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医药卫生   211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00年3月~2001年3月,我科应用颈椎前侧方入路行椎间盘摘除减压微创手术,治疗颈椎病5例,均获得较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42~57岁,病程1~12个月。1.2术前神经功能状况根据Nurick伤残分级:I级,  相似文献   
992.
患者男性,39岁。因依咽管瘤伴阻塞性脑积水于1990年2月行肿瘤囊内摘除和双侧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术后辅以放疗。患者嗜睡状态趋剧,需服地塞米松片0.75mg/日和甲状腺素片40mg/日;因出现尿崩症,未能坚持正规治疗。1995年8月病情恶化,MRI复查示鞍上类圆形肿瘤48mmX53mmX37mm,诊断为颅咽管瘤复发。于1995年11月经岩骨和天幕人路行肿瘤全切除。术前为控制尿崩和维持电解质平衡,试用垂体后叶素溶液问/400)静滴为0.02U儿,体重72.skg。术后患者呈浅昏迷,缺乏口渴感,加之下丘脑一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出现严重水、电解质代谢紊…  相似文献   
993.
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脓毒症大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盲肠结扎并穿孔组各20只。外周血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及白细胞移行抑制实验,直接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α 。结果盲肠结扎并穿孔术后36h大鼠出现低皮质醇血症及过多的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免疫功能减弱,胸腺萎缩。结论 低皮质醇血症及过多的肿瘤坏死因子-α在造成脓毒症大鼠的免疫功能紊乱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核酸的吸收与代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95.
摘 要 目的: 分离纯化冬虫夏草菌发酵液多糖,并对虫草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液体发酵法培养冬虫夏草菌,水提醇沉法提取虫草发酵液多糖EPS和菌丝体多糖IPS,联合使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对虫草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凝胶过滤法测定其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再通过硫酸咔唑法分析糖醛酸含量。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多糖EPS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78 kDa,多糖含量为94.8%,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摩尔比为4.5∶8.0∶1.0;糖醛酸含量为6.0%。多糖IPS 的Mr为42 kDa,多糖含量为92.5%,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摩尔比为2.8∶3.0∶;糖醛酸含量为4.5%。结论: 虫草多糖EPS和IPS均是杂多糖。  相似文献   
996.
胃癌患者的预后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导致胃癌患者营养不良的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明确,除了厌食、进食困难等,胃癌患者营养不良可能与宿主-肿瘤相互作用产生具有代谢活性的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瘦素、核因子-κB等。相关因子之间关系复杂,相互调控,构成一个精密的调控网络。因此,进一步探索胃癌患者营养不良与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可能为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7.
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内皮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并脑血管病患者的内皮功能变化。方法 :以循环内皮细胞 (CEC)作为血管内皮细胞 (VEC)损伤的指示物 ,以血浆内皮素 (ET 1)、一氧化氮 (NO)作为VEC功能变化的标示物。采用Hlandove方法检测CEC ,放免法测定血浆ET水平、比色法测定NO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CEC、血浆ET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 ,NO水平显著下降 ,CEC与血浆ET水平显著正相关 ,与NO水平显著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内皮功能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GI)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相关性及HGI在DCAN发病风险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 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收缩压及舒张压、体质指数(BMI)等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并计算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留取24 h晨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根据FPG与HbA1c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并计算HGI。根据HGI 数值,采用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低HGI组、中HGI组及高HGI组三组,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检验分析各组间基线资料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CAN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9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DCAN组293例,非DCAN组700例,DCAN的发病率为29.5%(293/993),低HGI组(331例)、中HGI组(331例)及高HGI组(331例)三组DCAN的发病率分别为15.1%(50/331)、28.7%(95/331)、44.7%(148/331),随着HGI水平的增高,DCAN的发生率随之增加,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始模型显示,随着HGI的增加,DCAN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优势比1.445,95%可信区间(CI)1.281~1.629),P<0.01]。在校正年龄、糖尿病家族史、FPG、HbA1c、hs-CRP、UACR>30 mg/g、eGFR、BMI、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混杂因素后,HGI为DCAN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578(95%CI 1.378~1.808),P<0.01]。高HGI 组患者发生DCAN的风险是低HGI 组的4.545倍(95%CI 3.137~6.585,P<0.05),中HGI组发生DCAN的风险是低HGI 的2.262倍(95%CI 1.541~3.320,P<0.05)。结论 HGI与2型糖尿病患者DCAN发病密切相关,HGI检测有望用于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个性化风险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百草枯农药急性经口染毒对小鼠的毒性反应和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 SPF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百草枯农药染毒6 h、1 d、3 d和7 d和对照组共5组,百草枯农药60 mg/kg.BW一次经口灌胃染毒,对照组使用蒸馏水灌胃。观察动物的体重和死亡数等中毒表现,并测定血液中14项血细胞参数。结果百草枯农药染毒动物体重下降、活动减少、毛发蓬松、呼吸困难,死亡率为16.67%。百草枯农药染毒3 d组与对照组比较,雌鼠的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降低(F=2.96,P0.05),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增高(F=3.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草枯农药60 mg/kg经口染毒对小鼠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症状,染毒后3 d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单核细胞百分比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