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192例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192例的204块头颈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1999年5月-2001年3月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192例,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病理诊断、缺损情况、所采用组织瓣的类型、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前臂皮瓣(83块)、腓骨瓣(81块)和腹直肌肌皮瓣(32块)为采用最多的3种游离组织瓣,占全部组织瓣的96.1%;成功率为98.5%,术后11例发生血栓,其中8例经抢救成活,3例失败;57例受区和供区出现并发症,但大我数并发症均较轻,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组织瓣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 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安全可靠,明显优于传统的带蒂组织瓣,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2.
<正>自20世纪70年代"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的概念提出以来~([1]),诸多研究~([2-3])表明,家庭功能与个人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学的研究范围也逐渐拓展到家庭领域。家庭功能在护理学研究中的不断深入,使得人们对家庭功能理论的需求逐渐增加。现将家庭功能测评工具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家庭功能测量工具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穿支皮瓣由皮肤穿支血管供血,是常用的组织缺损修复形式,但头颈部解剖复杂、缺损形式多样以及穿支血管解剖变异等,阻碍了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进一步应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临床应用缺少相关治疗指南,穿支血管的术前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穿支皮瓣的应用设计缺乏科学的规范,穿支皮瓣修复术后缺少客观的监测和评价体系。为进一步统一和规范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提高重建效果,本共识总结全国多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团队的实践经验,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24.
1999年8月至2005年3月,我们采用吻合血管的肩胛游离皮瓣和腓骨肌皮瓣配合正颌外科治疗8例严重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5.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委员会涎腺肿瘤协作研究组第四次研讨会于1997年8月21~23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会议由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5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本次会议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残端作为头颈部游离瓣移植受区静脉的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均采用颈内静脉残端作为头颈部游离瓣移植受区静脉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全部游离瓣的血管蒂长度均能直接到达颈内静脉残端的位置,术后无1例游离瓣出现血管危象,全部游离瓣均获得100%成活。结论:在没有其他合适受区静脉的情形下,颈内静脉残端可以作为头颈部游离瓣移植可靠的受区静脉。  相似文献   
27.
死亡质量是评价临终关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死亡质量评价的测评工具包括死亡质量问卷-31、ICU死亡质量问卷-家属版、ICU死亡质量问卷-护士版、临终期体验问卷、长期护理死亡质量问卷、高质量死亡清单、死亡质量问卷-13等,测量工具各具特色,并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28.
外科模板在游离腓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外科模板在上颌骨切除同期自体腓骨瓣移植修复术中的作用。方法 7例因上颌骨肿瘤需行上颌骨切除术并同期自体腓骨瓣修复的患者,术前取研究模型,根据拟行的手术范围进行模型外科设计,确定牙槽突缺损范围,并将模型修整成需要重建的理想解剖形态,制作模板。外科医生在术中根据模板对腓骨瓣塑形,并确定腓骨瓣固定的位置。术后取研究模型观测腓骨瓣的就位情况,三维CT评价腓骨与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 经过外科模板的术中定位,腓骨瓣与下颌骨达到正常相对位置关系,垂直向间隙适合常规叉齿或种植义齿修复。患者戴用义齿后的咀嚼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外科模板是修复医生和外科医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载体,为患者术后功能和外形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腮腺淋巴结炎继发化脓性腮腺炎的CT及声像图特点,以明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10例腮腺淋巴结炎继发化脓性腮腺炎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进行CT和B超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腮腺淋巴结炎继发化脓性腮腺炎CT检查虽可见腺体内斑点状密度减低,密度不均,但腮腺轮廓完整:B超检查表现为腺体内点状低回声,或多个厚壁无回声区,随病变减轻,无回声区缩小并减少。结论 腮腺淋巴结炎继发化脓性腮腺炎可以通过CT及B超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与腮腺恶性肿瘤相鉴别,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30.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骨转移在该类患者中较为常见。二膦酸盐药物是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一线化学治疗药物,长期应用可以发生颌骨坏死。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应用二膦酸盐药物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后患者发生颌骨坏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二膦酸盐颌骨坏死的患者,筛选出其中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共纳入14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60.21岁,平均罹患肿瘤时间9.77年,平均出现骨转移时间为5.67年,平均应用二膦酸盐药物的时间为3.29年。患者均无系统应用激素治疗史,无糖尿病史。9例患者曾经拔牙,口腔内颌骨坏死症状的平均时间为8.58个月,发生在下颌骨者10例,上颌骨3例,上、下颌骨1例。10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中,3例治愈,6例好转,而4例经保守治疗的患者中2例临床症状明显加重。结论:乳腺癌患者自开始应用二膦酸盐药物至发生颌骨坏死的用药时间较长,多数患者没有糖尿病及应用激素治疗史。拔牙本身与颌骨坏死的严重程度没有直接关系,下颌骨是最常受累的部位,手术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乳腺癌患者发生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