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牙周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高而且病程迁延容易复发。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牙周病学在微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治疗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釉原蛋白(amelogenin,AMG)重组质粒PcDNA3.1-AMG能否在小鼠肌肉组织中获得正确表达.方法采用裸质粒直接注射法将溶于200 μL磷酸缓冲液中的100 μg质粒 PcDNA3.1(对照组)或PcDNA3.1-AMG(实验组)分别导入Balb/C小鼠的胫前肌内,注射后第3、7、14天分批处死小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肌肉组织内釉原蛋白的表达.结果注射PcDNA3.1-AMG的肌肉组织的肌细胞和细胞间质中均检测到釉原蛋白的表达;而注射PcDNA3.1的肌肉组织的肌细胞和细胞间质中均未检测到釉原蛋白的表达.结论 PcDNA3.1-AMG成功地转染了肌肉细胞,并且外源基因能够在肌细胞内转录、翻译并正确表达釉原蛋白.  相似文献   
33.
伴放线放线杆菌与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的关系密切。该菌的多种毒力因子中,白细胞毒素的研究最深入。菌株编码白细胞毒素的操纵子中启动子区的结构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产生白细胞毒素的量,形成致病力强的高毒株,并与不同人群中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的发病情况相关。本文就伴放线放线杆菌与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牙周组织再生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前牙周病的治疗包括3个方面:消除炎症、防止感染复发及重建牙周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牙周病变过程中牙周组织因炎症而破坏,如何获得牙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即牙周组织再生,是牙周病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只有来源于牙周膜的牙周前体细...  相似文献   
35.
国际牙科研究学会第三届东南亚地区会议于9月8日在香港大学菲腊牙科医院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流行病学及口腔病预防方面的研究:如成都市和广州儿童龋病发生率调查,45~65岁香港居民龋病及治疗需要状况、北京市中学生牙齿健康情况等;2.龋病病因学、治疗学的研究:如SIgA与龋患关系、新抗龋剂的临床和实验研究;3.牙周病病因学及流行病学及治疗的研究;如螺旋体在牙周病中的作用、羟基磷灰石在  相似文献   
36.
乳矛龋蚀减少: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儿童的保育环境及饮食生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影响到儿童龋病的罹患情况。根据1957年以来每6年发表一次的厚生省(注:日本厚生省相当于我国卫生部)的牙病调查资料表明,全国平均乳牙龋病的发  相似文献   
37.
根分义对磨牙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区域,因为在该处经常形成难于处理的牙周袋。1964年Masters等人曾在下颌第一磨牙颊面意外的观察到一个急性牙周脓肿,其牙周膜是十分正常的,在分义处发现一明显的釉质突起,从而引起疑问,即牙釉质突起与牙周袋之间是否有相互关系,此种釉质突起曾被描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检测IL-1B+3953等位基因在不同牙周健康状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分析IL-1B+3953等位基因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关系。方法。方法:选取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汉族:①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85例;②轻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97例。①②组患者检查全口临床牙周附着丧失量、牙周袋度;③牙周健康对照者89例。棉拭子刮取颊粘膜脱落细胞,用PCR-RFLP法检测IL-1+3953基因型分布。结果:在①组中,Ⅰ/Ⅰ、Ⅱ/Ⅰ、Ⅱ/Ⅱ基因型分布(%)分别为80、20和0,在②组中为85.57、14.43和0,在②组中为85.57、14.43和0,在③组中为95.51、4.49和0。在①组中Ⅰ和Ⅱ的等痊基因频率分别为0.90和0.10,在②组中为0.93和0.07,在③组中为0.98和0.02。经统计学分析重度慢性牙周炎性组和轻、中度慢性牙周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L-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有相关关,IL-1B+3953等位基因Ⅱ可能是部分慢性牙周炎患者易感性的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中间普里沃菌(P.i)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在成人牙周炎(AP)病变部位与健康部位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随机引物多聚酶链扩增法(APPCR)用法引物OPA-03和OPA-13对来自25例AP的101株P.i作基因型分析。结果:用引物OPA-03对101株P.i的APPCR分析,得到7种不同的基因型,用引物OPA-13对97株P.i的APPCR分析,得到12种不同的的基因型;同一患者口内有1-4种基因型,以1种为主,同一患者病变部位与健康部位均可有1-3种基因型,以1种为主;P.i在病变部位的优势基因型与P.i在健康部位的优势基因型基本一致,未发现与牙周健康状态相关的特定基因型P.i。结论:中间普里沃菌里内源性致病菌,在适宜的条件下过度生长导致牙周炎。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构建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sTNFR)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TNFR,为研究人sTNFR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合成与表达提供条件。方法 采用体外重组技术,将sTNFR的RT-PCR纯化产物及质粒 pcDNA3·1(+) DNA经kpnⅠ和xhoⅠ双酶切、胶回收纯化酶切片段后,体外连接这两个酶切片段进行定向重组,再将重组DNA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Competent Cells JM109。复苏后,在含氨苄青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筛选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 挑取的LB固体培养基上的6个单菌落经证实均为阳性克隆,即sTNFR与 pcDNA3·1(+)体外重组成功。结论 将sTNFR cDNA成功地插入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了质粒 pcDNA3·1(+)/sTNF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