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安氏Ⅱ类错严重影响儿童颅面的正常生长发育,Angle在1899年最早提出安氏Ⅱ类错的概念。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骨性Ⅱ类错除存在矢状方向的异常外,其颅底结构、面部垂直向关系、牙及牙槽软组织外形等也存在不同程度异常。1颅底形态异常与错国外学者对颅底与错的相关性进行了较多研究[1],认为颅底形态与错畸形密切相关,颅底结构决定髁状突的位置;髁状突的生长方向影响下颌生长旋转;颅底板是颌面部发育的膜板,对面中部的发育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对颅底的解剖结构和形态是否为错的早期病因,目前仍存在争论。Varrela[1]研究发…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中不同控根附件在磨牙近中移动过程中的力学影响。方法:利用锥形束CT(CBCT)扫描获取上颌骨数据,采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和Ansys等软件建立包括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隐形矫治器和不同控根附件的4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即模型A-无附件;模型B-颊侧垂直矩形附件;模型C-颊侧单个半圆柱形优化附件;模型D-颊侧双半圆柱形优化附件。模拟上颌第一磨牙在隐形矫治器作用下的近中移动,比较其周围牙周膜应力分布、位移模式和牙槽窝近中内表面应力分布。结果:颊侧双半圆柱形优化附件模型的近中牙周膜压力分布和近中牙槽窝应力分布最广泛,旋转中心最靠近根尖孔,其控根效果最好。颊侧垂直矩形附件牙周膜近中面压力分布靠颊侧明显比靠腭侧广泛,颊侧位移旋转中心比腭侧明显靠近根尖孔,说明此附件对颊侧控根效果优于腭侧。单个颊侧半圆柱形优化附件的牙周膜受力及位移模式与无附件相比无显著差别,但位移最大值更大。结论:添加控根附件后,增加了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效率。颊侧双半圆柱形优化附件控根的作用优于传统矩形附件,但是所有的附件组合均使磨牙发生近中倾斜移动。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骨保护素(OPG)对牙移动影响.方法 选用10周龄雄性SD(Spargue-Dewley)大鼠80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只.用40g力的拉簧牵引右上颌第1磨牙移向近中.将重组人骨保护素rhOPG-Fc和生理盐水分别注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右上颌第1磨牙腭侧黏骨膜下.在1、4、8、12d分别处死实验大鼠,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右上颌第1磨牙近中的移动距离,观察右第1磨牙近中根压力侧牙周组织形态的变化和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1)实验组右上颌第1磨牙的移动距离在8d和12d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2)实验组大鼠右上颌第1磨牙近中根压力侧的牙槽骨骨吸收量少于对照组.(3)实验组大鼠右上颌第1磨牙近中根压力侧破骨细胞数量在4、8、12d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局部注射OPG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减少牙齿移动.  相似文献   
25.
锁是后牙的一种错畸形。全部后牙正锁常是因为这一侧多数乳磨牙重度龋或早失,不得不用对侧后牙咀嚼,日久废用侧易形成深覆盖,由深覆盖再发展而成为全部后牙正锁。全部后牙锁是各类错畸形中危害较大的一类,严重阻碍下颌正常运动,降低咀嚼功能,影响下颌有关肌肉的动力平衡,形成继发性下颌骨左右侧发育不对称及颜面不对称畸形,极易引起颞下颌关节疾患。 临床表现为患侧下颌牙槽骨和牙弓缩窄,下后牙严重舌侧错位或倾斜,但上后牙颊侧错位不明显或基本正常。这类患者,可戴用下颌单侧垫式矫治器。即在健侧下后牙上做解剖式垫,垫高度应…  相似文献   
26.
冒叶琳  戴红卫  冯刚 《重庆医学》2007,36(2):138-140
目的 研究判断重庆地区女性垂直向不同面部生长型常用指标参考值.方法 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重庆地区160例青春发育高峰期前后个别正常(牙合)女性进行多元聚类研究.结果 获得了判断重庆地区女性不同面部生长型的3类常用指标的参考标准,并比较不同地区判断面型的参考标准,得出与北京地区相比,重庆地区个别正常(牙合)女性的下颌水平生长趋势可能更明显.结论 面部生长型受环境因素所影响,建立不同面部生长型的判断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余兴华  戴红卫  张定铭 《重庆医学》2007,36(4):305-306,308
目的 采用McNamara分析法评价前方牵引对替牙列晚期Ⅲ类骨性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例替牙列晚期骨性反(牙合)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用面罩前方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McNamara分析法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矢状方向上有效上颌长度,上颌突度,上切牙突距增大;垂直方向上下前面高增大.结论 前方牵引能够改善Ⅲ类骨性错(牙合)的矢状关系,有利于错(牙合)的纠正.  相似文献   
28.
王胜林  戴红卫 《人民军医》2006,49(11):669-670
安氏Ⅱ类错[牙合]严重影响儿童颅面的正常生长发育,Angle在1899年最早提出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概念。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骨性Ⅱ类错[牙合]除存在矢状方向的异常外,其颅底结构、面部垂直向关系、牙及牙槽软组织外形等也存在不同程度异常。  相似文献   
29.
应用含氟牙膏预防固定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研究通过指导接受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以期找到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来预防牙釉质脱矿。方法 :随机选择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 6 0名分为氟化物组和对照组。氟化物组采用含氟牙膏刷牙 ,对照组采用不含氟牙膏刷牙 ,分别比较矫治前后两组患者及被观察牙齿牙釉质脱矿发病率和脱矿程度 ,患者牙釉质脱矿程度用釉质脱矿指数 (EDI)代表。结果 :矫治前两组患者及被观察牙齿牙釉质脱矿发病率和脱矿程度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矫治后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病率氟化物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被观察牙齿牙釉质脱矿发病率氟化物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发生 1度脱矿的牙数氟化物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发生 3度脱矿的牙数氟化物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2度脱矿两组发病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氟化物组EDI小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在固定正畸治疗中 ,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牙釉质脱矿。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估上中切牙点(the upper incisor,UI)与前鼻棘点(the anterior nasal spine,ANS)的矢状距离对成人侧貌审美的影响,为临床定位上前牙提供依据。方法:验证ANS在治疗过程中的稳定性,比较53名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前鼻棘点-翼上颌裂点(pterygomaxillary fissure,Ptm)长度以及其与真性水平面(the true horizontal,HOR)角度。正畸医生选出最美观男女,作为基础模型,在HOR上移动UI,改变UI-ANS矢状距离,Dolphin软件VTO(visual treatment objective,治疗目标预测法)功能模拟出变化后的侧貌,由专业组与非专业组审美排序。结果:ANS-Ptm长度治疗前为(50.67±0.96) mm,治疗后为(50.61±0.45) mm;ANS-Ptm与HOR角度治疗前为4.37°±0.53°,治疗后为4.75°±0.53°。ANS-Ptm长度以及以HOR角度在正畸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侧貌中,专业组对UI-ANS矢状距离变化(0 mm)评价最高,非专业组对-1 mm评价最高(P<0.05);专业组与非专业组均对变化为0 mm的女性侧貌评价最高(P<0.05)。结论:在正畸治疗前后,ANS存在矢状向上的稳定性。UI、ANS在矢状向上越接近,相对应的侧貌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