转移灶的增大 ,但尚不能完全抑制转移灶的形成。结论 使用TNP 470等血管生成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肿瘤血行转移灶的形成和生长  相似文献   
76.
农晓琳  王大章  周诺  蒙宁  蒙敏  李佳荃 《肿瘤》2003,23(6):507-507,531
肉瘤生长快 ,对邻近器官、组织破坏大 ,易于血行转移 ,术后易复发 ,放化疗均不敏感。手术切除不易彻底。扩大切除常导致器官缺失或容貌缺损 ,因此迫切需要寻找能有效抑制瘤体生长 ,防止术后复发、转移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拟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TNP 4 70能否有效抑制颌面部肉瘤的生长。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  1.KM种小鼠 ,由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动物室提供 ;2 .S 180肉瘤细胞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药理室保存 ;3.TNP 4 70 ,TakedaChemicalIndustries ,Ltd ;4 .阿拉伯树胶 ,Sigma。1.2 实验方法1.选用 18g左右KM小鼠 4 0只 ,随机…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下颌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新骨生成进行动态定量组织学观察,探讨下颌牵张成骨过程中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采用牵张成骨术延长10只山羊双侧下颌骨10mm,于术后第10、15、25、35和45天各处死2只动物;另选取2只山羊.不实施手术作为正常对照组。用骨组织形态法评价新生骨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用四环素荧光标记法间接测定新骨的中成速率.外用方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10天组到45天组的平均骨小梁体积分数、平均骨小梁厚度、平均骨小梁数目和新生骨小梁体积密度比均表现为向正常对照组阶梯式递增(P〈0.05),而平均骨小梁分隔距离和新生骨小梁表而积密度则表现为向正常对照组阶梯式递减(P〈0.05)。从15天组到45天组,成骨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破骨细胞活性则表现为向正常对照组阶梯式递增(P〈0.05)。从15天组到45天组,新骨生成速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3个数量级的差异(P〈0.05)。结论:在下颌骨牵张过程中,新生骨小梁由少到多,从幼稚到成熟:新骨生成过程持续活跃:骨吸收改建过程逐渐增强:牵张期新骨生成速率快于固定期。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在建立模拟双侧唇裂及上颌前颌骨加压的定量研究动物模型基础上,动态探测颅颌面发育全过程的规律。方法 将40只3周龄实验兔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5只;造裂对照5只;只对前颌骨施加不同压力分3组,各5只;造裂并对前颌骨施加不同压力分3组,各5只。借助头影测量定时观察各组动物颅颌面发育的全过程,并对受压迫的前颌上颌缝进行一系列微观研究。结果 实验组面中份生长有一个暂时的延滞效应期,但对前颌骨施加后推力最终并未影响上颌骨的生长潜力。结论 ①对幼兔用主动矫治器是较理想的前颌骨后推加压定量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②用主动矫治器行双侧唇腭裂术前矫治前突的前颌骨是合理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9.
对15例上颌前部骨切开后退术患者的手术前后X线头影测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软组织鼻底点Sn,上唇凹点A'分别以上齿槽座点A的37%和63%向后移动,上唇突点Ls以上中切牙切缘点Is的75%向后移动。同时还分析求得了施行该术式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关系和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0.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合成肽的设计与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预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连续性表位,利用VEGF合成肽制备抗VEGF合成肽单克隆抗体。方法根据VEGF189氨基酸序列,采用抗原指数方案及Goldkey软件,预测VEGF表位,确定合成肽序列,在430A固相自动肽合成仪上合成。结果VEGF氨基端1-26残基被确定为合成肽序列并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