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9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牙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 探讨牙种植体植入后即刻修复的临床可行性、技术特点并评估其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从1999年3月至2003年12月间,共24例患者行种植体植入后即刻修复。3例无牙颌患者在下颌前部各植入4个专用种植体,1周内完成种植体支持的连杆式上部结构覆盖义齿修复;21例牙列缺损患者共植入30个种植体,均于1周内在种植体上部完成树脂单冠或联冠修复,4-6个月后行种植体烤瓷冠修复。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3、6、12个月,之后每12个月复查1次。结果 24例共42个种植体即刻负重。平均负重28个月(最短3个月,最长49个月),种植体无脱落、无感染,种植体周围未出现X线透影,未见明显骨吸收。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特殊设计的种植系统,应用改良的种植外科和修复技术对一些牙列缺损及无牙颌患者行种植即刻修复,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2.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口腔种植骨再生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 探讨与评估富血小板血浆促进口腔种植骨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临床作用和效果。方法 口腔种植骨缺损病例共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9.6岁;上颌窦提升植骨7例,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植骨3例。病例分为2组,对照组6例,单纯植入骨替代品β相磷酸三钙,实验组4例,植入β相磷酸三钙与富血小板血浆混合物。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行X线检查;每组各有3例在术后4-6个月的二期手术中取得植骨标本,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10例均未出现植骨感染,愈合良好。影像学观察显示植骨材料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良好。组织学观察可见各组中β相磷酸三钙颗粒为胶原纤维样组织或蓝染的新生骨组织包绕,无炎症细胞浸润表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植骨颗粒周围包绕着较为稠密的蓝染组织,新形成的编织骨排列更为整齐有序,并可见大量蓝染组织侵入β相磷酸三钙颗粒微孔内部,颗粒吸收改建明显。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口腔种植骨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背景:股骨近段髓腔的形态学特点对于股骨假体的匹配和远期稳定性至关重要.但目前还没有基于三维CT多平面重建股骨近段髓腔的形态学研究.目的:分析国人近段股骨髓腔的总体三维形态学特点,用以指导假体设计和手术操作.方法:50件(25对)正常国人的股骨标本,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提供.对股骨标本进行CT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在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重建图像中选择标准化层面分别测量股骨前弓角、近段股骨髓腔长度、股骨距轴线与近段股骨髓腔轴线的夹角(股骨距矢状面倾角)、干骺端髓腔内壁倾角以及股骨颈前倾角.应用Pearson二元相关分析明确以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近段股骨髓腔长度为(175.6±8.6)mm;股骨前弓角为(10.6±1.8)°;在经股骨距内缘层面、中份层面和外缘层面股骨距矢状面倾角分别为(12.7±1.2)°,(6.3±0.9)°,(0.3±O.06)°;干骺端髓腔内壁倾角为(18.8±2.7)°;股骨颈前倾角为(11.0±2.3)°.相关分析表明股骨前弓角和股骨颈前倾角呈显著正相关(r=0.749,P=0.014).在矢状面上,由内侧向外侧股骨距轴线与近段股骨髓腔轴线逐渐趋向一致.虽然在外观上近段股骨在干骺端部位存在后弓,但近段股骨髓腔的轴线为直线,近段股骨髓腔无后弓.提示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直柄假体更能够适应国人近段股骨髓腔的形态.干骺端髓腔内壁的较大倾角使其成为股骨近端应力承载的最重要部位,因此干骺端髓腔内壁倾角应作为假体选择和术前计划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4.
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将与德国修复学会、美国种植学会联合举办“无牙颌种植外科及修复专题研讨会”。时间 :2 0 0 1年 6月 5日。内容 :Prof.Spiekermann ,Prof.Yildirim (德国 ) :无牙颌种植修复的现状 ,长期效果及未来。无牙颌种植修复上部结构设计原则及不同上部结构的功能和生物力学比较。Dr .Weiss (美国 ) :种植修复中的组织工程学。Dr.Molzan (美国 ) :无牙颌即刻种植后即刻负重。Dr.McCoy (美国 ) :如何在无牙颌种植修复设计中优化设计 ,降低负荷。Dr.LaMarS…  相似文献   
55.
颌骨牵引成骨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要求和原则。方法 对4例患者行颌骨牵引成骨术,年龄19~25岁,平均21.5岁。4例分别行术后、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结果 ①颌骨牵引成骨术的术前正畸治疗较为简单,一般情况在短时间内排齐上下牙列,便于不锈钢圆丝的应用。②颌骨牵引成骨术的术后正畸治疗最具特色且较为复杂。术后正畸的首要任务是采用颌间垂直牵引,使脱离咬合的后牙在短时间内建立He关系。在垂直牵引时,宜采用非常轻力。有些患乾需要采用颌间交互牵引,在纠正牙区开He的同时,敌正后牙的覆盖的关系。③颌骨牵引成骨术后,有些患者需要扩大上颌牙弓,矫正后牙的反He。④颌骨牵引成骨术后,由于肌肉的牵拉,颌骨有复发的趋势,因此除在骨牵引成骨术后保留骨牵引器2~3个月外,还应在术后正畸治疗时,尽早换用较粗的唇弓,以利于进行Ⅱ类或Ⅲ类颌  相似文献   
56.
108颗牙种植体修复一年后的临床及X线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牙种植体负重1年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种植体周围粘膜炎症与骨吸收的关系。方法对70例种植义齿修复患者共108颗负重1年以上的IMZ和Frialit-2种植体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结果所有种植体均无松动及种植体周围X线透射影等种植失败症状,牙槽骨高度降低的均值为(0.63±0.78)mm;粘膜有炎症的位点占所有检测位点的32.9%。重度炎症位点的骨吸收值明显高于轻度炎症位点和健康位点(P<0.05)。大多数种植义齿修复患者的口腔卫生及牙周健康状况均较差。结论IMZ和Frialit-2种植体负重1年后的临床效果满意;种植体周围粘膜炎症是种植体骨吸收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或控制粘膜炎症、改善口腔卫生和邻牙的牙周健康状况,是接受种植的患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随着现代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高能量创伤日趋增多.胸腰椎损伤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累及三柱的严重胸腰椎损伤也更常见.其治疗难度大,围手术护理较复杂,以往前后路联合手术时间长,创伤大.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仙灵骨葆胶囊(淫羊藿、丹参、补骨脂、地黄等)中淫羊藿苷和淫羊藿定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含量.色谱柱为Spherisorb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25℃.结果:淫羊藿定C在0.22~2.20μg内其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3.2%,RSD为3.1%.淫羊藿苷在0.04~0.40μg内其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3.2%.结论:本方法分析时间短且重现性和稳定性较好,可作为仙灵骨葆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植骨块在中老年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对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不同类型植骨块在中老年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术应用情况。本组86例,年龄45~73岁。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自体骨27例,异体无机骨17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41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自体骨1例。结果 全部病例经3~62个月随访观察,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无关门情况。结论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颈椎OPLL及颈椎过伸性损伤等有效方法;人工骨在减少病人痛苦、减少术中操作步骤等方面优于自体髂骨和异体无机骨。  相似文献   
60.
下颌前突外科手术前后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总结、分析口腔正畸-正颌外科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的治疗经验,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40例年龄为17 ̄38岁的下颌前突患者经口腔正畸与正颌外科联合矫治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例下颌前突患者平均术前正畸治疗时间9个月(2 ̄25个月),术后正畸治疗时间7.6个月(2 ̄15个月)。整个治疗过程平均16个月(4 ̄25个月)。术前正畸治疗的目标为排齐上下牙列,完成切牙和磨牙的去代偿治疗,整平牙例,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