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人们对生命"量"和"质"的双重关注,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正是顺应这一转变而产生的新的健康指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备受瞩目,曾被誉为"医疗保健领域的第三次革命"[1].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正呈蓬勃兴起之势.下文就口腔癌患者QOL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
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 ,由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涎腺肿瘤协作组及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涎腺疾病学组筹备组主办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的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1年 9月 2 1日~ 2 3日在北京召开。现已开始征文 ,内容包括涎腺肿瘤、各类非肿瘤性涎腺疾病、涎腺的生理与生物学、唾液的研究等。投稿要求全文和 5 0 0字以内的摘要各 1份。截稿日期为 2 0 0 1年 4月 30日。来稿请寄 :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彭歆收 ,邮政编码 10 0 0 81。电话 :(0 10 ) 6 2 179977 2 2 95。…  相似文献   
93.
94.
双侧上颌骨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双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1999年7月~2003年8月期间完成的16例应用游离组织瓣行双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上颌骨缺损的原因、缺损的分类、所采用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游离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应用游离组织瓣行双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适应证和可行性。结果 所采用的游离瓣包括腓骨瓣(9块)、腹直肌皮瓣(6块)、前臂皮瓣(3块)。术后1例腓骨瓣出现血管危象,经抢救成活,其余的游离瓣术后均未出现血管危象,并全部获得成活。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除了早期的2例供区并发症外,其余的并发症均不严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结论 应用游离组织瓣行双侧上颌骨缺损修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且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应根据不同缺损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游离组织瓣移植。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术前放射治疗对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3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由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1007例患者的1066块头颈部游离瓣移植术,分别统计全部患者及术前放疗组和术前未放疗组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在游离瓣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1007例患者中,146例共计170块游离瓣有术前放射治疗史(放疗组),861例共计896块游离瓣无术前放疗史(未放疗组),放疗组游离瓣的成功率为97.6%,未放疗组游离瓣的成功率为98.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4%,未放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未放疗组有2例严重的供区并发症外,两组其余的并发症均不严重,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术前放射治疗并非是影响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成活的重要因素,正确选择游离瓣供区和受区血管,可靠的血管吻合技术,认真做好术前和术后处理,有助于减少游离瓣移植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6.
随着自体颌下腺移植手术治疗眼干症迅速的发展,颌下腺移植术后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颌下腺动静脉和导管的微解剖和腺体的微血管构筑成为研究的热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7.
日间手术是指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的手术,具有加快病床周转、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减少院内感染、加速患者康复及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为部分中、小手术患者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疗服务。由于同时涉及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等多个环节,日间手术的开展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口腔颌面外科日间手术仅在部分医疗机构初步开展,尚未普及,且缺乏统一的规范化流程。为促进我国口腔颌面外科日间手术的发展,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15所医疗机构相关领域专家,参考国外日间手术的发展经验并结合国情,讨论并制订了本专家共识,以期对我国口腔颌面外科日间手术的开展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8.
背景:预制个性化骨瓣具有创伤小、血运好、可带软组织、形状可定制等优点,可用来修复血管床欠佳的骨缺损。 目的:建立预制骨瓣修复灵长类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 方法:对9只恒河猴进行头颅扫描并制作个性化钛网。将复合或者未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脱钙冻干骨、珊瑚装入个性化钛网,植入背阔肌中进行个性化、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瓣的预制或者原位植入下颌骨节段性缺损。13周时,个性化、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瓣预制成功,将其转移修复下颌骨节段型缺损。采用临床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异位预制个性化骨瓣及原位植入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预制骨瓣和原位植入的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珊瑚能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原位植入复合或未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脱钙冻干骨和单纯珊瑚不能修复下颌骨缺损。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脱钙冻干骨、珊瑚预制个性化、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瓣成功,转移后均能成功修复下颌骨缺损,而且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优于材料直接植入下颌骨缺损组。实验证实预制个性化骨瓣修复恒河猴下颌骨缺损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以口腔颌面部肿瘤融合课程为教学内容。2017级本科生为试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2015级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对两组学生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闭卷考核。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反馈结果。结果:对照组学生60人,考试平均成绩为92.83±11.66分,试验组学生84人,考试平均成绩为92.02±10.27,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371)。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吸引力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281);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5);但混合式教学模式显著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增强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学习效率。该教学模式值得在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教育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吻合双静脉的游离腓骨瓣移植20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吻合两根静脉的游离腓骨瓣移植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吻合两根静脉的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上、下颌骨缺损206例,选用的受区静脉包括颈外静脉、面前静脉、面总静脉和颈内静脉,占全部受区静脉的86.9%。结果 术后1块腓骨瓣因动脉血栓而改用非血管化骨移植,游离腓骨瓣的临床成活率为99.5%,术中和术后均无静脉危象发生。结论 同时吻合两根静脉的游离腓骨瓣移植可有效防止或降低静脉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游离腓骨瓣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