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应用牵引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磨牙,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0例全景片和CT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压迫或紧贴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先应用正畸牵引技术牵引,经3~10周的牵引,使牙根远离下牙槽神经后再行拔除术。结果:20例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经牵引拔牙后,无1例发生下唇麻木,术后反应轻微。结论:应用牵引拔牙技术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解决了术后下唇麻木、骨折等高风险并发症的发生,也使拔牙更容易、更快。  相似文献   
72.
颞下颌关节镜盘复位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处于Ⅱ~Ⅴ期的患者纳入治疗范围,进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手术,主要操作要点为前附着松解和关节盘的水平褥式牵引缝合。术后连续对2004年8月—2007年3月期间接受关节镜下关节盘复位固定术的639例(764侧)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再次进行MRI检查,并根据自定的MRI评价标准,评价关节盘复位的效果。优为3个层面完全复位;良为2个层面完全复位;差为仅1个层面复位或完全未复位。将"优"和"良"定为有效,对复位"差"者再次进行手术、或改为开放性锚固术。结果:764侧关节中,术后MRI显示729侧为"优",占95.42%(729/764);24侧为"良",占3.14%(24/764);11侧为"差",约1.44%(11/764)。结论:颞下颌关节镜盘复位固定术是一种能将关节盘复位的有效术式,但其长期的稳定性尚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颅眶沟通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颅眶沟通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多有病例均接受显微手术肿瘤切除,其中额颞眶颧入路2例,眶额颧入路1例结果2例肿瘤全切,1例肿瘤近全切除。术后患者眼球突出均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改善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术后未见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4~10个月,平均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ioint,TMJ)盘锚固术中游离脂肪瓣的影像学变化及组织学转归。方法:选取3个月龄小型猪6只,术前拍摄TMJMRI。将左侧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关节盘前附着松解.并切取耳前区脂肪瓣,移植到TMJ松解后的间隙内。右侧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关节盘前附着松解。术后即刻、3、6个月分别拍摄TMJMRI,观察脂肪组织的影像学变化。术后3、6个月各处死动物3只.取脂肪标本.测量脂肪组织的体积.并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MRI示移植的脂肪组织在术后3个月、6个月信号逐渐减弱,脂肪瓣体积在术后3个月减少到67.7%.术后6个月减少为42.6%。HE染色示术后3个月脂肪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术后6个月可见新的脂肪小叶形成,小叶间纤维组织增生明显。结论:游离脂肪瓣移植6个月后,脂肪瓣部分存活,体积稳定,为TMJ外科临床应用游离脂肪瓣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5.
习惯性颞颌关节脱位是口腔科的常见病之一,发病时严重影响病人的进食,语言及社交给病人带来莫大的痛苦,以往对此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传统的关节腔内注射硬化剂不但反应严重,而且复发率高;而手术治疗对颞颌关节的正常生理结构有较大的干扰和创伤,病人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上颌窦牙源性囊性病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大型牙源性上颌窦囊性病变病例,采用开窗减压后二期刮治手术治疗,开窗后配戴塞治器,分为负压及非负压引流2种。应用Mimics定量测量病变体积变化,观察新骨改建、上颌窦炎症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包,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囊性病变和最终二期手术前囊性病变体积是否存在差异,通过成组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塞治器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纳入研究,负压及非负压引流各10例。开窗前囊性病变体积为(25 993.81±13 611.78)mm3,减压后最终体积为(5 386.30±3 546.30)mm3,体积缩小率为(77.54±13.01)%,缩小显著(P<0.001)。11例病变体积缩小>80%,9例介于50%~80%之间。非负压吸引组体积缩小率为(72.75±14.16)%,疗效优秀率40%;负压吸引组体积缩小率为(82.33±10.29)%,疗效优秀率70%,...  相似文献   
77.
硬化疗法及牵引缝合治疗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判关节镜手术治疗复发性脱位患者远期疗效的稳定性。方法 30例患者的34例复发性脱位关节进行了38例次关节镜手术(关节盘后区硬化疗法和关节盘缝合牵引固定术),其中4例次为重复关节镜手术,4例次为双侧同期手术,随访期2年以上的有21例患者的22侧受累关节,平均随访期4年(8年)。远期疗效:有效率95%(21/22),治愈率82%(12/22)。结论 关节盘后区硬化疗法及关节盘牵引固定术对复发性  相似文献   
78.
998年11月6~9日,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学组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暨全国第五届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有2项内容,一是学术交流;二是正式成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来自美国、日本、荷兰、英国、?..  相似文献   
79.
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19~31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前牙开!、后牙早接触和Ⅱ类错!,影像学检查见髁突骨质吸收、高度降低、体积减小、形态不规则,下颌支高度降低,常伴有下颌支及髁突的发育不足;MRI表现为髁突乃至下颌支骨髓腔信号降低呈黑色无信号区。10例患者中4例髁突切除后内窥镜辅助下肋骨- 软骨移植重建髁突,2例患者行关节盘复位修补术,4例患者未作治疗。结果4例重建髁突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重建的关节形态和功能良好,具有稳定的!关系;2例关节盘复位修补患者术后随访4~6个月,开!无明显加重,但髁突吸收区域亦未见适应性改建。结论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确诊;肋骨- 软骨移植重建髁突是治疗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0.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s,OMSI)是颌面部潜在筋膜间隙的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OMSI病例具有耐药菌感染增多、重症感染增多、致死风险增加等特点。为提高OMSI的治愈率,其治疗原则与方法需与时俱进。因此,依据国内部分专家当前诊治OMSI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