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4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前,国际时兴酶和放氧剂结合的片剂型义齿清洁剂。但是,对国人所使用的义齿去污效果不明显,为此,我们另辟构思,设计了以酸性渗透剂(一种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液状清洁剂,并对其进行了各种临床及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我们研制的义齿清洁剂,去污效果明显优于国内外某些同类产品的试样,而且安全、无毒,对皮肤粘膜无明显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82.
使金属烤瓷冠美观的牙体预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美观效果,金属烤瓷修复体的金属底层边缘应位于游离龈下。在龈下部分牙体预备时由于在龈缘内面进行,可能伤及附着上皮,并引起出血,龈沟内的出血和渗出将影响用流动性印模材取印模的准确性。牙体预备时仅1/3部分车针是准确地用于牙体预备,剩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45例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三维重建组(n=77)和传统影像组(n=68).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倾向评分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评价并分析三维可视化重建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术中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显示,三维重建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影像组[(133.92±30.76)min Vs(157.70±36.13)min,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影像组[(6.94±1.41)d Vs(8.24±3.32)d,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24h内肌酐上升值和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完善三维可视化重建有助于行手术前规划,可提高复杂肾部分切除手术成功率,缩短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O型圈附着体内冠聚合度的改变对修复体固位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作O型圈附着体内冠替代物 ,分为 6 、9 、12 和 15 四组。应用O型圈后 ,铸造法制作外冠 ,通过拉力传感器测定外冠脱位力 ,该传感器与应变仪和微机相连。在微机中编制程序软件 ,可以记录外冠脱位时的瞬间峰值。结果 内、外冠脱位时 ,脱位力大小与内冠聚合度关系密切。内冠角度相同时 ,使用O型圈的脱位力明显大于不用O型圈 (P <0 .0 1)。不使用O型圈 ,当内冠聚合度大于 9 时 ,固位力明显下降。使用O型圈脱位力随内冠聚合度的增加而下降 ;当内冠聚合度为 15 时 ,其脱位力与不用O型圈内冠聚合度 6 时相当。结论 使用O型圈可以明显提高修复体固位力。使用O型圈内冠聚合度在 15 时 ,与不用O型圈内冠聚合度 6 时的固位力相当 ,提示O型圈式附着体内冠聚合度 15 以内时可满足修复固位要求  相似文献   
85.
5000例口腔修复病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了解近两年口腔患者牙列缺失、牙列缺损及牙体缺损的特点及修复状况。方法:对北京口腔医院近两年诊治的5000例口腔修复病例设计卡和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发病率在男女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缺牙数目的增加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上颌牙缺失明显多于下颌牙;下颌第一磨牙和上颌中切牙是发生缺失的最多部位。采用国内较先进的修复手段如圆锥型套简冠义齿、精密附着体义齿等进行牙列缺损修复的病例逐年增多。结论:口腔医生要加强做好口腔卫生宣教来提高市民的口腔保健意识;口腔修复科医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满足患者高品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国产碳纤维桩与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修复的离体牙在抗折力方面的差异,为国产碳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因牙周病拔除的上颌尖牙,去除牙冠后,用国产碳纤维桩 树脂核 金属冠修复后放置在万能实验机上,加载与牙长轴呈135°角的压力,直至修复体折断,记录最大载荷,同时用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做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国产碳纤维桩的抗折力1152.200±282.9023N,进口碳纤维桩的抗折力1368.100±402.5478N,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的抗折力1210.4±422.7217N。结论:国产碳纤维桩修复离体牙的抗折力,与临床常用的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修复离体牙的抗折力无显著差异,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87.
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爱牙意识大大的增强,患者对牙列的缺损、缺失等重建的要求不断增加。而我国受过正规教育的口腔医生相对较少,口腔医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1]。由于口腔医患比例失调,医生每天面对大量患者,造成在接诊过程中容易忽略彼此沟通这一重要环节,导致患者投诉数量增加,遇到了医患纠纷增多的困拢[2]。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仍未普遍开设对医学生接诊沟通技能的系统教育培养[3],一些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顺利接诊病人,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果断进行医疗决策。由于患者对医学…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维生素D3矿化液对人牙髓干细胞的成骨方向诱导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从恒牙牙髓中分离培养成纤维样细胞并测试其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Stro-1阳性率,用一定浓度的1,25(OH)2维生素D3、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的矿化液诱导牙髓干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碱性磷酸酶染色、Vonkossa染色及骨钙素、Ⅰ型胶原基因表达观察和检测矿化液诱导后细胞形态变化及矿化基质分泌情况,以未诱导组为对照。结果维生素D3矿化液连续诱导21d后,诱导组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Ⅰ型胶原和骨钙素的基因表达阳性,并可见明显钙结节形成。结论维生素D3矿化液可以诱导人牙髓干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并促进其产生矿化基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人工骨颗粒对于骨再生的引导作用。方法:将人工制备的无机骨颗粒分为直径300~500μm和850~1000μm植入GBR动物模型,分别在植入后4周及10周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测量。结果:术后4周时,2个实验组均可见新生骨自颅骨骨面沿人工骨颗粒向扩增区域内部生长;术后10周时,小颗粒组新生骨数量明显多于大颗粒组,且更加成熟致密,多处可见桥连样结构。新生骨面积比、新生骨与人工骨颗粒的接触长度、新生骨与人工骨颗粒之间空隙的比值、新生骨与人工骨颗粒的接触长度比,两组均随时间的延长发生显著性增加;且在术后4周与10周时,前3个指标均为小颗粒组高于大颗粒组,而接触长度比则在4周和10周时大、小颗粒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人工骨颗粒周长和人工骨颗粒空隙比,小颗粒组在4周和10周时均显著高于大颗粒组。结论:在人工骨材料植入的早期阶段,小颗粒组较大颗粒组具有更强的骨引导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溶血试验评价口腔修复用国产碳纤维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选用4种国产碳纤维桩材料,分别命名为PI1、PI2、PI3和PI4。参照ISO 10993-4:1992及YY/T 0127.1-1993,采用新鲜兔血,对4种国产碳纤维桩材料进行体外溶血试验。结果新研制的根管修复用碳纤维桩材料溶血率均小于5%。其中PI4材料的溶血率最小。结论新研制的国产碳纤维桩材料均不引起急性溶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